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吾巫巫便听说乐太子在早朝之时提议加强未波及地区的堤坝,并提前迁移危险地区的民众。
因目前水患波及面不广,而凌国朝廷又对水患持乐观态度,所以便驳回了太子的提议。
当然,朝廷中大部分人都抱着若是天灾严重,国师府不会置之不理的心态。所以便都觉得天灾不会扩散,即使扩散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乐太子连续三天早朝提议重开徭役加修堤坝,并且说出了国师府推算的一月后水患严重的结论。
凌国皇帝立刻派人来国师府了解情况。黄修士和众人自然不会承认自己对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天灾视而不见,甚至乐见其成。于是便纷纷否认了乐太子的说法。
国师们还被叫上了早朝与太子对峙。
几人一口否定太子的说法,并说太子一定是听错了。他们说的是,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他们一定会多多留意,一旦水患可能失控,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出手。
希望太子不要曲解了他们的一番好意。
这倒打一耙的说辞差点没把手段还稚嫩的太子气晕过去。
吾巫巫倒是肯定了太子的说法,并道出了国师府当时的情形。但这却被皇帝认为是吾国师与太子二人关系相近,给太子留的面子表现。
无奈,太子势单力薄,他的提议又一次被驳回了。
而吾巫巫呢,也因为“背叛”国师府而被众人排挤。
当然,吾巫巫并不在意就是了。
在皇帝驳回太子提案的当天晚上,乐思仁便借着乐梓仁的口请吾巫巫出门一聚。
太子见到吾巫巫的第一句便是:“赵国师算的结果,一定会发生吗?”
吾巫巫问他:“如果一定会发生,你打算怎么办呢?”
太子目光坚定的看着吾国师:“我身为太子,保护我朝子民是我的责任,也是我无论克服任何困难都必须做到的事情。”
吾巫巫懂了太子的意思。
她掏出自己的鳞片铜钱,用心的卜了三卦。
每一卦的结果,都是洪水滔天,民不聊生。
但吾巫巫还是告诉太子:“这只是最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并非必然。”
“若有外力干涉,卦象的结果随时都可能改变。”
太子笑着谢过吾巫巫:“某懂了。”
吾巫巫又问他:“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太子依然摇头:“黄国师有一句说得对。这是我乐氏的天下,也应由我乐氏一族守护她。”
“我们不可能永远依靠仙师。”
“毕竟,你也不可能永远留下来帮助我们,不是吗?”
好吧,既然太子坚持,吾巫巫便只能祝他好运,并强调如果有需要,他随时可以向自己求助。
又过了一日,吾巫巫听说太子强行请命,终于说服了皇帝将治水的事情交给他。
已经做了许久准备的太子当天便带着充足的人手和物资,启程了。
虽然太子并没有接受吾巫巫的帮助,但她还是十分关心此事的进展。
总觉得这会是一个转折点,也是解开心魔谜团的关键。
后来,太子治水的消息断断续续的传来。
太子新开徭役,雇百姓加固加高洪水涉及河道的所有堤坝。但因朝廷不支持,太子只能自掏腰包修建。又碍于囊中羞涩,太子只能像往常的徭役一样,只管吃食,不付银钱。
只是往常的徭役通常是有数的,此时以太子之名忽然增加徭役,做的又是百姓看不出作用的劳工,民间便产生了一些不好的言论。
不过好在,修建堤坝毕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且太子一方也不断强调洪水的严重性。百姓虽然有些怨言,但水利建设总算还是推进了下去。
可是渐渐地,民间的言论就变了味道。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徭役征的又快又强制,且开始做工以后,每日的任务也很繁重,服徭役的百姓中,开始逐渐出现伤亡。
这在凡间,其实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很多徭役本身就是九死一生,因此百姓才会如此抵触服徭役。
若按常规徭役,太子的伤亡率已经很低,且伙食待遇已经很好了。
但坏就坏在,这是太子违背朝廷意愿,强制增加的徭役。于是百姓的怨气和不满,便也向着太子而去。
而皇帝也不知是对太子不满,还是想要考验他。
对已经传入京城的各种不利于太子的言论,他并没有制止。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
好消息是,在太子的努力下,河道沿途的堤坝,真的防住了水患。洪水没有决堤,洪灾也没有到来。
而坏消息是……洪水,真的没有来。
没有人能证明,是太子防住了洪水,还是洪水本就不会来。
因此,也没有人能证明,是太子功德无量拯救了苍生,还是他逆行倒施,劳民伤财,最终才导致百姓疾苦,徒增伤亡。
遗憾的是,这世上有智慧的人只是少数。
绝大多数人也只看到了展现在他们眼前的结果——洪水并没有决堤,而太子,才是造成百姓伤亡的那个人。
一时间,太子决断错误,一意孤行,逆行倒施,德不配位的传闻,愈演愈烈。
一个为了百姓愿意付出一切的太子,最终却成了众矢之的,文人口诛笔伐,百姓怨声载道。
一切,荒谬,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