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一经传开,远在豫州的夏侯惇高兴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又是请喝酒,又是祭拜先祖,又是搜肠刮肚的准备礼物送来徐州。
不仅是他,远在汉中的夏侯渊,征战在凉州的曹操,以及住在许都的卞夫人,先后送贺礼来徐州。
就连东吴、荆州、西川等各方诸侯,也都派人送来了礼物。
徐州一直很热闹,夏侯懋也都逐一回礼。
唯一让他心里有疙瘩的是,张琪瑛依旧不肯回来,她说夏侯懋这边还有一次劫难,让他一定要小心防范。
从前夏侯懋是不信卜卦的,但是自从陈依依等人遭遇不测,他现在想不信都不行。
于是,夏侯懋一有空就在家排兵布阵,明哨暗哨多达七道。
无论是哪里来的外人,想要进入夏侯府后院,都要经过他的同意,就算是徐州那些贵妇也不行。
次年,因为黄月英的不懈努力,第一艘蒸汽船终于下水试航。
还别说,古代科学家一点不比后世差。
这是一艘六百吨小货轮,理论上在这个时代,完全够用了。
起初夏侯懋是选好了船长的,奈何张飞非得去试航。
他的理由十分野蛮,说是关羽的胳膊刚刚康复,得有一次出海旅行才能完全痊愈。
好吧,夏侯懋也是被打败了,只能将原来的船长变成副船长,让他们去海上折腾。
而夏侯懋自己不出门,完全是因为他的一群老婆,不断在家生宝宝。
最先生产的是甄宓,不出意外,她得了一个大胖小子,宝宝落地足足七斤重。
唐瑛生的是女儿,仅仅只有三斤半。
其他人除了孙尚香,生的全部是女儿。
徐夫人和大乔郁闷得半死,因为她们一直盼着儿子,甚至连名字都取好了。
就在众女每日带孩子时,心机最深的步练师,再次设法求得宠幸,所以第二轮她第一个怀上。
徐夫人一看,心说这娘们也太损了,明明约好大家都等三个月,她竟然第一个月就打破誓言。
那好吧,她也玩半夜去偷腥,所以她是第二个再次怀上的。
其他人一看也都坐不住了,所以纷纷拉着夏侯懋生孩子。
所以第二年年底之前,十四人再次全部大肚子。
这可把夏侯懋忙坏了,因为织布坊、酒坊、晒盐场、香皂厂等产业,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是他在处理。
无奈之下,他只能找了十几个助手帮忙,有些弄不明白的地方,只能去询问杜绣娘等人。
就在夏侯懋在家疯狂生孩子时,南边的周瑜等人,已经拿下了交趾。
而北边的曹操,也已经拿下幽州与并州。
只不过,曹操在辽东附近遇到了硬骨头,公孙康与其交战数十场不分胜负。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公孙氏在辽东一带经营数十年,其实力绝不是曹操能比的。
而曹操看公孙康拉拢了北方的匈奴与乌桓,以及南边的百济、新罗、高句丽等部,一时半刻确实无法统一辽东一带,所以也就准备和谈。
他在北方刚刚和谈,就派传令兵通知夏侯惇,准备攻打荆州。
巧的是,他的军令刚到,久病不起的刘表直接咽了气。
刘表一死,荆州朝堂立马变得动荡不安。
蔡瑁一边辅佐刘琮上位,一边安抚荆州群臣,另一边不断与周边诸侯交好。
理论上,他这么做完全没问题,而且十分正确。
可问题是,他太小看刘备与诸葛亮了。
诸葛亮一边怂恿刘琦去江夏拥兵自重,一边派人拉拢刘表旧部,准备直接来个政变。
然而不等诸葛亮完成所有计划,夏侯惇已经率军十五万进入荆州。
刘备只有兵卒三千,加上一些老弱也不过才五千,所以他们连逃跑都困难。
诸葛亮在无奈之下,只能劝刘备往江夏跑,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可即便如此,想要在十五万大军的追击下逃生,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诸葛亮便让刘备扇动新野百姓,说曹军要来屠城,不走只有死路一条。
刘备照做,随后便有传闻说,新野百姓十分信任刘备,说刘皇叔去哪他们就去哪。
名声得了,挡箭牌有了,一场大逃亡在荆州拉开序幕。
至于博望坡设伏,夏侯惇大败这件事,只能说是夸大其词。
想想看,一千多人给十五万人设伏,就算成功了,夏侯惇的损失又能有多大?
