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郑新琦和郑新鲜是非常亲的。
想当初正是他把遗弃的妹妹抱回来的。
长大的那些日子里对妹妹更是疼了又疼。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现在的郑新鲜了。
今天之所以想把妹妹带回去,他也是希望妹妹以后能过的好一点。
郑新琦走过去一把拉住郑新鲜。
“猪啊你!”
大家都动了起来,看刘峰还在桌边坐着,王嘉熙冲着他就是一嗓子。
啊?该我了吗?——
一看对方出动壮劳力了。
好吧,是该我表现的时候了——
刘峰赶紧起身,一个大步跨到郑新琦的身前。
挺起胸脯撞了撞他。
“嘿!放手!”
说着话,伸手抓住郑新琦的两手。
显然,他比对方更壮一些。
这一来,郑新琦不得不松开妹妹。
啊?这不行啊。
郑通一看,赶紧的给郑李氏一个眼色。
两人伸手,一人一边抓住郑新鲜的胳膊,就想把她架出去。
“哇!——”
一声响亮的哭声,沅沅看大人拉扯,大哭起来。
王嘉凤赶紧抱紧他:“沅沅别怕!——”
王三石,赵玉儿,王光林三人也把郑通两个围了起来。
听着吵吵声,原本在外面围着驴车看新鲜的邻居也进了院子。
还有人对着郑通喊:“我说老郑家的,你们不是走亲戚吗?这是要干吗呢?”
“去,喊三石的大伯二伯去!”
也有人拍拍旁边的孩子说道。
...
“爹,娘,你们都撒手!”
郑新鲜早就一脸泪水,甩手臂挣脱,提高声音:
“哥你们也住手,听我说!——
我不回去!这就是我家!”
两年来她已习惯了现在的生活。
爹娘还不错,小弟小妹也可以,还有先生说的话...
...
不大一会儿。
王光原,王光益也带着各自的儿子赶来了。
院子里挤满了人,老郑家的人被团团围住。
这情形,再动起手来,怕是只能躺着回去了。
唉,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
好吧,是不是好汉都不能吃这亏。
郑通抬了抬手,指着郑新鲜:
“你个不孝女,为你好你还不听老子的,就当老子没生过你!”
又一转头:“——新琦,拉上你弟,我们走了,回去。”
“回?”
郑李氏好像还有点闹不清,愣一下也总算明白了。
“把东西搬车上,回。”
她还不忘记把礼物带走,本来是想抵当初彩礼的。
既然谈不拢那就都带走。
甚至她还有点后悔,吃饭前不该打开一包点心——都是钱呢。
她走过去想拎还没打开过的点心包,郑通也走过抱上米筐。
(来时真是带了不少东西,可能是想着把女儿换回去要多带些吧。)
“放下!”
“放下!”
王嘉熙和两个伯娘,刘峰和两个伯走上前分别按住郑李氏和郑通的手。
“王家是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吗?给你脸了,让你闹!”
大伯王光原声音很大。
行吧,真不行,东西不要了,就当喂狗了!
——郑通看着王光原,心里恨恨的。
东西也不要了,一家人灰溜溜走出院子。
郑新琦拉着驴子,招呼爹娘上车。
“慢着!”
却不想王光原快步跟过来,伸手夺过驴绳。
“驴和车子都留下,就当是新鲜的嫁妆。你们自个回吧。”
啊?这——
谁家姑娘出嫁两年了才来送嫁妆?——
姑爷没了才来送嫁妆?——
看热闹的人群,一看这,热情更高了。
“驴车留下!”
“人回吧!”
“夹好尾巴!”
紧盯着郑通,王光原声音很大:
“你们回吧,赶紧的,别磨叽。
别以为我家老三腿不好就好欺负,这次饶你们一回。
郑通,就说你——
下次再来闹打断你的狗腿!”
说完了王光原转头看向王三石:
“三娃,下次这货再来,你叫我。给他个脸了是!”
...
