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清知县探案录
  4. 第3章 壮丁失踪案之新官上任
设置

第3章 壮丁失踪案之新官上任(1 / 1)


我被任命为陵洲知县。母亲对此很满意,陵洲离家不远,经济发展得也好。陵洲知府、也就是我的顶头上司,据说是个大清官。母亲觉得我在他手下办事,一定能够获益良多。但是父亲却有些失望,他觉得我平日里文章写的比张莫然要好,而如今,他成了鄞县知府,我却只是个知县。然而,对我来说,我想赶快上任,陵洲知县这个位子让我觉得既好奇又充满挑战。

行装打点妥当后,我便和家仆李玉一同上路了。我们提前了一天出门,因为我打算去拜访一下我的恩师周成。他住在陵洲府附近。我的家中虽然不甚富裕,但也不至清贫,父亲本想为我备一匹马,但被母亲阻止了,她说,作为新官,就要身无分文地上任,这样才能感受老百姓的疾苦,体会赚钱养家的不易。最终,她只给了我十两银子。“这些银两够你用到发俸禄了。”她说道。

从家到陵洲只有两百余里路,不紧不慢地赶路,三天便能抵达。一大早,辞别了父母,我们便出门了。今天的天气很好,秋高气爽。很快,我们便翻过一个山头,来到山脚下的一个村庄。俗话说,男耕女织。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看到,顶着日头在地里辛勤劳作的,竟然是一群妇女,偶尔还能看到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或是不到十岁的稚子,几乎没有年轻的男人。地里的庄稼长得并不好,看起来这里的水土并不肥沃。我觉得奇怪,想探个究竟,于是对李玉说:“我们找户人家,讨口茶水喝吧。”

我们来到一户茅草房前,敲了敲本来就没有关严实的木门。随着一声老者的招呼,我们走进屋去。整个房子只有一间屋子。里面放着一个灶台,一张桌子和三个竹床。一位年迈的老翁坐在其中一张竹床上,亲切地打量着我们。我向他表明了身份,说明我是即将上任的陵洲知县,前来讨口水喝。听说我是陵洲知县,老人赶紧站起身来,颤颤巍巍地倒水给我们喝。

坐定后,我刚想问他问题,没想到他先说话了。

“陵洲好啊,听说陵洲知府是个清官,号称当代‘包青天’呢。”

我点点头:“是这么说的。他可是我的顶头上司呢。”

老人看看我,想说什么话,又打住了。

我等了几分钟,见他并没有再说话的意思,我便问道:“你们这里青壮年的男丁都出去做生意了吗?我看地里干活的都是些妇女。”

“他们都去陵洲啦,去找陵洲的青天知府告状……”老人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们这个小村庄,总共十来户人家。可是我们苦啊,地里种不出庄稼。前年,村里的壮丁们开垦了山脚下的那片荒地,希望能多种些庄稼。可是,官府却把这块地报为熟地,还收取赋税。很快我们就入不敷出了。于是我们决定去告官。村头的张家和李家先起的头,他们向陵洲知县、就是你的前任告状,但很快就被压下来了。他们不服,于是说要上告知府。”

“后来呢?”我问道。

“后来他们就一去不回了。赋税并没有减免,但张家和李家收到了足以维持生计的银两。村长觉得这事奇怪,于是又派了几名壮丁去知府那儿打听。结果这些人也没回来,而他们的家人同样收到了银两。这下村长急了,于是派人去打探这些人的下落,结果这些人也是一去不回。”

“他们的家人也都收到了银两?”

“是啊。所以村里现在剩下的,大都只是些老幼妇孺了。”

“他们一去不回有多久了?”

“距离最近走的那三个人,也有半年了。不过话说回来,他们的家人得到了银两,也算能糊口。那些家里没有男丁的,或者男丁不敢出去的,过的可就惨啦。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我正好要去陵洲上任,也会去拜望陵洲知府,到时候我帮你们打听下。”我信誓旦旦地说道。

“这可就太感谢你啦,清官啊……我们有福啦。”老人激动地说着,想要跪拜我,我赶忙扶起他。

告别老人后,我们继续赶路了。我打算改变一下行程,先去拜见陵洲知府,向他说明这件事,问问他的看法,最好能得到他的帮助,然后再去拜见我的恩师。

这时,我突然看见田垄间正在犁地的一个老妇摔倒了。一个十几岁的少女跑过去,害怕地叫了起来。我赶紧拉着李玉跑过去扶起老妇。老妇年近六旬,应该是过于劳累才摔倒的。我们在少女指引下把她搀扶回家。这时我发现,老妇的家里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男孩,以及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年纪比较大的男孩正哄着不停哭泣的婴儿,试图把稀薄的米汤水喂到它嘴里。少女看到这幅情形,赶紧跑过去抱起婴儿哄了起来。

“孩子的母亲呢?”我扶老妇坐下,不由得问道。

“她去县城干活了。种地的这些钱根本不够养这些孩子啊。”老妇无奈地说道。

“那他们的父亲呢?是不是和其他男丁一样……”

老妇看了我一眼,说:“看来你是知道我们村的情况了。不,孩子的父亲并没有像其他男丁一样去陵洲。他在今年春天病死了……”

我一时愣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孩子的娘当时还怀着身孕。家里人从来没吃过一顿饱饭,全靠着乡亲们接济,媳妇才勉强把孩子生了下来。媳妇因为怀孕的时候没吃多少饭,所以也没有奶水。孩子生下来不久,她便决定跟着赵家的寡妇一起去城里挣钱了。”

“赵家的寡妇是个不正经的,上次我看见她把一个陌生男人带回家。”年纪较大的那个男孩说道。

“小孩子别瞎说话。”老妇责怪地说道。

“难道……”我看着孩子们,欲言又止。

老妇点点头:“是做些不光彩的事。当时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那么多孩子要养,又不能老靠乡亲们接济。他们虽然有些银子,但也只够糊口。荒地长不出庄稼,苦啊,我们还要按照熟地交税,冤啊。”老妇说着说着便落下泪来。

我赶紧递过去一块帕子:“不要让孩子们看见了。”

我从母亲给我的十两银子里取出一两给了老妇,没等她说话便出了门。屋内的气氛让我感到无比沉重。母亲所说的体会老百姓的疾苦,我刚出家门便体会到了。可是,我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他们摆脱疾苦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