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贺大人的鼎力支持,有了擎州百姓的积极参与,修路的事宜很快便推进了下去。
辛茂已经提前培训了衙门的人,由他们负责带领大家用水泥铺路。
初夏的擎州还不是很热,阳光却很好,这种天气铺出来的水泥路干得很快。
等第一条路修好之后,百姓们终于看到了水泥路的效果。
有人不敢置信地用手戳了戳。
“哎!真的变硬了!前几天还软得跟泥一样呢!”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修路的,又是铺稀泥,又是用重物压,最后竟然还能这样硬实。”
负责这条路的小工头十分自得。
“来,这是咱们自己修的路,大家上去走走看。”
修路的工人们互相看了看,前几日他们之中有人在路面没有晒干之前就踩了上去,结果陷进去了不说,还要重新把那段泥浆抹匀。
“这回真的没事,不信我走给你们看看!”
小工头说着便走了上去,果然没有再陷下去。
其他人也学着他的样子踏上了路面,然后就被这种不可思议的脚感震惊到了。
“呀!又平整又结实!走起来一点都不累脚!”
“真的!这种路面,马车走起来也会更畅快!”
小工头看大家走得开心,还从旁边的铺子里接了一盆水,然后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中泼到了路中间。
“工头,你这是……”
“哎!你们快看!水往两边的水渠流了,一点都没渗进路面!”
过了一会,大家又发现道路中间的水竟然干了,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这下可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走得满脚都是泥了!”
“对对!下雪也不怕了,扫到路边,开春化了自己就流走了。”
第一条水泥路的效果大大震撼了所有人,也给了其他修路的队伍动力。
擎州虽然雨水不多,但是每年盛夏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几场大雨的。
大家为了赶在大雨到来之前把路修好,恨不得十二个时辰倒班上工。
还是夏书颜看不下去,命辛茂带着解暑汤来给大家探班,并安慰他们来得及,这水泥路修起来很快的!
擎州的百姓却不这么想,这么好的路,肯定越早用上越好。
再说他们也请郡守和县丞向贺大人申请了,想把水泥路修到每一个村子里。
他们愿意承担和擎州城里一样的费用,只求能让大家行路都更方便一些。
这倒是夏书颜没想到的,她原本还囤了一些水泥,打算卖给洛州,现在看来只能先欠着对方,可着擎州的百姓来了。
无论是夏书颜、肖云驰还是贺大人都是出身京都,他们无法理解擎州百姓的心态也很正常。
擎州这些年太苦了,所以百姓更加珍惜每一点美好的改变。
早些年朝不保夕的日子过多了,所以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甚于大晟的其他州府。
如今有贺大人当家,又有将军府的管事们变着花样地给大家提供好东西。
他们如何能不积极呢?
终于,盛夏的第一场大雨到来之前,整个擎州的主路基本都已经实现了水泥铺路。
此时的夏书颜坐在酒楼的雅间,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
雨水砸在路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不过这次跟往常不一样了,豆大的雨滴却没有把路面砸出坑,而是狠狠地落下又高高地飞起,最后只能不甘心地与其他雨水汇合,沿着道路两侧的水渠流走了。
路好走了,行路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镇北侯府的高价产品一直以来都是通过云书阁对外销售,直接到擎州工厂来拿货的也都是自己人。
不过除了这些,他们还有棉布和肥皂这种平价商品。
早些时候,夏书颜曾经让辛茂把手下的年轻掌柜放出去了一些,这些人行遍大江南北,不仅推广了自家的商品,更是把擎州这个名字植入了很多买卖家的心里。
起初,大家也没往心里去,只觉得人家主家把厂子选在擎州,可能就是因为当地的工钱比较低,厂子好盈利。
后来这个名字被人提起的越来越多,便有一些中间商的心思活了。
自己何不亲自跑一趟呢?
与其现在等着擎州的商人把东西带出来卖给自己,还不如自己去厂子里看看,直接拿一手货不是更便宜嘛!
等第一批商人抱着拿了货就走的心思进了擎州,才发现他们有多小瞧这个边陲大州。
虽然他们一开始不解,为何自己的马车进城要收费,但好在也不多,全当是给设路障的老人行个方便了。
但是进了城他们就懂了!
这路面!平整!宽阔!坚实!干净!是他们在整个大晟任何其他州府都没有见过的!
而且谁说擎州又穷又苦!看看人家街道两边的店铺!看看人家百姓的衣着!
就算这些都不看,只说百姓们脸上的喜气,之前都是谁那么缺德给人家擎州造谣的啊!
商人们走在擎州城里,还经常能看见穿着同样衣服的年轻人。
他们实在忍不住好奇,便向茶楼老板打听了起来。
老板笑着又给他们端上一碟子点心。
“哦,他们呀,他们是咱们擎州厂子里的工人。
您看那穿着藏青色套装的,是印染厂的小伙子们。
那穿着藕色套装的,胸前印着兰花的,是棉纺厂的工人。”
商人更加好奇了。
“老板,你们这的工人还给发衣服啊?”
老板笑着回话。
“发呀,人人都发,连看门的都有,每人四套,冬夏各两套,料子可好了,用的就是咱们擎州自己产的棉布。”
商人又看到了街上成群的小孩子。
“这群孩子难道也是厂子里的工人?”
老板哈哈笑了几声,连忙解释道:
“不是不是,他们是咱们云书小学的学生,看这个时辰,是下学了。”
“云书小学?那是什么?竟然不是私塾吗?”
“不是!不是私塾!是咱们将军府出钱建的,算是官学吧。里面的孩子都是自己考进去的,跟家里什么条件没关系。”
那商人连连点头。
“如此甚好!想不到擎州竟然如此重视孩童读书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