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4. 第192章 几个选官制度
设置

第192章 几个选官制度(1 / 1)


画面继续。

【这个......该怎么回答呢?】

【如果你是学生,要进行考试,那请以教科书为准,牢牢记住科举制是隋炀帝杨广创立的。】

【但如果你想要深究一点,那就有的聊了。】

【首先我们要对科举做一个定义,什么叫作科举?】

【在绝大多数的人眼里,科举大概就是通过考试,然后能当官。】

【但实际上,哪怕是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同样有类似于考试这样的环节,会根据你的成绩进行评定。】

【不过相比于科举单纯地看成绩,九品中正制还要看人脉、门第等东西,并且考试成绩不是很关键。】

【但实际上,隋朝的科举同样也要看人脉。】

【因为想要获得科举的资格,必须得有人推荐。】

......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不然呢?”

隋文帝有些疑惑道:

“天下的读书人,不敢说有千万数,但好歹有百万数,要是都来长安考试,怎么考得过来!”

如今的“科举”,都是由地方推荐一些人,让他们来长安进行考试。

考试合格的话,那就留下做官。

不然要是所有读书人都来长安,光如何安置,都是一个问题。

更何况,考试呢?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隋文帝的科举,其实还是脱胎于汉朝的察举。”

唐太宗李世民这样评价道。

隋文帝时期的科举,其实就是参考于察举。

这也十分正常。

毕竟,路要一步一步走。

如今的科举制,也是几代帝王不断探索的结果。

隋文帝也不太可能,直接提出一个“完整版”的科举。

......

画面继续。

【这就得说一说,科举制诞生的背景了。】

【隋文帝建立隋朝,通过前几百年的混乱,自然知道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于是,下令废除。】

【但这一废除,如何选官,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隋文帝在参考古制之后,选择了分科察举的方法。】

【分科察举,早在西汉之时,就已经出现。】

【先由地方官员推荐人才,然后由人才自主选择一个科目,进行“对策”,也就是考试。】

【科目有许多,比如孝廉、秀才、明经、明法等等。】

【相比于九品中正制,门第完全由世家门阀把控,察举无疑放开了这种限制,有利于削弱世家的影响力。】

【不过察举制,同样有自己的弊端。】

【因为人才是由地方官员推荐的,这里面可操作性就足够大了。】

【很多人会通过贿赂等方法,让自己获得推荐的名额。】

【而这些人走上仕途之后,又必然会对当初推荐的官员感恩戴德,并为之效命,进一步容易形成地方集团势力。】

【但不管怎么样,在隋朝当时那种情况下,察举无疑比九品中正制更好。】

【受限于历史局限,隋文帝也想不出更好的选官制度,只能暂时这样。】

......

三国位面,公元221年。

“唉!后面的察举制,越来越不能保证质量了。

否则的话,咱们大汉后面,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小人祸国!”

刘备有些哀叹道。

一开始的察举制,还是比较注重质量的。

被察举者具有一定时间的考察期,只有通过考察了,才可以转为正式官员。

如若不然,被察举者就会被撤换,并且推荐人也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这让得地方官员也不敢轻易地推荐人,保证了被察举者的真材实料。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出身卑微的人,如主父偃、东方朔、司马相如等,都受到了重用,朝廷吸纳了许多人才。

只可惜,到了后期,察举制的考察,开始变得形同虚设。

于是乎,察举权逐渐开始被名门望族所控制,任人唯亲,不管其学问才能,只推荐自己人。

“清议的风气,也是由于察举制兴起,最后才引发了党锢之祸。”

这个时候,诸葛亮也出声叹道。

由于察举制需要地方官员推荐,但地方官员的接触范围也有限,接触不到地方上的所有人。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时候地方官员一年到头,推荐不了一个人。

对此,汉武帝很生气,觉得是地方官员对领地了解不够,才推荐不了一个人。

所以,他下令要处罚那些推不出人的地方官员。

这下子,地方官员只能硬着头皮推荐了。

这使得官员在察举人才的时候,更加注重他们的名声。

毕竟要是一个人的名声好,那品行应该过得去,察举上去,大概率会通过。

这就让人们极为看重自身的名声。

而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败坏朝政,这令得士大夫十分不满。

于是渐渐地,在士大夫集体当中,形成了一个政治正确,那就是反外戚、宦官。

他们用锋利的语言批评外戚、宦官,表达出自身对现实统治的不满,试图用这种方式引起统治者的注意。

这就是所谓的“清议”。

要是有士大夫不搞“清议”,那就会被视为没骨气,名声也就臭了。

而搞得比较凶的,则被视为领导者,得到了“三君”,“八俊”等称号。

但这么下来,士大夫与外戚、宦官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激发了。

最后,双方展开了党争。

而皇帝显然更偏向于外戚、宦官。

于是,宦官以“党人”为名,禁锢士人,士大夫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这就是所谓的“党锢之祸”,并且先后发生过两次。

