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旅馆,老文已经把两人的行李都收拾好,到前台给陈健他们打个电话,告诉他们一声,回头再细说。
老妈看着姜山的几大箱行李,得知这些都是他从小国带回来的,没忍住,又开始骂他是个败家子。
耗子存不住隔夜粮,有点钱就糟蹋,一点不知道节俭。
老文躲在边上看笑话,他知道这小子钱多的用不完,结果还在这被老妈教育的动弹不得,太搞笑了。
姜山苦笑着劝老妈,这些很多都是朋友送的,买得东西没多少,没敢乱花钱。
没办法,只能乱编了,好容易才把老妈劝好。
忍不住暗叹,我真是太难了,没钱不对,有钱也不对,而且这冤屈还没处伸,我找谁说理去。
托旅馆的小姐姐找了辆面包车,才把这些行李送回新家。
几个人好一通忙碌,还好老太太之前的留的家具都在,床、桌、凳之类都还齐全。
把清洁做完,姜山又和老妈、潘飞、段萍出来买生活用品,现在天热,暂且不用买被子这些。
主要买些蚊帐、脸盆、洗漱用品之类的。
买这些东西,老妈不喊节约了,见啥买啥,一趟一趟地往家搬,把三小只累得够呛。
最后姜山不干了,反倒教育起老妈来。
你这一点规划没有,咱们今天主要买些晚上用的着的东西就行了,好多东西可以明天或者过两天再买,商场又不会关门。
你这完全是累傻小子呢,一天就要把东西置齐吗?
看着旁边累得东倒西歪的潘飞、段萍,老妈总算清醒过来,主要是这买东西有瘾,上头了。
看这也想买,看那也想买,不知不觉地买了好多东西,着急用的东西还没买。
四人找个阴凉地坐下,边休息边计划,哪些东西晚上就要用,先买,不着急的可以过两天再买。
其他没啥,姜山着急的是电风扇还没买,这天这么热,晚上恐怕连觉都睡不好。
听到这,决定四人分工,姜山、潘飞去买风扇,老妈、段萍去买日用品,回去先把住处收拾出来。
总算简单了,没多久,东西就全部买齐。
回到家,再加上老文,几人很快收拾妥当,可算能休息了,三小只一个个躺在堂屋的沙发上,动都不想动了。
晚上在新家开的火,还要敬灶神,这些是老妈最讲究的。
不过对着道教的灶神念阿弥陀佛,您确定他老人家会保佑您?
吃完饭,几人就在堂屋两边的偏房休息,老妈带着段萍一间,旁边是姜山,老文、潘飞在另一边一人一间。
厢房暂时空着,还没想好怎么用。
今天太累,大伙都睡得很早,总算能睡个安稳觉。
一觉醒来,又是个艳阳天。
姜山让老妈先去邮局申请电话,他带着潘飞段萍去买个冰箱回来,天太热,饭菜都不好保存。
老文一早就去陈健公司打卡,跟上班一样,这段时间,他也有的忙了。
姜山想了想,还是去邱瑛家说一声。
以后都是邻居,没事还可以串个门啥的。
看着门外的姜山、潘飞、段萍。
邱瑛笑的有点荡漾,这些小伙伴怎么会出现在自己面前,太神奇了吧。
等姜山告诉她,自家在旁边的胡同买了房子,以后就算邻居的时候,把妹子彻底听傻。
你一个边疆学生,这就在京城买房了,是不是有点不科学,你这后路铺得也太忒远了点吧。
姥姥姥爷看见姜山更高兴,连连招呼他进去坐。
姜山告诉两位老人,今天有事,要去置办新家需要的东西,改天再来玩。
听到邱瑛说这小伙已经在京城买了房,以后就是邻居,两位老人也吃惊不小,咋没看出来这小伙这么能干呢。
对姜山更加热情,已经快把他当成真的孙女婿看了。
姜山赶紧闪,这话可不敢乱接。
告诉二老,今天很忙,改天再来拜访,带着潘飞、段萍一溜烟地跑到公交站。
看着没人追来,才算松了口气,看来京城这榜下捉婿的传统真是要不得。
看他这么狼狈,潘飞、段萍咧嘴直乐,你这纯属自作自受,不来不就没事了嘛。
也是,草率了。
这会姜山也回过神,早知道,等电话装好,打个电话不就得了,至于跑一趟,来体会二老的热情吗?
