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快穿:没想到吧,配角也重生了
  4. 第15章 开国女帝vs体弱军师15
设置

第15章 开国女帝vs体弱军师15(1 / 1)


历昊焱的反应其实并不在陆安昭的预料之中的!她以为她这个檄文一发历昊焱怎么都要与她掰掰手腕的。她都做好了带着连年征战有些疲惫的陆家军再打一场风准备。

没想到晋国的反应如此风轻云淡!就是口头谴责了一下。私底下居然还派人来说如果她愿意归降,历昊焱也会好好查查陆家被害之事。

谴责这事儿这在陆安昭看来,就像无事发生一样。骂就骂,她本就是造反了。骂她她又不少吃一块肉!

对于归降,陆安昭只回了一个字,滚!

但是凌萧策为此生气的样子倒是让她觉得异常暖心。

不过历昊焱就这样处理事情的方式对刚刚建立的东国当然很好了,给了陆家军,给了新建立的东国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要不是陆安昭了解历昊焱都想夸他真是个君子呢!这是要等双方都准备好了才动手么?

东国初建,领土还多是接受敌国的。要稳定下来还需要的一点儿时间。

不过幸好有凌丞相带过来的一批老臣们。都是处理内政的能手。不过几个月,整个东国就运转了起来。

现在东国最缺的还是人,整个东国境内在遭遇了几场大战过后,百姓是死的死逃的逃,现在毫不夸张的说经过几次扩张的陆家军可能都比东国的百姓多。

陆安昭鼓励边芜荆三城的百姓迁往原先北国的领地。陆安昭利用北国国库的金银财宝给予一定补贴。这里有些地方不管是环境还是气候可都比边境三城好的多。边境的百姓也愿意响应陆安昭的号召,往东国中央地界迁移。

但是边境三城也就那么些百姓,就算全都分散出去,人也不够的。陆安昭也鼓励生育,家里生小孩多的,东国甚至还会给予补贴。但是就算所有人都铆足了劲儿生,看到成效也是几十年后了。东国等不得这么久。

陆安昭是马背上面打天下的女皇,没有那么多的束缚。自己的国家人口不多,旁边那些国家不都是人嘛。别说那是其他国家的人,周围这几个国家往上数几百年都是一个祖宗。不过是后面因为各种原因分裂开来了罢了。

明目张胆的抢人陆安昭自然是做不到的。但是暗戳戳的宣传一下东国对百姓的优待还是可以的。这可谁都挑不出来错的。是他们觉得我东国好,愿意过来,我可什么都没做。

陆安昭安排人暗搓搓的在周边几个国家边境渲染东国初立那些利国利民的政策。

首先就是东国刚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君主的更换,大战过后地广人稀。原来北国出去的人愿意回来,可以到当地的府衙更换东国的户籍,原本其名下的土地房屋依然归还记录到此人名下。北国境内原北国百姓也是如此。只是需要更换东国户籍就行。

没有人认领土地房屋,户部登记过后交回国有。后续由东国统一安排。

如果没有户籍资料的流民也可以到府衙登记,获得东国户籍。由东国审查过后统一安排地界。有银钱的可以低价购买此地土地,安家落户。没有银钱的可以以工抵债,或者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荒地登记过后也归个人所有。外国之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政策一出,东国吸引了不少流民前来安家落户。很多从北国逃出去的人,看到新任女帝是个仁慈善良,以民为本的君主也慢慢回来了。毕竟人走了,房屋和土地都在家乡呢。就是旁边那些国家有些贫穷不如意的人也悄悄离开了母国,来到东国安家!

陆家军的名声他们都听过,有这样的军队在,很安全!

东国这些日子最忙的就是户部了,后来人手不够基本所有官员都帮着户部做些事儿!就是陆家军都调遣了不少出去,到东国的各个地方发挥作用!国家初建,官员本就不多,相互帮助才是正理。

每个国家刚建立的时候往往就是这个国家领导阶层们最团结的时候。因为此时的所有人都有一样的希望与愿望!

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每一个人虽然都很累,但是心里是开心的!看到一个国家在大家的努力下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真的太让人满足了。

东国的大臣们对未来都充满了干劲儿和希望!

陆安昭看到大家的样子自然是开心的。下面的人执行力高,能力强,品德还高尚。有这样的下属们,陆安昭做梦都要笑醒。

她终于有时间和自己的小公子腻歪腻歪了。

东国立国的时候,大家商议先将大本营立在了楼城。这里地理位置好,又是最先打下来的地方,建设的很好。而且大家都知道陆安昭与历昊焱未来必有一战。所以选楼城就很不错。

凌萧策和陆安昭以及东国的大臣们基本都聚集在这儿。当然啦,分派到地方的官员除外。

这几日事情商议的差不多,凌萧策和陆安昭也没其他事情做两人基本一有空就腻歪在一起。就是凌父都酸了凌萧策好几次。

他这个儿子就像专门给陆安昭养的一样!哼,不孝子!一有时间就黏着陆安昭,一点儿也想不起他这个父亲!

哼,不想了!越想越气,户部的事情太多了。他还要去做事儿呢!

凌萧策和陆安昭当然不知道凌父的想法,这会儿正亲亲热热的一起用午膳呢。

奔波了这么久,他们好久没有单独一起待过了。

凌萧策有点儿想念陆安昭,陆安昭也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