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被苏宁问得面面相觑。
在他们眼里,苏宁可是老板,哪怕是平时和颜悦色,但是哪敢轻易真给老板提什么意见呢。
“我觉得这手艺挑不出毛病,没啥问题。我要是顾客,肯定满意得很。”杜大伟夸赞道。
杨桃也附和道,“就是啊,你看我家小刚,连汤都给喝光了,咱们平时哪吃过这么好的面条,啥时候喝过这么好的汤!”
倒是一直做买卖摆摊的蒋小英和黄红兵经验老道,也敢说话。
黄红兵道,“面的味道,没啥挑剔的。但是,面条料这么足,这一碗面定价是多少,加这么多片牛肉,再熬这一锅汤,算下来,咱们能赚多少?”
蒋小英又问,“咱们面馆就只卖面么?要不要再卖点鸡蛋,或者是可以加点别的?
我是想着,有人可能一碗吃不饱,想要加个鸡蛋或者是鸡腿,大虾什么的,我在家给孩子下面条,也会加点别的,丰富一下营养。”
苏宁笑着一一应答道,“我们这是自己人吃,自然是得多切几片。等到正式营业,大碗面条是四两面,卖两块钱一碗,配五片牛肉,小碗面条是二两,卖一块五一碗,配三片牛肉。
另有煎蛋,茶叶蛋和卤货,酱牛肉,小凉菜这些配菜在面馆售卖。”
见苏宁早有打算,众人心里都十分踏实。
已经到八月底了,陆瑶收拾了东西,要去学校报到复读了。
马上要入秋了,北方天气已经转凉,苏宁带着陆瑶去百货商店买了两身新衣裳,又在程璐送给她的衣服里挑了两套颜色鲜艳,款式简约的送给陆瑶。
正直年少青春的少女,正是爱美的时候。
陆瑶收到了这些衣服之后,特别开心,她在心里悄悄的想,嫂子真好,比哥哥还贴心,嫂子更像是她亲姐姐。
等她将来考上大学,挣了钱,一定要给嫂子买更多好东西!
陆瑶收拾了自己的行李以后,稍一琢磨,就趁着二哥二嫂不在家,乐颠颠地收拾起了二哥在客厅单人床上的铺盖卷,给抱回了卧室。
二哥刚回来,胳膊就受了伤,二嫂说怕她睡觉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二哥的胳膊,所以,她和二嫂在里屋的大床上睡,二哥睡了客厅的单人床。
这会儿,二哥胳膊上的线拆了,她也要去学校了,二哥该回屋跟二嫂一起睡了。
妈说过,两口子嘛,就该一起睡,才感情好,不然结婚干嘛!
今儿星期五,陆信上班,苏宁过了午饭时间,回了家,准备送陆瑶去上学。
因为陆瑶的书本多,行李也不少,苏宁就拜托了黄红兵骑着三轮车帮着跑一趟拉行李。
黄红兵自然是没有二话。
最近几天,黄红兵和蒋小英不用出摊,苏宁让他们带薪盯着装修,做一些个开业的前期准备。
本来黄红兵和蒋小英也有点不好意思,可他们的口袋空空,真是到了捉襟见肘的窘境,两人来回跟苏宁客套了一番之后,也就没再推脱。
但他们也是有廉耻的人,知道苏宁这是在给他们家雪中送炭,所以,他们也格外卖力的帮着盯装修,尽量做到每个细节都能跟进,替苏宁省时省钱。
……
镇上的高中是分寄宿和走读的。
陆瑶因为老家是农村的,所以学校建议住校,免得女学生在外走读,出什么事故,学校也会有连带责任,当然这也不是强制,要看家长和学生自己的意愿。
陆瑶一直是打算住校的,这样,她就能有个稳定的学习环境,不用来回折腾,
苏宁和陆信在这方面就顺着她的意思。
苏宁带着陆瑶去报道,办了手续,领了宿舍号之后,黄红兵帮着陆瑶把行李放到了宿舍。
毕竟是女生寝室,黄红兵放下东西就出来了,苏宁帮着陆瑶一起整理床铺。
来复读的孩子们都不容易,尤其是女孩子,在这个还十分重男轻女的年代,她们所承受的压力相较于男孩子来说更大。
这些女孩子包括陆瑶,脸上大多都有一抹不屈的倔强,有些先铺好床的女孩子已经端着书坐在床上看了起来。
陆瑶来的比较早,就占了把窗靠里的下铺,她的上铺暂时还没有人来。
苏宁和陆瑶铺好床之后,大概半小时左右,屋子里进来了一个皮肤晒得黝黑的女孩子。
她头发很短,双肩上背着一铺缝缝补补的旧棉絮被子,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套装。
这姑娘进屋之后也没急着和大家打招呼,她四处打量了一番,瞥见陆瑶的上铺上没有人,还只是硬床板,便走过去问陆瑶,“上面有人吗?”
“没人。”陆瑶回答完之后,短头发的姑娘便攀着铁梯子往上爬。
只见,她把自己的铺盖卷往上铺一扔,绳子解开,铺平褥子和被子,随后跳了下来,动作一气呵成,干脆利索。
苏宁对这个小姑娘印象还挺深。
旁人都有家长陪同,就她是自己进屋铺床的。
虽说现在镇上的条件不如后世,但是也比饥荒年代好上太多,但有人的地方就有贫富差距。
这个姑娘明显在物质条件上就稍微差一些,虽说陆瑶也同样是来自农村,可她的身上就是新连衣裙,没有补丁,还穿着新式小皮鞋。
短发姑娘却是不卑不亢,并没有对屋子里任何一个女孩投来一丝的羡慕。
她的眼神很平静,脸上的表情十分的沉稳,有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成熟。
短发的姑娘把自己的脸盆拿进来,书包放在了柜子里,归置好了东西之后,她就朝着门口走去。
苏宁这才注意到,这个姑娘脚上穿的鞋子开胶了。
苏宁听着陆瑶同寝室的小姑娘说,“我认识她,就是刚刚那个短头发的,她可是个名人,是咱们高中年级前三名,叫尹向月。”
“真是没想到,她也要复读啊!”
另外一个姑娘说道,“我听说是因为考的成绩不理想,倒是也能上个大学,就是不能上她心仪的大学,所以才复读的。”
苏宁听了之后,暗暗敬佩这样的女孩,觉得她挺有骨气的。
她又听说了这个女孩的一些家事。
因为这个女孩学习很好,并且是学校助学金资助的对象,所以他的家庭背景很多同校同级的学生都是知道的。
她父亲残疾,母亲白血病,靠着姐姐早早的在工厂打工,维系全家生活,供她念书。
所以一直以来,她肩上背负了许多,十分的刻苦,不敢懈怠,怕对不起姐姐这么多年的付出,也怕自己没脸去见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