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夏、金两国的交易,南宋朝廷其实并没有支出太多,采购的粮食加上银钱不过一百万贯,还是付得起的。
随后又支出了五十万贯开发琼州的铁矿,而且后续肯定还要大笔的支出。
最后赵灵笙还准备拨款新建一支一万人左右,熟悉大理那边的原始森林作战的新军,这下户部尚书胡榘终于忍不了了,带着户部侍郎张化孙一起跑来垂拱殿开始哭穷。
“官家,现在国库中只有五百万贯的银钱了,如若再行拨款的话,下月百官的月钱都要发不起了啊!”
赵灵笙大惊失色:“国库里只有五百万贯了?”
五百万贯看似不少,可对于南宋这个花钱如流水的朝廷来说,真的一点也不算多,最多给官员、军队发两个月的月俸就差不多没了。
南宋朝廷的经济情况一直非常糟糕,只是官员的月钱就占据了税收的三分之一,还有规模庞大的军队差不多占据了税收的一半。
这还是军地参与了经商的数据,不然的话估计至少八成的税收才能养得起军队。
“夏税一般什么时候能转运到临安?”
赵灵笙此时也不敢搞什么大动作了,毕竟国库里就只有五百万贯,她这个皇帝的内帑里更是一穷二白,可是得节约过日子了。
胡榘回答道:“回官家,夏税一般六月开始征收,七月中旬运抵临安。”
宋代继承了唐代的两税制,分为夏税和秋税。
夏税一般是征收税银为主,一些地方用丝绸、绢、麻、棉布来代替。
一同上缴的还有丁税,凡是男子年满20岁,一直到六十岁每年都要缴纳这个丁税。
秋税则是按照百姓家的田亩数征收粮食。
赵灵笙算了算,还有一个多月,各路的转运使就能把税银运回临安,不然的话国库都要见底了。
赵灵笙记得去年的时候,税收的银钱大约4300万贯,还有若干的丝绸、绢、麻、棉布。
没当家的时候还觉得这笔钱是天文数字,当家才知道这笔钱都不够花的。
赵灵笙搞出来的产业,最多也只能够将皇室和皇城养起来就不错了,至于支援朝廷的开销,那点钱都不够溅起一点水花的。
“胡卿、张卿,你们说还有什么办法,在不进一步压榨百姓的基础上,能增进税收来着?”
赵灵笙靠在椅背上,显得一脸的生无可恋。
胡榘沉思片刻道:“官家,臣能想到的,也就只有继续开新一届的会子了。”
印刷新一届的会子?
南宋会子复原图
因为民间的会子飞速贬值,以至于物价飞涨,所以赵灵笙在被册封为皇太女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关闭了会子的印刷,允许百姓用会子兑换银、铜钱。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会子虽然也在贬值,不过比起前些年的飞速贬值,已经基本上稳定住了。
根据夜幕那边传来的消息,现在的一贯会子基本可以稳定兑换150文钱,如果不是赵灵笙及时踩了刹车,现在会子最多也只能兑换100文。
赵灵笙想到了今年自己生日的时候,开出的生日宝箱里,就是古法无酸纸及变色油墨技术,岂不是正好可以用来制造全新的纸币?
“会子的事情,等会儿朕将几位相公召来,咱们再好生商量下。”
赵灵笙还是想与自己的师傅们商量商量,她前世的时候,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金融学,只是零星听过一些相关的知识,毕竟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
户部侍郎张化孙这时候道:“官家,臣请铸造光复通宝!”
光复通宝?
赵灵笙呆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这是用自己的年号铸造铜钱与铁钱。
别看南宋民间已经流通一亿多贯的会子,可是在底层的民间,还是以铜钱、铁钱的交易为主。
毕竟会子最低的面额就是一贯,而且还在疯狂的贬值,百姓们又不傻,自然是用铜、铁钱。
赵灵笙点头道:“孙卿,你让人绘制光复通宝的图样吧,多绘制几种让朕看看。”
张化孙喜不自胜的道:“臣领旨。”
赵灵笙想了什么,继续吩咐道:“光复通宝只需要铸造铜钱即可,铁钱从今以后禁止铸造。”
南宋的时候铜钱、铁钱、纸钞并用,因为铁钱的发行量较小,往往铁钱的价值比铜钱更高,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喜欢用铁钱。
甚至到了现代社会,嘉定通宝的铁钱都要比铜钱贵不少。
嘉定通宝
三种钱币同用,每种钱币的价值还不一样,这就造成了经济体系的混乱。
甚至还有许多人利用这一点,盘剥最底层的百姓。
“臣遵旨。”
张化孙想不通为什么官家不让铸造铁钱,这可比铜钱要值钱不少呢,不过官家既然都开口了,他也只能应下。
赵灵笙这时候又问:“铜钱所用金属比列是如何?”
胡榘回答道:“嘉定通宝的铜钱为铜六成、铅三成半,还有些许锡和铁。”
赵灵笙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用添加锌进去?”
铜加锌就是黄铜,无论是成色还是耐磨度都要吊打现在的铜钱,到了明后期及清代的时候,锌都能占据铜钱的35%-—40%。
胡榘解释道:“官家,现在锌是伴随着铜一起出产的,现在我们大宋的工匠还无法单独冶炼出锌出来。”
赵灵笙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她努力的回忆着锌矿是如何冶炼出来的。
想了一阵子还真记起了一点,是在一部穿越回古代的历史中看过,说是《天工开物》里就有记载,用炉甘石来还原蒸馏出单质锌。
更具体的已经想不起来了,不过有了大致的方法,只要多多试错的话,相信很快就可以掌握冶炼单质锌的技术 。
等回头让皇城里的匠人去试试看,如果能冶炼出来自然是最好不过了,黄铜钱币的出现至少在短时间里,可以杜绝泛滥了的假铜钱。
只要牢牢把控住了锌的冶炼技术,在未来几十年里,南宋政府发行的黄铜钱币,即使官商勾结想要仿铸,那也只能说干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