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学校的图书馆同时也是省城修士院的藏书馆,其规模之大、收罗藏书之丰富自然不是远泰一个初级学院可比。这里的藏书种类囊括了各个学科几乎所有类型的学术专著,来自国内外的最新消息也会保持每日更新,连一些最前沿的理论研究这里也会保存与王都总院同样的副本。当李世高走进图书馆看到那海量藏书的一刻起,他毫无不怀疑为什么龙神修士院能在接近一千年的时间里保持着对精英灵武者近乎垄断的优势,他们掌握的知识资源太诱人了,如果只是为了变强,加入修士院无疑是最优选。
李世高没有浪费时间,他拿出徐兴的见习修士证进入了图书馆,图书馆里此时已经有好多穿着白袍的学生在安静地读书,李世高在各个分区逛了一圈,确定自己需要的书籍在哪里之后,便一头扎进了书海之中。
这里到处都是他需要的知识,藏书馆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大规模抄录,带出图书馆的东西还要接受搜查。李世高只能尽量快速的,然后尽全力将所看到的东西记下来。
待天色变暗,图书馆亮起了龙石灯。修士院的图书馆昼夜都不闭馆,只有值班人员会到点换岗。许多修士出去吃完饭以后再回来看书,晚上直接就在图书馆里席地而卧。
李世高依样画葫芦,索性也就不回徐兴的宿舍了,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基本就不离开书本。他有睡功加持,休息的效率远高过别人,如果实在困得厉害,在桌子上小睡一两个钟头便又能精神奕奕,醒过来便抓紧时间看书,一本看完,就从头开始浏览一遍加强记忆,然后再换另一本书。
如此不分昼夜的读书,不觉时间过得飞快,半个月眨眼而过。李世高堪堪读完十三本书。
他十分不舍,可也没办法,将书本全放回去书架上,缓缓走出了图书馆。
时当正午,昨夜刚下过一场大雪,阳光普照大地,皑皑积雪一闪一闪的,让他一时之间睁不开眼睛。
李世高活动了一下手脚,最后看了一眼身后图书馆,然后朝大门走去。
他还是借口出去买点东西,卫兵照例查过证件,倒也没多问,放他离开了。
这刚过完年没几天,修士院所在的这条街上行人寥寥,李世高转过街角,雇了一辆马车,又来到安临道宅邸。这时候徐兴也才刚到,安临道见李世高浑身脏兮兮的,头发也好久没洗过的样子,于是安排佣人带李世高去洗了个热水澡,然后留他一同吃午饭。
在饭桌上,安临道问道:“小友这半个月可查到了要找的资料?”
李世高点点头,道:“修士院的藏书内容之丰富,着实超出我的想象。这次收获不小,也多亏了安伯伯你的帮助。我知道安伯伯你一定担着干系,眼下我无以为报,等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李世高一定不会推辞。”
安临道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笑道:“小友你这么说就见外了。不谈这些了,还是赶紧用餐,回去休息一下吧。”
用过饭以后,李世高便起身告辞。安临道想着好人做到底,想掏钱雇一辆马车送他回去,被李世高婉言谢绝了。
“不用了,我走回去就好。”
这里距离远泰学院还有十来里的路程,要走回去确实要花些时间。李世高紧了紧腰带,周身浮现水波纹般的光华,而后只见他微微屈膝,奋力一跳,身体离地一丈多高,窜出去六七米远。他不待落地,足尖在空中虚点,脚下的气体如波纹一般缓缓荡开,又让他向前飞去。
街上众人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踏空而行,纷纷惊呼。
李世高几个起落,身影已然不见。安临道也是惊讶不已,叹息道:“我先前向风宣打听他的事情,还只说他的灵武技是周身防御,现在他居然又展现出踏空而行,当真是天纵奇才。希望我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
李世高在这半个月里搞清楚了许多之前令他困惑不解的问题。
首先是人体到底是不是会自己产生灵气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这个世界对“灵气”这个概念的解释,以及一段目前被归类为神话的历史。
传说在一万年以前,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灵气,大地上也没有妖兽,太古时代的先民过着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生活。有一年天地灾变,万物凋敝,先民食物匮乏,大量人口死去,在最危险的时候,有个不知道来历的人出现在先民面前,帮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然后又教会了他们用文字记录知识,将数学、天文、物理、医药等知识传授他们。
在那之后又过了好多年,人类的数量飞速增长,由原来的一个个单独的部落逐渐变为更为强大的部落联盟,最早的王应运而生。而随着权力的集中和扩大,部落开始出现更为明显的贫富分化,原本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冲突也开始升级为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也为了攫取更多的权力,战争越来越密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大地之上,人类因文明而强大,却又因文明而变得自私残忍,他们互相残杀,互相欺骗,争斗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教育了人类的那位神秘人失望的离开了人类。人类还在向前发展,可纷争从未止息。直到有一天,他们的行为触怒了上帝,天空中裂开一个红色的大口子,能覆盖一个部落的巨大火球成群的从天空落下,要将一切毁灭。