听着王光原的骂声,郑通咂咂嘴,没有出声。
他是个生意人,向来察颜观色,时间久了,胆子也小了。
不过这个情形好像是胆子大也没用吧。
郑新琦手足无措的站着,脸色通红。
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心里直犯急:驴子可是家里顶梁柱,拉磨靠它,送豆腐也靠它。抢过来吧,好像也抢不过...
郑新琦搓了搓手,又看向郑新鲜。
妹脸上还挂着泪,好像她眼里也有恨意。
暗自后悔:哎,大意了——
只顾听着后娘崔着来,忘记要先问问妹妹心里怎么想了。
“新鲜——”
没办法呀,郑新琦还是开口向妹求救。
看着大哥的表情,听着大哥的声音,郑新鲜擦了擦泪。
她也心疼这个亲哥,在出嫁前,多亏哥哥的照顾。
两人关系好的那是无话不谈,可今天怎么不先说一声就想把自己拉走再嫁呢?
哎——,犹豫了一下。
再看哥哥一眼,她有些不忍。
又看了看王光林、赵玉儿:“爹、娘,我哥——”
又有些不知道怎么说下去。
“咳——”
赵玉儿咳了一下,两人对她点点头。
好像是明白她的意思,眼神又转向大伯王光原。
看来爹娘也不想弄太僵,郑新鲜慢慢的挪过去:“大伯,我哥他们不对,能饶他一回吗?”
嗯,这孩子终究是开口了,终究还是记着她哥的恩情。
也好,我也就是想吓吓郑通这个孬货。
——想到这,王光原看了看郑新鲜,又转过对着郑新琦:
“你这孩子也算是恩义之人,不像你爹无情,既然新鲜求情。这回就算了,别有下一回!”
“谢谢大伯!谢谢大伯!”
郑新琦说着话,赶忙接过驴绳。
郑新鲜上前一步:“哥,还当我是妹的话,以后再别提这事。你们回吧——”
郑家一行人离去,看热闹的也都散了。
其实郑王两家以前很少走动,虽然嘉勋是个读书人。
可在他没出头前,郑通还是有些看不上他,再加上烦这个女儿。
不过今天这一趟,算出是出血了,把以前少来的都给补上了。
王三石家的院子里。
郑通今天带来的礼物不少,有米有肉有菜。
点心有八包,除去吃一包,还有七包。
王光林和赵玉儿分别拿起两包,递给大哥二哥:“哥,拿回去给孩子们吃。”
“今天有菜有肉,晚饭都过来——一起吃一顿。”
等天色半晌,王嘉熙和刘峰也要回,再晚就要走夜路了。
“这两包点心带着给沅沅吃...”
赵玉儿又送出两包。
好吧,反正都是个意外,自家还剩一包。
真是个不错的意外,单是那些米就可以吃到麦收以后。
...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很快到了麦收。
虽然只有三亩地,可是老爹老娘都干不了重活。
虽然王三石是个大小伙了,可却太瘦弱了。
也可能是地里活不习惯,总之是感觉比送外卖累多了——
一下到地里,刚一动镰刀,身上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
顶着太阳,一刻不到就感觉是精疲力尽、头晕眼花的。
连嫂子都不如——这个麦收还真多亏了郑新鲜在。
要真走了,怕是能把王三石给累死。
纯手工劳作,虽然没死,王三石也被累成狗了——
又吃不下饭了,只想躺着。
王光林只好又去孙郎中那里给他取了几副药。
他这个三儿,往年就是这个比样儿,今年好像多少还好了点。
其实,他忘了是他的家地比往年更少了。
喝着汤药王三石直想吐。
什么从小体弱多病,最大原因可能就是营养不良。
不干活的时候都是一天两顿饭,经常吃不饱,还是少油少盐。
三亩地一共收了差不多五石。
两税加起来是一石,交完税还剩四石,大概有四百多斤。
全家五口人,这点粮——要吃一年?
根本不够啊,还不算买油盐...
晚上,躲在床上,睡不着。
王三石感到压力有些大。
再不想办法搞点进项,这往后的日子是不好过啊。
突然想起上一世,送外卖的空闲里总爱看网文。
那里面的大佬穿了大都是靠着黄泥制糖赚取第一桶金,要不也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