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双喜压根儿没想过会收到林向前给准备的礼物。
家里人觉得她命硬,甭管她喜不喜欢读书,完全不顾她的意愿,让她放弃学业早早地嫁了人。
嫁人之后婆家百般刁难,秦双喜尝尽了生活的磋磨和人性的捶打。
早就对未来失去了期盼,之所以苟延残喘地活着是因为她了解婆家的劣根性,自己要是没了,小宝落到周家人手里,这辈子不会得到一天善待。
是林知瑜及时拉了她一把。
如今秦双喜既能把小宝带在身边照顾,还有一份收入不低的工作。
更是脱离了周家人的魔爪,跟他们彻底断干净了。
秦双喜也前所未有的轻松,长这么大第一次能按着自己的心意过日子,未来的日子有了期盼,眼里有了光,她便觉得很满足了。
至于再找个人结婚过日子,秦双喜从来没想过这事儿。
她不想小宝受委屈,更不想嫁得男人因为她是二婚带孩子的原因心里有疙瘩。
刚带着这辈子最珍贵的宝贝从狼窝里出来,她不想再深陷泥潭。
秦双喜甚至觉得一个人就这么把小宝带大也挺好,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才是她一直向往的生活。
万万没想到,林向前会出现在她身边,对她也是真心实意。
现在又收到了林向前的礼物,被喜欢的人惦念着,秦双喜心里十分感动。
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把袋子里的蓝色陀螺放到了小宝手上。
“小宝,你不是一直想要个陀螺么,这个是向前叔叔买给你的。”
小宝今年两岁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现在长高了一点,也胖了些,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病秧秧的了。
这孩子平时话不多,但说话的时候会带着笑容,两个小虎牙特别可爱。
他两只小手接过小陀螺,便在一旁自顾自地玩了起来。
看的出来很喜欢林向前给买的玩具。
秦双喜这才打开那封信。
林向前初中毕业,认识的字不少,写信完全没问题,一笔一划字迹工整,一张信纸洋洋洒洒写了多半张。
倒也没啥具体内容,就是单纯地讲述了一下他这几天碰到的趣事儿。
秦双喜心情雀跃,她甚至能从这封信里想象出来林向前一本正经写信的模样。
放下信封,秦双喜视线落到那条黑白格子的围巾上,这会儿已入秋,早晚天气凉,倒是可以戴了。
她试戴了一下,可能因为围巾是林向前买的,无论款式还是长短,秦双喜都很喜欢。
被人珍重对待的感觉真好。
秦双喜突然想起,林知瑜离开之前说过,她可以给林向前写回信!
那么她是不是也可以给林向前捎带一些回礼?
……
林知瑜带着小豆包从学校里出来,直接去了养殖场。
养殖场建了这么久,小豆包还是第一次过来,她平时的生活很有规律,白天在学校里上课,晚上回家吃饭睡觉,空闲的时间大部分都是跟着秦双喜学画画。
她听说养殖场养了一批鸡鸭鹅,早就想过来看看,这次终于如愿了。
一下子见到成群结队数不清的鸡鸭鹅,小豆包可算是撒了欢,恰好吴佳妤正指挥着人给鸡鸭鹅的窝里铺稻草,她跟林知瑜说了一声便跑去帮忙。
正好李光明也在,林知瑜有事情找他说,便没跟过去。
“李叔,村里的玉米还剩下最后一茬儿,我想等大伙儿把玉米收了,就把村里的地都租下来盖大棚。
给大伙儿租金还有公粮也帮大伙儿交了。”
租地盖大棚的事儿,林知瑜之前跟李光明提过一嘴,不过当时地里村民们又种了玉米,她便想着等最后一茬儿玉米熟了再提这事儿。
如今也不能再往后拖。
毕竟全村的地都租下来,需要盖的大棚不少,工程量很大,她还想着尽快把大棚盖好尽快种蔬菜呢。
这样到冬天,大家都有活儿干,酱菜厂也没有新鲜的蔬菜用,不至于停工停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等天冷了之后再着急就晚了。
李光明不知道蔬菜大棚是啥,但他知道冬天村里所有人都能有活儿干,加工厂跟酱菜厂也不用停工。
这便是好事儿。
他一百个赞成,只不过还有一些细节需要问清楚,“没问题,不过这租金你打算给多少?”