此后,正直的士大夫,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宦官、外戚们变得更加为所欲为起来。

这两次“党锢之祸”,分别发生在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

后面他写的《出师表》里面的“亲小人,远贤臣”、“痛恨于桓、灵也”,暗指的大概就是这两次“党锢之祸”。

而后面,随着黄巾之乱、董卓掌权等事情发生,导致外戚、宦官势力不断衰弱。

直到这个时候,事隔二十多年,朝廷才为当初被禁锢的士人平反。

平心而论,士大夫批评外戚、宦官的行为,并没有错。

但在诸葛亮看来,士大夫其它的行为,就显得有些幼稚了。

在党争当中,非但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反而自身深受打击,实在有些不智也。

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哪怕换他诸葛孔明来,他也没有办法保证能在,有皇帝支持、势力庞大的外戚、宦官手中,讨到什么好处。

令诸葛亮更为担心的是,“清议”的风气还遗留了下来。

外戚、宦官没了,那就换个方向批评,反正用批评来表明自身高尚的气节,以此扩大自己的名声。

但这些“清议”,却常常是不重实际,空发议论,只是为了攫取名利、捞取政治好处。

在隐居的那段时间,他就与一些读书人交流过,发现这些人特别崇拜清议的士人。

但从读书人嘴中,听到这些士人的观点之后,诸葛亮表示真的脏了耳朵。

还好如今的蜀地,这些风气尚不浓。

不过在北方的曹魏,由于地方豪族势力过大,控制不住所谓的“清议”。

所以,最后索性将其纳入了政权轨道,让名士利用“清议”发表治政意见,以此为参考,进行选官。

当然能进行“清议”的名士,基本上都是豪族的人,有一定门第的那一种。

如果没有猜到的话,后面那个九品中正制,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说实话,让这样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士人做官,诸葛亮已经可以大概想象,这个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样了。

......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几乎每一道制度,在一开始的时候,本意还是好的啊!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始变得越发腐朽。”

隋文帝如此感叹道。

诸葛亮猜的没错,九品中正制就是在“清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虽然许多“清议”内容有些不切实际,但“亲小人,远贤人”的党锢之祸,显然更加可怕。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曹魏在结合当时的情况之后,设立了九品中正制。

同察举制一样,九品中正制在创立之初,也表现得十分好。

其考核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选拔出了不少的人才。

但随着司马懿这个世家之人掌权之后,为了维护世家的利益,使得考核当中的家世,变得越来越重要。

直到西晋建立,已经成为皇帝的司马炎,非但不削弱世家,反而变本加厉起来。

才德考核被忽视,家世越发重要,最后世家成功垄断了官场,形成了门阀。

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也正式出现。

随后几百年的时间里面,世家门阀的身影随处可见,深刻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同时威胁了皇权。

正由于这一原因,这才促使统治者开始想办法削弱世家门阀,

所以,世家门阀本身,其实有善有恶,并不是什么无恶不作的存在。

之所以会成为统治者眼中的“钉”,只是他们威胁到了皇权,仅此而已。

如果只是单纯无恶不作的世家,也传承不了上百年,统治者想要对付他们,也特别简单。

直到隋朝建立,一统天下的隋文帝,其皇权达到了过去几朝的巅峰,这才一举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而这个时候的“九品中正制”,和一开始的“九品中正制”,已经基本不属于一个制度了。

前后差别之大,同样令人沉思。

这么一看,这个科举制根据电台透露的意思来看,应该是维持了千年之久。

由此可见,科举制本身,具有巨大生命力,否则根本没有办法维持这么长的时间。

当然,这里面应该也少不了历朝历代的改善,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不然光保持一个样的话,也迟早会腐朽,维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其考核的东西,很多都不能量化啊!”

唐太宗李世民如此评价道。

察举制的“孝廉”、九品中正制的“道德”,都不好进行考核,完全看考官的个人心情。

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从而被某些势力掌控。

甚至,哪怕没有暗箱操作,这样的考核也不怎么准。

毕竟像道德品质这些东西,需要长时间的接触,才能有较为客观的评价。

让考官在短时间内,就给出一个评价,实在有些困难。

就比如,王莽在篡汉之前,谦恭至孝,声誉和威望都特别好。

结果呢,到头来,还不是成了篡汉的罪人?

而科举制,就不一样了。

只要严控作弊的问题,其结果还是比较客观的。

当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科举只注重才能,却忽略了其道德,从而容易让官员里面,出现类似于“陈世美”之类的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但李世民也知道,凡事也不存在完美。

这个问题,光靠科举这一个选官制度,也难以解决,只能配合其它手段,想办法避免这些问题。

......

画面继续。

【而到了隋炀帝时期,又增设了进士科,被视为科举创立的标志。】

【进士科,主要考查的是诗赋,就是给一个话题,让人据此做一首诗。】

【由于各个朝代制度的不同,进士科有时还会考查帖经和时务策。】

【帖经,就是古文填空,从各种典籍中挑出语句,让人填缺少的部分。】

【时务策,则类似于申论,给一个现实问题,让人写一篇对策建议。】

【但不管怎么变,从科举制的历史来看,进士科都是科举制度当中最重要的一科。】

【像北宋罢诸科之后,在常科当中,只剩下了进士科,并且后面元明清,也一直延续了这个科目。】

【所以,目前学界主流认为,进士科是科举创立的标志,教科书则采纳了这一观点。】

......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