果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你脸皮的厚度,的确有智者风范,潘飞在一边回他。
你是不是欠揍,在姜山威逼下,潘飞赶紧闭嘴。
三人有说有笑地去商场买冰箱,全是老式的立式冰箱,容量最大的才210升,象那些先进的对开门、三开门看来还没发明出来。
将就用吧,现在就这条件。
商场可以代办送货,交完钱留下地址就可以走了,还挺方便。
姜山又带着两人买了三辆自行车,两辆二八大杠,一辆女式二四,主要照顾段萍的身材。
在京城这个地方,没个交通工具,出门太不方便。
京城可以算是华国自行车普及率最高的城市。
有个民间梗就是说这个的,在京城,可能路上随便一个骑自行车过去的,都是部级高官。
可惜潘飞、段萍还不会骑,三人只能慢慢推着回来,好在院子够大,在家就能练,玩得不亦乐乎。
中午,老文赶回来通知姜山,章导叫他下午去京城电影制片厂开会,说是什么筹备会。
吃过午饭,老妈他们准备睡午觉。
只有姜山苦逼地骑着自行车出门。
不过别说,在这正午阳光下,骑车穿过古朴幽静的小巷,铃声悠悠,还真有点时光交错的感觉。
这一刻,古老与现代交汇,传统与时尚辉映,人仿佛在画里穿行。
按照打听到的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位置,骑了大概四十分钟才到,这地已经快出城了。
门房的老大爷看着一个小年轻骑车要进,问他找谁。
姜山报上章导的名字,说是接到通知来开会的。
老大爷还有点不信,这谁家孩子没事跑这来玩,还编个开会的理由,开会有你一个学生什么事。
两人正在门口掰扯,一辆京牌轿车开了过来,摇下车窗,里面坐的正是席导、章导。
席导给老大爷招呼一声,放姜山进去。
看着骑车远去的身影,老大爷还直摇头,这小子到底是干啥的,也太年轻了点吧。
跟着席导的车骑到一座办公楼下,下车章导就笑姜山,一看你象不务正业的,被看门大爷当成小屁孩了吧。
怪我咯,关键是你选的开会的地方不对。
姜山也跟章导皮几句,边说边走进会议室。
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徐晴也在其中,桌前的牌子上写着副导演三个字。
席导指着一个摆着编剧牌子的位子,让姜山坐过去。
屋子里立马响起嗡嗡声,像是几百只苍蝇突然起飞一样。
大伙都在交头接耳,这小孩是编剧,不会是真的吧,是不是席导家的亲戚。
席导带着章导和另外一个中年人往主席台一坐,用手敲敲话筒,示意大家安静。
接着就由席导开始发言,主要是今天的开会的目的――新电影的筹备会议。
在座的都是来自各方面的人才。
有制片厂自己的制片、摄像、灯光、服装、道具、美工、音乐、剧务等专业人士。
有像章导、徐导这种合作单位的人才。
还有旁边坐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派来坐镇的领导。
另外就来自部队的爆破、军火专家,来自大学的历史、民俗专家,可以说涉及方面的人都到齐了。
这些专家都是有真本事的人,跟后世的“砖家”完全是两个品种。
由此可以看出席导的人脉之深、关系之广。
席导先是宣读关于保密方面的要求,类似于保密协议之类的,随后介绍新片的相关内容。
上来就强调保密,是因为现在华国市面上的盗版有越演越烈之势,必须从源头上把好关。
防止影片内容提前泄露,这是对所有人工作的不尊重。
接着把剧本分发给大家,先进行初步讨论。
同时告诉大家,这个不是最后定稿,还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让大家畅所欲言,多提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姜山作为编剧,自然要听取各方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所以他拿出一只笔,认真地听着各方发言,作好记录。
还别说,还真让他们挑出不少毛病,主要是姜山对这个时空的部队、各地农村的生活习俗有不太了解的地方。
经过这些专家的指正,得以完善,更加贴近真实。
看着有些白发苍苍的老者也在非常认真的看稿,提出建议,不由得让人满怀崇敬之心。
每个人都显得热情高涨,为能提高影片的质量,无私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会场的气氛很是热烈,连席导身边的领导都提出了几点小建议,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讨论,由席导作总结发言。