于是人类放下武器,无助的祈求上苍的宽恕。但那都无济于事,一个接一个部落被毁灭,大地崩裂,洪水泛滥,无数人悲惨的死去,无数人挣扎在死亡线上。
最终,当最后一个部落将要毁灭的时候,那个神秘人再次出现,他带走了所有的孩子,将他们安置在一个刻满了绘画的山洞里,然后他走出山洞,化作两条龙飞向天空的那个红色大洞。
山洞里的孩子们看到那个红色大洞发出刺眼的光芒,就像是天空中升起了第二个太阳照耀着大地,然后就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世界陷入了长达数月的白昼,山川移位,江河改道,当数月之后黑夜降临之时,大地上的一切都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在那之后,山洞里的孩子们走出来求生,并根据山洞里的绘画慢慢重建了文明。与此同时,各色从未见过的会各种神奇能力的动植物出现了,而一些人身上也表现出了类似的能力。这就是最早的妖兽和灵武者。而那位为人类保存了火种的神秘人则被称之为“龙神”。
这个故事记载于发现的三千年前的史书《年表》中。大多数灵武者理论学家以此为根据,认为灵气是在那场灭世天灾中诞生的外部能量,它影响了世间万物,由此才诞生了灵武者和各种妖兽。
外界产生说如今占据主流,但是也有另一小部分人持有不同观点。那就是秦屠户所说的,灵气无处不在,人体自身也能产生灵气。这一派认为,之所以灵气有强有弱,全在于人体是否彻底激活了产生了灵气的潜能。潜力开发程度越高,所产生的灵气也就越多,所能使用的灵武技也就随着增多,直到增强到无所不能的“天”之境界,而武灵也不是什么寄宿于人体内的灵气生命,仅仅是个人特征在灵气方面的表现而已。
这一派学说在这个世界不占主流,但龙神修士院依然搜罗了不少相关的著作,有些被视为离经叛道的东西也在内。这其中最引起李世高注意的,是几篇关于解剖灵武者以后得出的著论。
在三百年前的战争时期,许多灵武者战死沙场。有一些医学家和灵武理论家趁机搞来了不少尸体进行解剖,更有甚者用俘虏的灵武者进行活体实验,得出的数据再拿来与妖兽解剖的数据作对比,以寻求其中的共同点。战争结束后,这些人全都遭到了灵武者组织的猎杀和审判,但他们实验得到的数据却被修士院收集保留。
这个世界的生物学和解剖学都还十分原始,有些东西李世高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不严谨,很多地方都有想当然的成分,但对于他们所认定的结论——灵气来源于生物体内某种不可见的微小物质,这种物质虽然存在于外界,但相比于人体含量非常微小,且不接触生命体的情况下这种物质无法被激活——李世高是认同的。
这个结果不是通过简单地逻辑论证得出的,它有大量的实验对比数据作为支持,相对而言是非常严谨的,李世高甚至在其中一本书里看到了有人用“粒子”这个词来形容人体的基础构成。但这些数据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保留这些数据的目的更多的是因为其中对于人体组织的解剖结果对于医生来有所帮助。
人体自产说不但解释了灵气的来源,更解释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灵武技的本质?
这个流派的解释简而言之,潜能开发的多少决定了灵气的多少,灵气的多少又影响了人体可以运用的灵气的多少和运用的形式。灵气在人体的运转路线就是激发武灵时那一条条的发光纹路,这些纹路不止存在于体表,也存在于人体内部,每一种灵武技对应一种内部纹路样式,随着灵气变多,灵武者对灵气的掌控而越发精细,可以自由的规划灵气在体内的运转路线,这也是为什么精英级别以上的灵武者可以不吞噬龙玉就可以通过学习调整身体获得灵武技,甚至还能够自己创造灵武技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可以通过吞噬龙玉获得灵武技,那是因为人体内同样的存在龙玉,当灵武者使用力量时,那些“粒子”就会在体内凝结成龙玉。龙玉不但是灵武者的力量源泉,同时也会记录下灵武者的一些关键信息,包括他使用灵武技的内部纹路的样式,妖兽的龙玉同样如此(该流派认为龙石就是粗糙版的龙玉,本质相同),灵武者吞噬掉妖兽死后留下的龙玉,除了能获得其中残留的少部分灵气之外,龙石还能吸收掉这些关键信息,从而获得新的武技。
了解到这一点以后,李世高沿着这条思路给自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自己之所以有两个灵武技,其根源就在于自己的武灵——水,它的特性所导致的。
秦屠户信中所说犹在耳畔:“水之为物,无形无状,入杯则为杯,入壶则为壶,遇热而蒸腾为气,遇寒而凝结为冰,不争高下,自然流淌,是为大巧。”
因为武灵是水,所以自己的灵气比一般的灵武者更加容易控制,也更容易在体内的运转,自己当时还没有意识地控制灵气,体内的灵气自由流转,误打误撞的开发出了两种灵武技。
为了验证这种推论,李世高找到了三十级武博士才能看懂的武技密卷。这本书里是武宗级别的强者所总结的一些实用但威力不大的武技,李世高挑了一个梯云纵,依照上面的口诀练习,居然一下子就学会了。
要知道他才二十二级,普通灵武者要通过学习获得灵武技最低也要达到三十级才可以。李世高心中大喜,一口气把书上的灵武技全都学了过去。
虽然都是些辅助用的技能,与同级别的对手正面交手意义不大,但艺多不压身,学了总没坏处。
李世高告别了安临道,一路施展梯云纵,看上去就像是踏空而行一般,引得路人纷纷驻足。他有心试一下自己的脚程有多快,也不马上回学校,一溜烟奔到城外,围着外城全力施展,只听耳畔呼呼风吹,两边风景急速倒退,不消一个时辰,已跑出去一百多里。
李世高忍不住放声呐喊,直跑到感到有些接不上起来才停下休息。穿越到现在也已有八年,到今天他才有一丝意气风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