林知瑜之前租了五百来亩荒地,也承包了十个山头,村里没人反对也没任何意见,因为那荒地跟山头就那么闲着,就是白让村里人种,大家都嫌费劲儿。
因为荒地跟山上不适合种粮食,即便按着最便宜的租金,也是要花钱的,以前连饭都吃不饱,大伙儿谁也没心思做那个无用功。
费半天劲儿种不出东西来还得往里面搭钱。
这事儿搁谁身上,谁都不愿意干。
能种出来粮食的口粮地对村里人来说就是宝贝,哪怕大伙儿现在都有了工作,依然起早贪黑利用空闲时间去侍弄自己的地。
穷怕了,不在地里种点儿东西,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心里不踏实。
林知瑜想了想,才道,“这好的口粮地一年一亩地能产三百斤细白面,一斤细白面两毛钱,那么一年就是六十块钱。
依我看全都按着六十块钱一亩租得了,李叔,你觉得行吗?”
村里的地大多都平整且连成片,这样盖大棚也好管理。
李光明点点头,“行,我这就把这事儿跟大伙儿说一声。”
李光明办事儿特别有效率,将租地的事儿跟水果基地的工人们说了说,让他们能拿主意的拿个主意,拿不了主意的晚上回家商量商量再说。
租不租地全凭自愿。
最晚明天早上给他消息。
如果愿意租就签合同,不同意地话也不勉强。
这两百来人乍一听林知瑜要租口粮地盖什么大棚,不出意外全都犹豫了。
口粮地就跟他们的命根子一样,根深蒂固的思想刻进了骨子里,即便现在日子比以前好过太多,他们也从来没想过不种口粮地。
那不是在砸自己饭碗呢。
有人问李光明,“村长,林家小闺女在口粮地上盖大棚,这事儿能靠准儿吗?
听她说,冬天下大雪的时候,能在大棚里种出蔬菜来。
我听着这事儿不太靠准儿,她别被人骗了。
还有,您会把家里的口粮地租给林家小闺女么?”
现在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了,大家觉得安安稳稳的就挺好,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改变现状的。
老实说,他们打心眼里盼着林知瑜的事业做大做强,生意做的越好,村里人得到的越多。
但盖大棚冬天里能种出蔬菜来这事儿,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
人对未知的东西都本能地恐惧。
他们真怕林知瑜被人骗了或者盖大棚种不出蔬菜来,赔得血本无归。
那他们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工作没了不说,搞到最后连地也种不了了,一大家子都去喝西北风么?
李光明还能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他默不作声地叹了口气,人的思想真的很难改变,这段时间村里一直都在宣传思想改革,但只有年轻的和不那么轴的人能听进去。
好多人依然守着固有的思想不肯改变。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
祖祖辈辈都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突然有一天让他们把地租出去,心里不踏实也正常。
“林家小闺女不白租你们的地,每年每亩地会给六十块钱的租金,公粮也归她管。
合着你们上班能挣一份工资,还能得一份租金。
一边上班一边种地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这个不用我多说,你们体会过的人还不清楚这其中的滋味儿吗?
这么折腾,就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
还有林家小闺女给的租金可都是按着产量高的地给的,人家还包公粮。
大伙儿就是专门去种地,能保证一年有这么多产量吗?
所以把地租出去在我看来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我会把家里所有的口粮地都租给她。
至于你们说的,盖大棚种蔬菜会不会赔?
这天下哪儿有稳赚不赔的买卖。
做买卖尤其是搞种植那肯定会有风险。
但林家小闺女是个有能力有本事的。
之前林家小闺女在他们家的口粮地上挖鱼塘养鲫鱼,大伙儿也不看好她,包括她开加工厂,到最后她也经营的很好,还让咱们全村的人都跟着受益了。
另外,林家小闺女说了,会把租金提前发给大伙儿,每年一给。
我说个不好听的话,林家小闺女还有养殖场,有果树,有罐头加工厂,就算种大棚出了问题,她也折腾的起。
总之不会让大伙儿赔了。”
李光明这么一说,问那问题的人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仔细想想也是,林家小闺女如今家大业大,又有出息有本事,眼光独到,怎么可能做那赔本的买卖。
于是有多一半儿的人当下便表示同意把口粮地租出来。
剩下的一小半儿则表示要回家商量一下,毕竟这不是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