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男同却相比较感情世界复杂一些,相对普罗大众来讲接受女同很容易,可是接受男同却着实让人缺乏信心,曾经有很多社会学者站在同志的角度向社会呼吁多给同志一些生存的空间,与其而来应运而生的许多艺术作品从影视艺术从诞生到繁荣期间一直存在着,这个世界不缺少为同志们维权的声音,而是缺乏为同志们维权的社会行动。
在2000年以后的某一年有一些西方国家曾颁布法律明文宣布同志合法化,特别是男同志的合法化,但是其中并不包括女同志的合法化,出于人性主义考虑,法律并没有判定女同合法化,反而判定同志合法化,这充分体现了当今全球是男权社会,想要在男权中争取女权主义,路途艰辛,女人命中注定是这个世界的妆点,而不是主宰者。
中国并不是同志现象的多数人国家,虽然中国人口占据着全世界巨大的比例,同志多半出现在那些普遍受到过高等教育的西方国家,而相比较教育程度而言,中国的教育并不发达,因为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是很贵的,至少超出了人均生活水平,就是因为高学历高端的精神文化教育培育了同志情结,而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均比例较低的中国。
同志属于少见的,但并不是没有,同志情感往往是日久生情,并且两情相悦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男男之间往往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话题,较为一致的视角和相近的价值观世界观,由精神世界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达到爱情的高度,任何一种真诚纯粹的爱情都是值得尊重的,包括同志之间的情感,情感不可以玩弄。
至少无论男同还是女同笔者都不抱有偏见只要爱情是真诚的。好吧,笔者不得不承认,梨洛米又回到了从前文风的老路子,就是探讨爱情,无论从情节还是议论风格上来讲,笔者都是在探讨爱情是什么,因为梨洛米不懂爱,所以经常要写一些七零八落的文字片段来审视梨洛米所见到的爱情,旁观者清,而梨洛米却不能。
因为敏感的神经经常会被年轻人炽烈的爱情气氛所感染,继而也会变成一个被爱情迷了眼,蒙了心的傻子,在大部分人看来既然所谓真正的爱情他就是美好的,没有人说爱情有肤色,性别,年龄之分,甚至有的爱情可以对抗社会大环境,但是这样的反抗往往是悲剧结局,因为漫天一致的从众心态,让天赋凛然的一些人从诞生到成长都被模式化的教育观念制作成了近乎千篇一律的人格,可是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觉得了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人格在塑造过程中往往左右不了天性。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的天性之中就是喜欢同性的爱恋,而对于异性的情感都是没有感觉的呢?基因很重要,人生遭遇制造了机会,总有女学生在校园期间喜欢上某个帅帅的男生,却发现这个男生每天与男同学亲密无间,却对女人没有感觉,他们沉醉于少年的友谊当中,任由那些各色的女孩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