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强有些无奈地说:“家里情况你也都知道,乐乐刚上大学,心心也上高中了,两孩子上学都要花钱,不敢把家里钱全用来修房啊。”
“我们家可以先借给你,你先拿去用,不要有心理负担。”王宏远对徐国强说。
“宏远哥,我知道你也是好心,可我们家不敢再借外债了,压力太大了,养猪你也知道市场波动太大。”徐国强唉声叹气地说。
王宏远是个有远见的人,觉得修房是好事,老徐家也是多年朋友,借钱这是小事,可以支持但也不好多劝。
“嗯,这我都懂,你回去和桂英商量商量,我又不要利息,你怕啥。”王宏远淡淡地说。
”宏远哥,感谢你为我着想,我回去和桂英商量一下,这是大事,我自己也不敢随意决定。“徐国强欣喜地回答。
徐国强也没在王宏远家多坐,就赶忙回家和王桂英商量了。
刚到家门口,就开始叫:“桂英啊,我有事和你说,你过来一下。”
“咋了,咱家修房泥瓦匠不能来?”王桂英急切地问。
徐国强回答:“没有,不是这事。”
“那是啥事,你赶紧说,不要卖关子了,急死我了。”王桂英着急地说。
徐国强按耐不住地喜悦,强行让自己不慌不忙,慢慢地说:“宏远哥建议我多修基层,不要只修一层,动一次工不容易。”
“多修几层?可是咱家不是没钱么,拿啥来多修几层。”王桂英问。
徐国强有些神秘地说:“宏远哥说可以借钱给咱!”
“借钱?王宏远家愿意借钱给咱家修房?”王桂英愕然地问。
徐国强嗯了一声。
王桂英接着发出一大堆疑问:“他们借钱给我们有利息吗?”
“没有”
“有说要多久还吗?”
“没有,只说让我不要有压力。”
王桂英听完觉得好像确实是个大好事,内心抑制不住的激动,她决定还是先缓一缓,两人都冷静一下。
早年间徐国强家有借钱给王宏远家过,不过都是很小的一笔钱。
基本都是王宏远为了买小猪借钱周转,所以他们也都没受过利息,也觉得无所谓,都是朋友。
这次修房他们要借的话,可是几万块钱啊!
一个普通家庭能拿出几万块钱,还不收利息,这是很大的支持了。
徐国强和王桂英,两人都是边干活便盘算。
徐国强在修房这件事上属于头脑发热型,就想修得又高又好,让之前那些瞧不起他们徐家的都好好看看,想在村上扬眉吐气。
王桂英属于保守派,觉得借钱修房是件冒险的事。她在脑壳里盘算着,没一槽猪大概能卖多少钱,家里多久能还上这笔钱。
乐乐上学的学费和心心三年后上大学,学费是否够,万一人家催着还款,家里该如何应付。
王桂英盘算来盘算去,觉得有一定风险,但修房的诱惑对于一个农村人实在太大了。
一辈子勤勤恳恳就为了最后能修楼房,住到楼房里。
那时候还很少有人在城里买房,基本都是花钱修楼房,老徐家也想修楼房。
到了晚上,徐国强还想着赶紧确定,心理的大石头落下。
“桂英,我相信靠咱们努力的养猪,5年就能还上,那时候乐乐也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家里负担也轻一些。”徐国强劝慰道。
王桂英的天平也倾向于借钱修房,只是缺少一鼓勇气。
“我们修房是好事,但我有点怕。”王桂英
“桂英,你看咱之前一无所有,现在不也奋斗了这么多了,我相信我们可以的,不要犹豫了。”
“宏远哥不会害咱的,你看咱家之前多少大事,都是宏远哥给咱们出主意,才让我们化险为夷。”徐国强滔滔不绝地说。
王桂英听完,也有些振奋人心,点点头说:“王宏远是咱家大贵人,救我们多次,这次主动借钱给咱修房,我还在这犹豫。”
徐国强看王桂英答应了,心里开心地偷吃一口蜜一样。
两人都对美好未来充满希望,社会在发展,日子也越来越好。
老徐家靠自己一双勤劳之手,在清水村也是拥有小小产业的,一个上百头的养猪场,这些养活了一家人,还带着他们家脱贫致富。
徐国强决定后,就买了礼去王宏远家感谢。
“宏远哥,我和桂英商量了,我们先从你这借一一部分钱修房,等我们卖了猪立马分批给你家还,有啥急用的你提前和我说,我卖猪。”徐国强激动地说。
“我这就给你拿钱,不用慌,你们家能过上好日子,我也开心啊,大家都是兄弟,互相帮忙是应该的。”王宏远笑着说。
徐国强拿着钱就匆忙回家了,回到家让王桂英放好。
那时候农村还是会在家里放一些现金的,去银行存款太远了,得去城里。
老徐家有了钱也有了底气,修房的事开始走上日程。
修房材料准备好,泥瓦匠也开始动工。
徐国强觉得一个泥瓦匠太慢了,就又去市集上再请了一个师傅。
他自己每天喂完猪,就去老屋帮着一起修房。
王桂英去当小工,和沙子水泥,递砖头。
几个人热火朝天地干着,不到一个月6间房一层修好了。
徐国强和王桂英是结合屋里的钱,计划修2层的。
那时候农村家里都基本是2层小楼房,一层用来住,一层用来放一些粮食。
一楼放粮食、养猪养鸡之类的,二楼住人,上面再弄个大晒台,可以在上面晾晒粮食。
徐国强和王桂英看着一层红红的新砖房,心里美滋滋的。
隔壁老何家又出来阴阳怪气,"有些人看别人修房自己也修,一修还修6间房,多占多拿,没安什么好心。”
徐国强家也不和他们一般见识,那时候农村宅基地管得还不严,只要有钱想修,村干部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何金宝家是没多少积蓄,就把以前老屋拆了重新修了一下。
村里有条件的,家里孩子多的,基本都把院子旁的自留地也开出一两间修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