至于火烧新野,曹仁差点丧命这件事,那更是无稽之谈。
如果真有一大批火油藏在新野城,以刘备的性格,根本不可能逃亡。
只能说,诸葛亮达到了虚张声势的目的,使得曹军不敢追得太深入。
最唬人的还是十万百姓,毕竟谁也猜不准,里面究竟藏了多少刘备军。
其它事,基本与史书记载一致,只是没有人提起关羽和张飞。
绝大多数人都说,关张二人依旧在刘备军中,甚至有人声称看到过两人。
夏侯懋为了确认情况,所以派人去江夏抵近侦察。
他很快得到消息,那两人是刘备的两个男宠。
糜夫人因为得知她好男色,所以在逃亡路上被刘备活埋。
为了让糜芳两兄弟相信这件事,刘备不知用了什么方法,让赵云承认是他做的,甚至传出长坂坡救阿斗的故事。
至于阿斗的来历,据说是刘备远房堂兄的孩子,所以他当众摔起来一点感觉都没有。
与历史发展一样,孙权为了对抗曹操扫平江南,再次启用周瑜和四老将。
与此同时,鲁肃出使江夏,并与刘备结成孙刘联盟。
另一边,蔡瑁心知自己若与曹操死磕到底,最后肯定便宜刘备。
所以,他选择直接投靠曹操,并隐藏自家实力。
原本他有二十五万兵卒,上报给曹操时只报了十万。
这种事根本瞒不过曹操的斥候,所以疑心的种子就此埋下。
同一时间,曹操发现刘琮并非庸碌少主,他的才华竟然堪比年少时的自己,所以他很是忌惮。
于是,半路杀刘琮的计划启动,蔡瑁虽然看出来了,但是根本阻止不了。
荆州一直都很富裕,否则蔡瑁根本养不起二十五万兵卒。
曹操来了之后,将自己的百万大军拉来一半,接着便是吃住在江陵一带。
曹操一开始,打算一鼓作气打到长江对岸,因为他一向看不起东吴水军。
然而这次他却错了,周瑜等人用实力告诉曹操,什么才是真正的长江水军。
风向、风速、水流、迷雾等等,稍稍有一丁点变化,都可能影响战局。
曹操在半个月之内,损失十万将士后,再也不敢与周瑜硬碰硬了。
照这么打下去,别说攻打东吴,恐怕他会成为下一个袁绍。
他也曾命人强度长江,打算来个血腥登陆,可是尝试几次都失败了。
所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他最后启用了蔡瑁。
在水战方面,蔡瑁也的确有一手,仅仅半个月时间,丧失的士气就被他弥补回来了。
蔡瑁缺的是一批指挥如臂的水军先锋,因为头一回荆州水师被曹操弄得损失殆尽,所以他得临时训练。
然而曹操却不理解其中的困难,所以隔三差五就对蔡瑁露出不满情绪,后者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同一时间,东吴这边的战船,正在以每日十条的速度生产。
照这样下去,时间等得越久,曹军的胜算就越低。
曹操每日看着斥候送回来的情报,越来越感觉没信心。
仔细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图之后,曹操打算全线出击。
现在的局势,有点类似官渡之战。
只不过,曹操是当初的袁绍,而孙权就是当初的曹操。
所以,曹操决定自己拖住东吴主力,其他人出奇兵突袭。
于是,他写信给夏侯懋,让他把庐江阵地让出来,全线交给张辽等人。
再把广陵水军交给曹洪指挥,夏侯懋只需供应粮草就行。
为了不让这两人再打起来,曹操下令夏侯懋,不需要亲自去前线。
曹操下令之后,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再次写信给曹洪,不准他去广陵骚扰那边的百姓。
夏侯懋收到军令时,已经是大半个月后。
他的许多老婆,正在怀着第三胎,所以他也不愿去外面打仗。
好吧,为了暂时不与曹操撕破脸,那就遵照命令,将刚刚拉起来的广陵水军交给曹洪。
话说曹洪这人记仇记到了骨子里,他总想着调转枪头攻打徐州。
所以,他一到广陵境内,就开始拉拢当地那些实权县令。
然而曹洪还是当初那个曹洪,做事根本不用脑子。
驻守在广陵的实权县令,全部是夏侯懋亲手提拔的。
所以,曹洪刚刚接触那些人就吃了闭门羹,接着就被夏侯懋知道了。
于是夏侯懋悄悄下令,随时做好夺取水军兵权的准备。
得到这个命令,广陵那些县令心中就有了数,于是一系列计划立即开始酝酿。
再看上游的江陵,曹操每日都在与众谋士讨论,拿下东吴之后要如何如何封赏。
因为东吴若被收入囊中,西川刘璋肯定会不战而降。
因为刘璋是个爱民如子的诸侯,他不愿意看到生灵涂炭。
众谋士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只有贾诩忧心忡忡。
一日,曹操问他,为何整日愁眉不展?
