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所谓四十不惑,我给了自己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自我剖析。
最要命的一点:缺爱
内心缺爱的人会有这6种表现
缺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了,而我们在追求物质所带来的满足感时,往往会忽略了在精神层面内心的需求。产生这样的心理,大部分是成长的环境有关,在部分家庭环境中,上一辈的相处方式对我们的关注度不足,也很容易就导致缺爱的心理出现。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日常的生活中,一般有以下这6种表现的人,内心都是比较缺爱的。
(1)他人对自己好一分,自己能回报十分
因为内心缺爱,所以更加珍惜。长期缺爱的人,他们心里就像缺水的幼苗,一旦有了水源,就会紧紧地抓住不放手。
他们内心压抑了很长的时间,非常希望有个人可以理解他们,走进他们内心。因此, 只要有人对她们稍稍好一些,便可以和对方掏心掏肺了。或许他们会不善表达,但她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对对方好。
(2)以好坏来衡量交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交友标准,有的是以共同爱好,有的是利益,有的是理想。但对于缺爱的人来说,他们交友只有一个标准“你要对我好”。
长期处于缺爱的人,通常会因为单纯的“他对我好”便和对方交朋友。甚至会把这种作为择偶标准。
(3)强烈的控制欲和囤积欲
因为缺爱,所以内心充满了惶恐和不安,这种心理会慢慢的演化成一种强烈的控制欲。他们总是希望能够掌控身边的人和感情,把对方拴在身边,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会有一种安全感。自己好像在用一些“感情上作”的方式“测试”对方,测试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
然而,因为过多的拘束,这种控制欲往往会导致感情的破裂,让他们再次受到伤害,受伤越多,控制欲越强,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4)过度地迎合或取悦别人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缺爱的人往往会表现出过度迎合或取悦别人的现象。他们总是会小心翼翼的说话做事,害怕哪些地方冒犯别人。内心特别敏感,喜欢观察他人的表情来猜测他们的内心,不敢与他人发生冲突等。甚至是常常在感情中,对自己产生怀疑,对对方产生怀疑,担心自己会有哪些不好的印象,对方就会离开我们了。
缺爱的人一般心理上会比较脆弱,很容易就将情感寄托在他人身上,所以也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5)情绪容易受影响
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心情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影响。别人的一个眼神,就能让你内心汹涌。
其实原因是比较明显的,由于心理素质差一些,情绪也比较难调节,缺爱的人往往也没法爱自己,所以才会有这种情况。
(6)想象力“丰富”
缺爱的人往往容易思虑过度,因为她们的心中是不完整的,该有爱的部分没有了,其他的思绪就占领了这个区域。心理自然会和别人有些不一样。
一般,他们内心戏很多,别人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让她们胡思乱想、浮想联翩。所以他们会比一般人较为敏感。
缺爱基本上都会和自卑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自卑,不认可自己,无法自我挖掘生活的意义,难以依靠自身来获取幸福感,从而把希望寄托于其他人身上,试图通过他人的爱和认可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证明自我的价值。产生这样的心理主要是成长的周边环境有关,大多数都是由于幼年时期得不到爱导致的。这种情况不会自然缓解,而是有可能相伴一生。想要解决这种心理问题,还是要从问题发生的源头入手,直面自己内心,找到自身优点价值所在,消除最初的恐惧,才能避免缺爱的人生。
缺爱的人该如何自救?
先讲我两个朋友的故事吧。
朋友A从小生活在一个氛围轻松和谐的家庭,家庭条件小康,父母关系亲密,对她也是万般宠爱,给了她能给的最好。
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A的性格特别好,活泼开朗,总是很容易就能跟身边的人成为朋友,感情也是一帆风顺,经常充当身边朋友的情感导师。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她因为感情的事伤春悲秋,她最常说的话就是:“没有人比我爸妈更爱我,我爸妈生下我把我养这么大,不是为了让我为了别人难过的。”
她很清楚自己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另一半,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从不在不对的人身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她和男朋友在大学认识以后,就一直恋爱到大学毕业,直接结婚生子,现在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无比幸福。
另一个朋友,称她B。
B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父母离婚后,就跟着父亲生活。
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觉得这女生有点内敛,但性格还算不错,几乎从来没有见她发过脾气。
后来听说她谈了恋爱,一开始还特别为她高兴,没想到一个月以后,就听到了她分手的消息,跟共同朋友提起,才知道了她那段感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她长得好看,追她的男生也挺多,但最后她选择了一个条件并不是最好的,原因可能在大多数人听来都很奇葩,只是因为那个男生给她做了一顿饭。
她当时感动坏了,很快就和那个男生确定了关系,后来又在对方的软磨硬泡下上了床,发生关系后不到一个月,男生就提出了分手。
很显然,这是一个渣男骗炮的故事,但这个渣男的手段并不是很高明,一般的女生根本不会被这点小伎俩骗到,但她偏偏这么容易上了当。
她跟朋友说,从小到大,爸爸总是很忙,有时候一整天都见不到人,她几乎从来没有吃过家里的一顿热饭,所以那个男生给她做饭的时候,她的心一下就被触动到了,所以答应了跟那个男生在一起,甚至为了让对方不离开她,甘愿献出自己的身体。
这就是典型的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和缺爱的孩子长大后的区别。
一、为什么会缺爱?
