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明武帝崇祯
  4. 第185章 将计就计(四更)
设置

第185章 将计就计(四更)(1 / 1)


“承蒙皇恩,卑职一定鞠躬尽瘁,不负圣恩,竭尽全力肃清邪教,大力发展团练,抗拒流贼和鞑子。”

吕矩跪在崇祯脚下,信誓旦旦。

崇祯一看这样的县官还可以,在这乱世末代,只要心向大明就成,何况还是一个老实肯干,敢说话有担当的,这就是称职的父母官。

崇祯当即传旨,委任他为临时的遵化知县。空口无凭,崇祯写了个手谕,把随身携带的玉玺盖上。

吕矩如获至宝,皇上真迹,还盖着玉玺,绝无仅有。

这可比花10万两雪花白银捐官有用,也胜似内阁吏部的官印。别说在一个穷乡僻乡的县城,就是拿到省府衙门也是宝贝。

一下子官升两级,而且是皇上钦点,觉得他家祖上八辈子积德了。

吕矩磕头谢恩,按照旨意,他连夜走马上任。

崇祯又传下旨意,让这2500人马上城守城,等于临时接管了遵化县城城防。

吕知县连夜协调县兵等地方武装,四门关闭,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忙完这一切,已经到了四更天。

再有一个多时辰天就亮了。

崇祯就在县衙内休息,早有人为他准备好了行辕,县衙的条件虽然比不上皇宫富丽堂皇,但至少比露宿山野森林要强得多。

两个时辰以后,崇祯早早的起床,仍然是精神百倍。

王承恩,韩印,杨万里,顾顺义等朝廷侍卫在外面守着,一夜没合眼。

这时吕知县两人过来爬伏在地,给崇祯请安。

除了知县吕矩之外,他还带了一位幕僚,这一位县里的师爷公孙先生,跟吕矩志同道合。

吕知县和这位师爷也是一夜没睡,主要是兴奋。县城一夜之间变天了,而且他被天上的馅饼砸中了,恐怕三天三夜他都会高兴的睡不着的。

皇上难得来到他们的小城县,他必须得小心伺候。

这时突然有人送来一封信,王承恩呈上来,崇祯接过信一看,上面写着唐通亲启的字样。

“原来是写给死鬼唐通的。”

崇祯打开了信,这封信写的比较长,落款竟然吴三桂和高第二人。

高第是山海关的原总兵,吴三桂原来镇守的是宁远,他是宁远团练总兵,后来加封他为平西伯,现在他们俩兵合一处共同执掌山海关。

这些历史内幕,崇祯自然知道。

崇祯仔细看信的内容。

以吴三桂为主,吴三桂在信中劝唐通投降,信写得非常客气,而且亲密无间的样子。

说他们二人同朝为官多年,尤其在关外的松锦会战中,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出生入死,并肩作战,奋力杀敌,报效大明,等等。

然而现在大明朝风云突变,京城被流贼围困多日,皇上自杀和重生的谎言四起,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我辈手握兵权,是朝廷的倚重之臣,就应该奋力杀贼,报效明廷。

我们曾有隙怨,然不过是个人之私,在家国大事面前轻如鸿毛。桂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广恩兄与桂已握手言和,望达轩不计前嫌,与桂共图大业,加上高总兵,我们四兄弟同心协力,光复大明有望矣。

崇祯读了一遍,就完全吃透信中的意思。

原来吴三桂向唐通和白广恩抛出了橄榄枝,加上山海关的总兵高第他们4个打算联手大干一番。

在大明朝的边关武将中,这4个总兵的确关系不一般。吴三桂想要拉拢他们两个,对抗李自成的大顺军。

当然吴三桂说的光复大明只是表面,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师出有名。

现在的吴三桂跟大明闹翻了,投降流贼也没能成功,只能单干,但是他兵力有限,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压境,只能重新打起大明的旗号笼络人心。

吴三桂的私心之大,完全可以用蛇吞象来形容。

因为吴三桂是个什么变的,崇祯早有掌握。

“唐通和白广恩真成了香饽饽,真是两块大才。”崇祯看完信后笑了。

的确,多尔衮,吴三桂和李自成都看中了他们两个,山海关大战还没开始,这就开始各展神通拉拢二人了。

不过历史上,唐通和白广恩的确是山海关大战的关键人物。

甚至能够关键到决定这场大战役的最后成败。

山海关大战争议颇多,但是一片石之战最为关键,唐通和白广恩就是一片石的主角。

“爷打算怎么办?”王承恩在一旁关切道。

信写来了,唐通却死了,不回复就露馅了。还有流贼这边,也得果断决策。

崇祯来回踱了几步,立即作出决定,将计就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