贾诩答道:“我老了,连半斤酒都喝不了,所以为自己的晚年忧愁。”
曹操笑道:“文和不必忧虑!
如今四海即将归一,你自己选个地方,我给你封地便是!”
贾诩连道不敢,而且我一老朽要封地根本没用,他现在只想找个地方安度晚年。
那曹操就问,你究竟想选哪里安度晚年呢?
贾诩尴尬的笑笑,随后看似随意的说道:“我最近听说,徐州那边物产丰富,而且商业十分发达。
如果主公肯赏赐我一笔钱财,让我在那边买一栋大房子,每日逛逛水果市场,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程昱哈哈笑道:“文和想逛的怕不只是水果市场吧?
据我所知,徐州城内的烟花柳巷遍地都是!
就算主公赏你一座金山,你也能花的完啊!”
哈哈哈......
程昱的玩笑,引得众人狂笑不止,只有贾诩心中暗道程昱是福星。
曹操看贾诩确实年迈,所以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谋士荀攸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于是在宴席散去之后,找到贾诩聊了两句。
贾诩很鸡贼,不可能告诉他,夏侯懋很可能在积蓄力量谋反。
他只是告诉荀攸,自己没几年可活了,只想找个富饶之地安度晚年。
荀攸抓住重点,徐州如今已是天下第一富饶之地,就连最毒辣的谋士也要去那里安度余生。
这说明什么?
天下大势,因为夏侯懋而改变,他甚至能吸引天下良才望风而归。
这一幕,与当初曹操起兵何其相似,又与当初光武帝刘秀举兵何其相似。
换句话说,天下气运正在向夏侯懋倾斜,他很可能是结束这乱世的中兴之主。
然而荀攸沉思良久之后,还是决定再看看,毕竟夏侯懋实在太年轻了。
不满二十岁的小家伙,当真能够力挽狂澜吗?
荀攸这一等,很快就等到了蒋干出使东吴,蔡瑁因为一份假情报被斩首。
荀攸惊得后背发凉,他觉得曹操太过武断了。
临阵斩将,就算他打算谋反,那也不能现在斩杀,因为会动摇军心。
荀攸心知大事不妙,于是找了个合适机会,告假回到颍川。
荀氏族人有上万之多,他不能等着与曹操陪葬,所以回去之后立即找众多族老密谈。
荀攸的意思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否则荀氏很可能被灭族。
黑暗中,一名荀氏族老道:“老朽上个月观星,北方紫微星耀眼至极,按理说不可能有假啊!”
另一名荀氏族老道:“公达之忧不无道理,不过咱们也无需大动干戈,只需恪守本分即可!
即便天下再有新秀崛起,想来也不会做出焚书坑儒之事。
大不了,我荀氏接下来不举自家子弟为官便是。”
荀氏这边定下基本策略,随后荀攸去许都找荀彧接头。
也不知荀攸哪句话说漏了嘴,他去许都没多久,陈群、孔融这俩货竟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