所谓缺爱,一般都是指小时候缺少父母的爱,孩子的情感是非常的敏感的,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如果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孩子很容易因为缺少安全感而郁郁寡欢。
小时候想父母多关心自己一点,就会努力装得很懂事,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长大以后因为从小没有得到自己的爱,会变得特别自卑,没有安全感,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觉得身边的人都会因为自己不够好而离开自己,所以要么就努力讨好以求别人留在自己身边,要么就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害怕失去就干脆不去拥有。
二、缺爱的人有哪些特征表现?
我的朋友B是缺爱人群中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因为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所以别人稍微对自己有一点点好都觉得感恩戴德,觉得是上天的恩赐,格外珍惜。
懂得珍惜是好事,但太过珍惜就是坏事,别人付出一分,她就恨不得付出100分,甚至因为害怕对方离开,而无底线地妥协让步,用讨好的方式让对方留在自己身边。我本人就属于讨好型人格。
还有另一种就是“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要比讨好型人格好一点,讨好型人格是不断付出,宁愿伤害自己,而回避型人格是因为害怕受伤害而缩在自己的壳里,用回避抗拒的方式保护自己。
回避型人格的典型表现就是对大部分事情都采取回避的态度,像一只受惊的刺猬,稍微嗅出一点伤害,就竖起全身的刺,把所有人都拒之千里,因为害怕结局,所以干脆不去开始。
三、缺爱的人如何自救?
1. 正视自己缺爱这件事
正视自己缺爱,不是让大家都缺得理直气壮,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用一句“我缺爱”来解决,而是要知道:
第一,缺爱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小时候父母没有给你足够的爱和关心,不是他们真的不爱你,更不是你自己不值得被爱,而是有很多外界因素,比如父母只是不善于表达,比如父母只是想多赚钱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爱你,只是你没有感觉到,你永远是父母心里的宝贝,你很好,你值得被爱。
第二,别人并不欠你的。
很多人童年的时候缺爱,长大了就习惯性从别人的身上索取爱,甚至自己都完全没有意识到。
比如缺爱的人很容易对人产生依赖,一旦别人对自己好,就希望对方一直对自己好,要是对方哪一天做得没有那么好了,缺爱的一方就很容易产生抵抗情绪,觉得无比失落难过,甚至会因爱生恨。
但你要知道,你的一切反应一切情绪并不是因为对方该对你好,而是因为你本身缺爱,你需要对方这么做,你要做的不是继续不停地索取,而是控制自己的需求。
2. 落差体验
其实大部分缺爱的人不是真的缺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能力。
上一点也说了,很少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用了自己的方式,但孩子接受不了,感受不到。
所谓落差体验,就是用感受落差的方式,来发现身边人对自己的爱。
有的人在家的时候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跟父母关系甚远,但出了家门以后,体验了更多的人情冷暖,才逐渐反应过来,原来父母才是最爱的自己的人。
在觉得没有人爱自己的时候,也可以多看看世界上灾难区的新闻,多了解山区孩子的生活,并不是为了看别人的笑话,去找比自己更惨的人,而是用这种方式唤醒自己身体内感受美好的技能。
世界上还有很多战乱国家,多少人流离失所,连活下去都是奢侈,但还是有全世界的人在关心着他们,为他们祈福;
山区的孩子从小就要担起生活的重担,吃饭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看书学习,但他们的父母不爱他们吗?还有很多陌生人为他们捐物资建学校,没有人爱他们吗?
见到过地狱,才会明白天堂有多美好,看到在水深火热依旧努力生活的人,你才会知道自己身处一个到处都是爱的环境。
3. 降低对其他人和事的期待,专注于自己
一般缺爱的人,不管是讨好型人格还是回避型人格,都是在乎别人的看法多于在乎自己本身。
一个是用拼命讨好的方式获得他人的肯定,一个是用封闭自己的方式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不好,说到底,都是没有正视自己,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人是完美的,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缺点,但只要是人,也一定会有闪光点。
与其时时刻刻猜测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自己。
找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如果自己找不到,就去问身边的朋友,他们绝对能说出很多,不要觉得他们是在哄你开心,一旦有这个心态,就永远不可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其次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缺点不是用来让你自卑的,是让你改变的,消极的人觉得自己不好就怨天尤人自甘堕落,积极的人觉得自己不好就努力让自己变好,你要做积极的那个人。
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让你从旁人的眼光里跳出来,真正意义上做到专注自己,好的地方继续保持,坏的地方努力改善,慢慢的你就会爱上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并且从审视自己提升自己中获得乐趣。
我们缺的爱,不能奢求别人来弥补,但可以做到自己给自己,当你开始专注自己爱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也会来爱你。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主人公松子觉得父母一直只爱自己的妹妹,不爱自己,最后悲惨收尾,她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不管电影里的松子最后有没有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却是清清楚楚感受到的,父母没有不爱她,只是因为妹妹身体不好,多给了一点关心,甚至妹妹也因为她的离开而郁郁寡欢一生。
生而为人,没有一个人是不被爱着的,更没有一个人是不值得被爱的。
你很好,很优秀,很值得,很多人都在偷偷爱着你,但你也要学会爱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