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朝堂
我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就开始封赏,秦开俸禄再升三百石,其余将领俸禄升一百石,参加战斗的士兵免除全家的徭役一年,其余功劳由丞相府协同按功奖赏。
朝臣都十分的开心,此次燕国大胜齐国,可以说又让燕国风光了一把,我趁机说到,我燕国现在兵强马壮,和匈奴贸易能取得良马,但是士兵的作战意志仍然不强,我们应该效仿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明码标价的奖励在战争中有军工的士兵,这样我大燕国在前线的将士一定能再度被激发潜力,一举大破大同的僵局,众爱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没有反对,毕竟现在我作为燕王的权力几乎到达了顶峰,没有哪个大臣能反对这件事情了,毕竟这样他们也从中得到些好处,现在燕国朝堂上大多都是外来的,本国的势力属实是不算大,没什么威胁。
齐国方面,齐王没有追究田崇的问题,而是赶快的反思自己的过错,齐王本来的威望就不算高,现在经过这件事情本来是想趁机争取威望的,结果这样威望更加的低了。
秦国这边,秦国听闻此事,没有继续在利益上再和郑华讨论什么。而是十分顺滑的就同意了,秦国这边白起带领这五万秦卒向着赵国进发而来,赵惠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只得派兵向这秦国和燕国求和,最终,燕国拿下大同等五成,秦国和赵国在边境开战,最后在廉颇军队回援的情况下白起撤军,赵国损失了四城于秦国。
赵国一战损失了三万军队和九座城池,伤了筋骨,但是问题还是不大,秦国又向着东方迈进了一步,不过我可不打算在压迫赵国了,赵国要是再有这样的损失可就不太能抵挡住秦国的进攻了,毕竟再过几年范雎就要入秦国了,要是历史还按照原来的走向,那远交近攻可要实行了,我燕国绝对是远交之国,这时候赵国可就是真正的前线阵地了。不能在搞赵国了,现在休养一段时间,真的要蚕食齐国,靠着和匈奴的贸易,大肆的培养战马等资源,组建骑兵,这骑兵可是战斗中的王牌。不过我燕国在大同之战的损失就是微乎其微了,几乎没发生什么大战。
不过这战国的历史走向真的几乎不向历史那般走了,魏国和韩国看到齐国精锐损失大半,贿赂了秦国共四座城池,韩魏直接出兵进攻齐国,齐王得到这个消息十分的慌张,连忙重新组织人马,齐王和田崇以及田丹连忙在全国进行总动员,齐国在边境还有三万边军,加上刚从前线撤下来的军队和一些贵族手中的人,勉强凑出了一万五千人,还好在和燕国的作战粮草损失的不多,齐国的粮草还足够支撑,三个月后魏韩联军共计八万人,对上齐国倾尽全国之力的四万五千人,对外号称八万人在齐国临淄的前线城市博阳城对峙起来,博阳一旦失手则临淄城则一定不能守住,齐国有可能再次灭亡。
不过这段时间我在燕国则是不慌,毕竟刚刚进行了大战,国内的改革也在继续,现在出兵虽然燕国还有余力,但是我可是清楚的知道,现在的战国中,秦国的统一大势几乎无法阻挡,我要做的从来都不是颠覆秦国统一,而是给秦国找!麻!烦!
现在燕国的改革还在继续,只要这次改革成功,那么燕国绝对是有能力最大程度的给秦国找麻烦的,但是就是不知道我的寿命会不会像历史上一样在有三年左右就没了,不过这历史已经被改变了不少,也有可能会玩几年在死,妄我在后宫努力耕耘三年,竟然一个子嗣都没诞生,看来只能按照历史立燕武成王为太子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历史上燕惠王好像不是自然死亡的,好像叫公孙操什么的被杀的,历史上他在位时相国好像也不是剧幸,而是这个玩意,那么我当时没有任命公孙操为相国,而是直接任命了我记忆中印象十分深刻的剧幸为相国,还有这燕武成王是不是我的孩子。
卧擦,这几年没觉得朝堂内有什么势力心怀不满啊,我说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呢,看来要是能阻止这公孙操的计谋估计还能多活几年,看来我的命能活多久还是的看我自己啊,经过前几次过生辰,这燕惠王现在应该三十九岁,上一任王活了五十六年,这燕武成王继位时到底多大我也不清楚,史书上没写,但是公元前271年—前258年应该是他的在位时间,后一个燕孝王也只在位三年,这样的话估计就是这公孙操现在还一直在隐忍,估计要叛乱,我说这燕国怎么这么快就衰落下去了,看来这燕国内部也并不稳定啊。
不过现在还不能确认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自我穿越过来已经有许多的事情被改变了,不过现在这公孙操现在反迹还没露,要是现在就直接拿下,国内一定会出现动荡,这公孙家的势力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也绝对不小,其势力应该在吴家和乐家这两家之下,但是不管怎么说,这肯定是要防范的了,要是我一个穿越者,特别是一个熟读历史的文科生要是连这个都不能避免发生,那这个事情就真是十分的无能了,不过这战国历史确实我记得不是十分的牢靠,要不然怎么也不能不在第一时间想到为啥会这么快就死了,想到这里,我赶快叫剧幸进宫,妈的,这件事情必须赶紧解决了,这剧幸在历史上绝对是忠心于燕国的,最终剧幸是死在对赵国的战争中的,所以这个人是一定可以信任的,但是其他人我就不清楚了,历史上对于这部分的历史十分的少,好多人在历史上根本就没出现过,只知道大概的历史走向。
没多久剧幸进宫了,我连忙拉过剧幸直接问道,相国,你觉得公孙操这个人怎么样,寡人怎么觉得这个人有反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