明确了影片的所需资金、制作规模,参与人员、所需设备、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
念着长长的名单,这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工作人员,主演、群演、部队官兵都还未算在内。
仅此一项,在场的所有人都形成一个共识,这恐怕会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大片,一想到此,每个人都更加地满怀期待。
最后,席导大声地宣布:
新片《芒山下的花环》正式准备投拍!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现场没有记者、媒体,全是参与该项目的工作人员,反而更显得士气高昂。
跟后世的电影搞的开机仪式略有不同,这里没有剧组成员上香等环节,首先宣布的是剧组的成立。
接下来,会由席导、章导负责选角工作,徐导则带着摄影师去外地选景,作为外景地。
制片主任将剧组的人员安排到位,随时可以开拍。
散会时,天都黑了,也没人提晚饭的事,都很自觉地散了。
章导叫住姜山,告诉他,席导安排,选角的时候,让他也一起参加进来。
这是我能负责的事吗?姜山问章导。
章导回答他,作为一名编剧,剧中的每个形象应该在他脑海中都有个大概印象,他怎么能不参与。
而且跟着从选角开始,等于把整个影片制作过程都过一遍,这对他以后,万一要从事影视工作,绝对有大大地好处。
听见章导这么说,姜山也只能答应下来,没事,不就是多学东西嘛,我最喜欢学习了。
为啥这话说得自个都有点不信呢。
章导递给他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地址,告诉他,从明儿起,他就到这个地址上班了,因为那里是影片的筹备办公室。
听到上班这个词,姜山下意识地问章导,这上班有工资没?
把章导气的不好,你个小财迷,干啥都惦记钱。
没好气地告诉他,工资没有,不过有补助,每天五十块,应该够他挥霍的。
这么算下来,一个月能有一千五,不算低了。
我一个学生,这算不算挣外快,我还没正式参加工作呢,都比我妈工资高了!
边骑车边矫情,脚下蹬得飞快。
回到家,还好老妈留了饭,要不说在家好捏,反正饿不着。
洗漱完回到自己房间,姜山拿出包里的剧本。
里面已经密密麻麻地写满今天大家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有些不够写的地方,还作了加页。
今晚,姜山就要把这些东西整理出来,融入到原剧本中去,这工作量,不亚于重写一遍。
没说的,开动吧!
所以年轻就是好,熬夜啥的那都不叫事,弄到晚上快三点,总算把稿子改完,往床上一倒,立马睡得象死狗。
早晨按时醒来,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向老妈和老文作个汇报,让他们心里有数。
潘飞和段萍只好放羊了,让他俩没事就去找邱瑛玩,反正她也算地主,对京城熟,可以到处转转。
等他忙完这段,再带他俩出去玩。
大家都没意见,让他正事要紧。
只有老妈提了个问题,她这次过来,主要是帮着办手续,现在都弄好了,过两天她就得赶回去,店里的事也不少,这房子咋办。
姜山想了下,出个主意。
干脆请个保姆,平时帮着做下家务,等他们回疆省了,还能帮着看房子。
这房子空着也容易坏,有个人照应能好点。
听到着,老妈本来不想花这个冤枉钱,想想也只能同意了,不然大伙都回疆省了,这里空着也不是办法。
说到这,姜山还给老文安排了个活。
老书局的房子已经买下来了,那边让胖三找了个装修队,过两天就要进场装修。
到时,还得拜托老文多盯着点,那块地方,姜山是这么规划的。
第一个院,修个三层小楼,既能住人又能作为办公地点,如果陈健他们愿意用,就让他们用,完了收点租金就行。
如果他们不愿意用,那就留着姜山自己用,平时找个人打扫下卫生,简单维护一下。
第二三两个院打通,先作绿化,暂不住人,弄个类似小公园的地方,留好地基,等姜山大学毕业,再作打算。
为了这事,姜山又给了胖三二千块钱,让他帮忙张罗。
把胖三高兴得不行,这才几天就五千块进账,虽说平时收入也不少,但跟这没法比,跟着小伙干就是爽。
老文答应下来,笑着说自已名义上是姜山的师傅,其实就是他的保姆,啥事都要推到自己身上。
姜山回了句,那是,要不然凭啥你是我师傅呢!
大伙都笑起来,这两师徒太有意思了,只有老妈抱怨几句,提醒姜山要尊师重道。
说笑完毕,姜山推出座驾,还得赶着去上班。
说好的,我快乐的学生生涯呢?我期盼的暑假就变成上班了,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