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一名雷达检测员突然起身大声报告道:“发现被命名为比邻星b的行星,位置已经共享到星图中,距离6.2个天文单位。”
星图是李扬临时起意让小玲制作的一个数据库软件,用于记录所有李扬权限内的所有飞船飞行过的星域的纪录。
数据不断完善后,将来会作为公共的“地图”使用,后期还会和国家的数据库进行联网,用来共享数据。
李扬看了一下3D投影的星图上显示着这颗比邻星b行星就处在恒星的另一侧,说道:“梁舰长,马上按照星图标注的位置飞过去。”
“是!”梁小龙回应一声后,马上操控黎明号向着星图上标注的位置飞去。
由于把动力输出开到最大档位,飞船很快就进入了亚光速飞行。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颗被命名为比邻星b的行星就出现在了视野内。
这是一颗表面类似于火星的呈红褐色的星球,质量之地球的1.17倍,表面重力也和地球接近。
李扬看了一下数据库中对这颗星球资料的记载后,对梁小龙说道:“直接着陆到星球表面上去,这颗星球的参数和地球类似,着陆完全没有问题。”
梁小龙操控着黎明号很快来到了比邻星b的轨道,在绕行一周后就开始下降高度。
梁小龙边操控着飞船降落边说道:“扬哥,这颗星球的大气太稀薄了,导致咱们下降的速度很快,不过并不用担心,这艘黎明号的性能非常优良,完全应付得过来。”
在贴着地面飞行了一段时间后,梁小龙选定了一处看上去既坚实又平坦之处开始缓缓降落。
着陆地点的选择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不小心地面是松软土质,很容易陷进去。
不过黎明号飞船的降落并非完全落在地面上,而是船上的ai程序启动了反重力系统,最后悬停在地表上空几米高的地方。
李扬并没有急着开始对地表进行探索,而是在通讯频道命令道:“情报分析小组注意,开启光谱分析仪,对着陆点附近进行有害辐射扫描。”
过了一会,终结者一名终结者士兵回复道:“报告长官,经过光谱分析,附近有害辐射强度远远高于地球,不过船上装备的宇航服完全能够防御这种辐射。”
“你要不要一块下去看看?”李扬看向梁小龙问道。
“肯定要啊。”梁小龙闻言立马兴奋地起身说道:“好不容易来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上,肯定要下去看看啊。”
李扬和梁小龙两人并未穿飞船上配备的防辐射宇航服,而是穿上了后配备上的特遣队专用的第四代虎贲战甲。
以第四代虎贲战甲的防护能力,抵御这点辐射还是绰绰有余的。
李扬和两人带领一大批终结者特种战士进入了登陆舱内,随着升降梯的缓缓降落,也昭示着银河系外的第一颗行星就在脚下。
不过就在登陆舱的升降梯降落到地面后,李扬迟迟没有向下迈出第一步。
身边的梁小龙也看出了李扬的异常,疑惑地开口问道:“怎么了?扬哥,有什么不对吗?”
李扬微笑地说道:“没什么不对,我只是觉得,咱们是第一批登陆太阳系外行星的人,这是个神圣的时刻,应该值得纪念。”
“所以,我打算把这第一个登上太阳系外行星的人的称号留给你。”
“真的呀!”梁小龙顿时面露激动的神色说道:“那太好了!谢谢扬哥!”
要知道,随着太空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作为第一个登上太阳系外行星的人的梁小龙,没准还能被载入史册呐,也难怪他激动得够呛。
就见梁小龙整了整头盔,调整了一下身体的姿势,最后昂首挺胸地从升降梯上迈了下来。
李扬来到梁小龙身边后,说道:“来,小龙,整两句,我的摄像机都开着呢,给你录下来,就凭这录像,足够你的子孙后代青史留名了。”
“咳咳!”梁小龙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的一小步,人类辉煌的一大步!”
“切~”李扬闻言不禁朝他伸出了鄙视的中指。
随后李扬也带着终结者士兵们从升降梯上下来,并且马上指挥终结者士兵们对四周进行探索。
这里的气温显示-30多℃,而且由于大气稀薄,从地面看去,天空中呈现一片幽深的灰暗色。
脚下的泥土很松软,应该是长时间受到恒星风暴的洗礼,被冲击成了粉末状。
用脚踩上去,感觉软绵绵。不过在地上迈步时感觉比在地球上稍显吃力,因为这里的重力比地球上稍微高一些。
随后,李扬又让终结者士兵们从飞船上找来一台高精度生命分析仪。铲了一铲子地上的泥土倒入分析仪中进行分析,看是否有微生物的存在。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最后得出,土壤中没有任何的微生物存在。
这是个不好的消息,这预示着这里很有可能就没有任何的生命。
因为如果在地球上,就算环境再严酷,也会有一定的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微生物存在。
分析数据还显示,土壤中没有游离的水分子存在。
梁小龙看着分析结果,疑惑地说道:“扬哥,说来也奇怪啊,地面上几乎都是氧化铁,也就是说有的是氧原子,空气中又充满了甲烷,既有氢原子又不缺氧原子,二者怎么就不能结合成水分子呢?”
李扬摸着头盔的下巴处想了一下,不过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随后胡扯道:“这可能造物主就不想让它们结合成水分子吧。”
“……”梁小龙闻言并未说话,心说:扬哥你可真能扯,不知道就不知道,还扯什么造物主。
在周围探索了一大圈,发现这里除了岩石就是岩石,没有任何的有价值的目标,李扬说道:“咱们走吧,去别处转转,如果都是这样的环境,那就说明这里没什么值得咱们再继续探索下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