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回嫁给知青那年
  4. 452章 烈属
设置

452章 烈属(1 / 1)


一个大爷模样的男人说道:“几个大人欺负一个孩子,真有出息。”

“大人打不过呗,你看那小鸡子样。”

民哥有些急了,“小子,我劝你赶紧说实话,明明是你投机倒把……”

大爷反驳道:“拿人拿赃,这么大点孩子怎么投机倒把了?”

“大家别让这小子骗了,和他一块的还有一个女的,挎着篮子卖东西,让那个跑掉了,逮住的是他。”

“我没有,我就是来走亲戚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几个人倒不知道听谁的了。

“叶子,你说你瞎跑啥?人生地不熟的,跑丢了怎么办?”

一个六七十岁的小脚老太太,挤进来,把叶子拉了起来。

叶子一脸懵。

老太太虚推了叶子一下下,“你这孩子,姨姥让你出来玩,可不是到处疯的,你从乡下来,人生地不熟的,不受欺负才怪。”

叶子一下子有了底气,抱着老太太的胳膊说:“姨姥,我错了,后悔没听您的话,真就受欺负了。”

民哥不耐烦地说:“你老糊涂了吧?这个是你亲戚?明明是投机倒把让我们撵到这儿来的!”

老太太讥笑道:“我还真不糊涂,这就是我亲戚,过年了给我送点东西孝敬我的,到你们嘴里就成了投机倒把了?照你这么说,你没亲戚,你也不知道孝敬长辈。”

民哥上前一步,“老太太,说你糊涂你还不承认,她要是真走亲戚,为什么见人就跑?明明是心虚!”

“这个我没看见,我不知道,要是我是个小媳妇,有几个大男人喊我也不敢停,谁知道是有人抢东西的,还是耍流氓的?”

堂堂保卫科的人员,被当成耍流氓的了,这个哪能忍得了?民哥扯了一把帽子,就要动粗。

“小同志,劝你把眼睛睁大点,这是位烈属,她儿子牺牲在战场上了,你要是伤到她,全国人民不答应!”

说话的大爷义愤填膺,英雄的母亲谁敢动手?真是儿子要头赶紧送上——不要命了?

其他几个人也是用愤怒的眼光瞪着他们,一副他一旦动手,几个人立马上的样子。

民哥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朝自己的几个小兄弟使了个眼色,“走——”

既然是抱上了大腿,今天注定没有什么结果了,不走等着挨揍啊?

老太太手领着叶子,对几个老街坊说道:“今天多亏大家帮忙,等哪天一起去家里喝茶,今年的春茶,可香了。”

“老姐姐,有空的,快回去招待客人吧。”

等走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叶子把手抽了出来,说道:“谢谢奶奶,我得去找我姐姐了。”

“回来。”老太太一把把叶子拽回来,“你姐姐在我家里,你准备去哪找?”

叶子喜出望外,“真的吗?”

“真的,我就是听了她的话才出来找你的,走,跟我回去。”

老太太的家是离此不远的三间草屋,很破旧,连院墙都没有,就是开门就能看着大街。

老太太推门而入,“闺女,人我给你带来了,你看是他吗?”

苏忆安迎了上来,“奶奶,是他,他是我弟弟,谢谢您啊。”

“多大点事啊,不值当谢。”

苏忆安拉着叶子检查,“他们没怎么你吧……这脸是怎么了?他们打的?”

男人的巴掌力大又不惜力,叶子的腮帮子现在红通通的。

叶子咧了咧嘴,“不重,不怎么疼。”

“不让你来,你非要来,就你不听话,要是听我的,今天不就挨不了打了?”苏忆安又心疼又生气,长大了有主意了,也长了反骨了。

“还好我来了,不然受欺负的就是姐姐了。”

苏忆安鼻子就是一酸,“姐姐是大人,你还是孩子,那不一样。”

这孩子太暖了,有时候根本不像十岁的孩子。

“我是个男的,男孩子就要保护女孩子。”

老太太笑着说:“你姐弟两个感情可真好。”

苏忆安从篮子里拿出一包卤肉说:“奶奶,今天谢谢你,不瞒您说,我自己有两个孩子,爹妈年纪大了,在帮我带孩子,弟弟还小,就靠我男人的工资,不经花。

我会做熟食,就寻思着挣点钱贴补家用,今天第一次卖就让人家盯上了。要不是奶奶,我弟弟肯定吃苦头。”

苏忆安想过了,要是叶子真被带走了,她只能舍财了,怎么也不可能让叶子替她受罪。

“奶奶,这是我做的,放一包您尝尝。”

老太太也不推让,拿了一双筷子就叨了一块。

“嗯,手艺不错,以后煮的时候,你试着放点猪皮试试,又入味又不缩水。”

“奶奶,您是行家啊。”

“行家谈不上,见别人做就是这么做的。缫丝厂的那帮人蹦跶不了几天了,别的地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剩这帮孙子老想搞点钱,缺德加冒烟的玩意,以后少去那片地。

你这手艺不错,以后送来给我吧,我帮你卖,给我个跑腿钱就行。”

要在以前,苏忆安肯定高兴,但现在不行,叶子刚吃了亏,苏忆安不愿意连累老人。

老太太哼了一声,“我这辈子坦坦荡荡,想为难我的人他得有这个本事。”

日后苏忆安才知道,老人家的丈夫和两个儿子,丈夫牺牲在抗日战场,大儿子牺牲在解放战争,小儿子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

一门三烈士,是何等的悲壮。

丈夫牺牲时年仅三十二岁,大儿子是二十岁,小儿子牺牲那年刚过十九岁生日七天。

老太太也是个好人,挑了半辈子货郎,攒下的钱就给老家办了一个学校,大山里的孩子连笔和本子都不用买,老太太全管。

这么多年,老太太的房子不修葺,丈夫儿子的烈士抚恤金全捐出去了。为了让孩子过的更好,七十岁了,还坚持做点小生意,挣一分攒一分,够一百块就拿去给孩子买学习用品。

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是兴国之本。

老人姓王,没有名字,人称李王氏。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