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考生们都进场后,天色已经大亮了。
王县令走了进来,扫视了一遍考场里面的考生。
“开考!”
“把试题都抄好再作答!”
话音一落,就见一个官差举着写好考题的模板,在考生之间走来走去。
这第一道四书义题目,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说的是由亲爱自己的亲人推及到爱惜民众, 由爱惜民众推及到博爱万物。
想来县令是由己度人才出此题目。
杨诚略作思考之后,便从破题开始。
在草稿纸上飞快的打着草稿。
四书义草稿打完之后,接下来便是五经义。
中午,又有送水送饭的官差进来,一众考生也能买些热水热食,暖暖身子。
杨诚就着碗里的热水吃了一些苏锦儿给带的饼子。
吃饱之后,继续看着草稿纸上的东西。
反复修改了许多次,才开始誊录到纸上。
誊录完毕之后,又反复确认几次,才收起卷子来到上首的王县令面前。
王县令看了一眼眼前这个年轻人,有些印象,想起初见杨诚便是凭着那过人的口才,让人佩服。
而后又听闻这人在灯谜大会上的绝对,心中甚为欢喜,自己治下有如此能人。
日后自己的政绩上也会因为这人添上浓墨重彩的几笔吧。
不动声色的接过答卷,扫了一眼,又往下看了看,才抬起头对杨诚说道。
“去吧。”
龙门前,已经有几个提前交卷的考生在候着了。
杨诚过去之后,出场的人数刚好凑够,官差便放行,让这些学子离场。
出来之后。
外面候着的一些人便小声议论的起来。
“快看,有人出来了!”
“这么快吗?”
“那不是杨诚吗?”
“兄台,你说的可是灯谜大会上那个赢了头彩的杨诚?”
“对啊,就是他。”
......
杨诚扫了一眼四周,长舒一口气,心中有些前世高考完毕之后的那种心情。
忽然听见有人喊他,寻着声音望去。
见是杨有才和杨文浩两人。
杨有才把准备好的衣服递过去说道。
“赶紧穿上,这天太冷了。”
“我去你家的时候,锦儿说你已经走了。”
“我紧赶慢赶还是没追上。”
“这考试的时辰也不通知我。”
“送你进城也好啊。”
杨诚把衣服披在身上,笑着说道。
“就是怕大伯操心,所以才没告诉您。”
“些许小事,侄儿自己就办妥了。”
杨文浩赶紧把牛车牵过来,一行人上了车,便朝着小池村回去了。
到家后,苏锦儿连忙张罗起了晚饭,想着杨诚只是吃了些饼子,肯定饿坏了。
晚饭后,在床上。
苏锦儿乖巧的给杨诚揉着额头,小手在两侧轻轻的按着。
杨诚感觉这一天的劳累都被驱散了,感觉不再头晕脑胀之后,便让苏锦儿去吹了灯。
小姑娘摸黑爬上床。
刚爬上床,就被一双大手给提溜到怀里。
小姑娘伏在夫君的胸膛上,双眼微闭。
“睡吧,明日去城里看第一场的成绩。”
县试考三场,每场考一日,中间间隔两日。
第二日,杨诚带着苏锦儿进了城。
来到县衙门前,已经挤满了前来看榜的考生。
杨诚护着小姑娘挤进去,看着榜单上的名字。
第一场取中者一共五十人。
名单排成两个同心圆。
中间最上面两个字着实显眼。
“甲三。”
“我取中了!我取中了!”
旁边一个学子兴奋地喊着。
忽然杨诚背后一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看去,正是徐有顺。
他也挤了进来,笑着看着杨诚。
“杨兄,成绩如何?”
杨诚指了指中间最上首的那两个字,说道。
“应该是取中了。”
徐有顺连连恭喜,而后又找起了自己的座位号,片刻后,大声喊道。
“杨诚,我也取中了!”
喊完之后,忽然瞧见了杨诚身前的苏锦儿,连忙施礼道。
“小嫂嫂也来了。”
苏锦儿这次倒没有多紧张,微微还礼。
她看不懂这榜单,但是听到杨诚说自己取中了,心中欢喜的不得了。
来的时候,还紧张的不行,直到听到这句话,才轻吁了一口气。
想着回去之后,要给夫君好好补补。
看完成绩之后,还要继续准备下一场的考试,便与徐有顺告辞。
两人回到家,杨诚便继续埋头苦读了起来。
村子里的人这几日从杨诚家路过都脚步轻轻的,生怕打扰了这位文曲星君老爷。
两日过的很快,第二场考试的日子也来临了。
依旧和第一场的规矩一样。
不过今日杨有才带着杨文浩来送杨诚进城。
路上杨诚披着文浩带来的外衣,身子暖呼呼的。
杨诚看了一眼前面赶车的杨有才的背影,有些佝偻了,想来这几日也操心不少。
杨文浩凑到杨诚身边小声说道。
“我爹娘这几日可是一个好觉都没睡过,心里惦记着你。”
杨诚听着这话,有些心疼,也有些无奈。
如今他能做的,只能是努力一些,考出一个好成绩回报大家。
这次检查到了杨诚这里,却简单了许多,他并不像其他学子那般模样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跟名次有关系。
进场之后,连位置都变了,前十名的学子坐在文庙里,暖和了不少。
还有免费的热茶可以喝。
只不过,他们离着王县令的距离更近了。
王县令一脸严肃的看着眼前的考生们。
“这第二场,本官亲自监考。”
“任何人不许作弊,也不要因为上一场的名次而沾沾自喜。”
众人闻言都低着头,聆听受训。
眼看差不多了,王县令便拿出早上刚拟好的题目。
这一场考的是判和论。
判,则是大明律和历史上的案例。
而论,则是史论。
这比第一场的经义文要简单许多,只要读的书够多,能记住,然后再把记忆里的那些史料。
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便可。
杨诚凭着超强的记忆,应付这第二场自然是手到擒来。
考完后,随着放榜,挂在中间上首的那两个字一直没变。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
题目是救灾。
明朝,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
朝廷的赈灾一直没停过。
杨诚想到现代的一些赈灾手段和两宋时期的一些杰出的赈灾官员。
结合和他们的事迹,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紧跟实务的策论。
考完之后。
杨诚便跟着杨有才回家了。
路上杨有才嘱咐杨文浩不要问杨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