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再造汉明
  4. 第714章 挺进印度洋之坎底
设置

第714章 挺进印度洋之坎底(1 / 1)


武奋扬、饶希之、龙玉离开八莫,坐船继续北上,通过了甘高山的峡谷(为伊洛瓦底江的第三个峡谷)后,又航行了约240里,来到了密支那。

尽管孟养已被缅甸占领了近40年,但密支那还被大明控制着,属于南甸宣抚司管辖。龙玉的1000名战士和沫天波派来的2000名士兵已在这里集结了。

居住在密支那的主要是景颇族人、傣族人,也有缅族人,但“密支那”并不来自景颇语、傣语,而是来自于缅族语,意为“大江边”的意思。

伊洛瓦底江在密支那形成了长约6公里、宽约5公里的呈“Ω”形大河曲。饶希之指着在岸边淘金的人说道:“还真被你们刘总说中了,这里确实有人淘金。”

饶希之说道:“这个河曲的南岸、江心洲及江底有大量的砂金,我们就在这里开采砂金矿。”

“这里的江水在丰水期有3丈深,枯水期的水深也有1丈,怎么开采江底的砂金矿?”

“用采金船。”

“我们可没有采金船。”

“你们沫府就开采江南岸的砂金矿,江底的砂金矿由我们来开采。”

“你们给我们提供那些技术?”

“我们刘总说了,这里的砂金矿中,粗粒金、细粒金、微细金各占三分之一,而且砂金矿中还含有大量铁矿砂,如用普通的淘金盆来淘金,因铁砂的比重也很大,淘洗出的砂金中会混有大量铁,影响砂金的回收;如用溜槽法来淘金,很难回收微细金。所以我们给你们提供了磁选机、跳汰机、氰化物,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回收砂金。”

饶希之听后心想,选出来的铁砂还能用于炼铁,这不是一举二得的事吗,于是说道:“太好了。”

“不过,你们使用氰化物时必须接受我们的监管。”

“为啥?”

“氰化物可以提取微细金,但它是剧毒品,弄不好不仅会死人,还会严重污染环境。”

“我们一定接受你们的监管。”

武奋扬又问龙玉:“派人去孟养、孟拱河谷侦查了嘛?”

从密支那经枯门岭与甘高山之间的谷地,可以到达西部的孟拱(今Mogaung,也称莫冈)。到了孟拱后,如溯孟拱河的支流南英河而上160里便能到孟养(今Mohnvin,也称莫宁)。到了孟拱后,如沿着长220里的孟拱河谷而上,再经坚布山山口可以进入虎坑谷地(今胡康谷地),便能到达新平洋。今后云南的部队要夺回孟养,龙玉的特种兵去新平洋,必须对孟养、孟拱河谷进行侦查。

龙玉说道:“神护关的驻军已派人去了孟养,我的人也已去了孟拱河谷。”

“好,相信总部很快会给你们下命令的。现在我们去坎底。”

饶希之就派人留在了密支那,开采伊洛瓦底江南岸的砂金矿。

武奋扬、饶希之、龙玉离开密支那,朝坎底进发。由于伊洛瓦底江在密支那北的河道里有很多沙洲、礁石,船舶已没法通行,好在几百年来,傣族人、景颇族人在伊洛瓦底江、迈立开江河谷开辟出了马道。大家骑马沿着河谷上行,上行70多里后,来到了圭道(今称Myit Sone,密松)。圭道为迈立开江、独龙江(缅甸称恩梅开江)的交汇处,是伊洛瓦底江北部的起点。

武奋扬告诉饶希之,在圭道也有砂金矿。

饶希之问道:“这里究竟有多少砂金矿?”

武奋扬说道:“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有很多砂金矿,不仅在瑞古、八莫、密支那、圭道有丰富的砂金矿,伊洛瓦底江源头的迈立开江、独龙江也有丰富的砂金矿。”

“这么多砂金矿,我们也来不及开采呀。”

“谁让你全部开采的?即使你要全面开采,我们也来不及啊勘察呀。”

“也是。”

于是,大家离开圭道(今称密松),沿着伊洛瓦底江继续北上。

后来,大华公司运来采金船后,不仅开采伊洛瓦底江密支那段的砂金矿,也开采圭道的砂金矿。

在后世的1903年,英国人开始在密支那使用采金船采金,到1918年共采金56624盎司(约1.76吨)黄金,到二战爆发前共采金275027盎司(约8.55吨)黄金。至今还有人在密支那使用古老的方法淘金。在二十世纪初在伊洛瓦底江圭道(今称密松)段也发现了砂金矿,开采了100多年后,至今还有好几个砂金矿。

圭道以上段伊洛瓦底江,大明仍称为“大金沙江”,缅人称为“迈立开江”,可以局部通航。“迈立开江”主要有2个源头,分别是狄满江(今缅甸称Thazalol江,景颇人称南迪散河)、木里江(今缅甸称Meuh Lol江,傣族人称马利万河)。

迈立开江的东部就是江心坡,属于里麻司管辖,西边就是枯门岭(即野人山),为孟养司管辖。武奋扬、饶希之、龙玉进入迈立开江河谷后,四周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不断传来瀑布的潺潺流水声,也经常传出虎豹的吼叫声。河谷里一会儿晴,一会儿下雨,大家走着走着,觉得很闷热、潮湿。

途中,龙玉一边用指南针判别着方向,一边不断提醒着小心地上、树上的毒虫、毒蚂蚁、毒蛇。饶希之用手不断驱赶着眼前成群成群飞过的蚊子,心想大华公司生产的“花露水”真好,涂上后竟然不会被蚊子叮咬。

大家进入河谷后,很少看到土著人的部落。即使偶尔看到土著人,他们见有几千陌生人来后,也躲得远远的。生活在江心坡的土著主要是傣族人、景颇族人、傈僳族人。幸亏龙玉的队伍中有傣族人、景颇族人、彝族人(傈傈族人的语言与彝族人语言相通),经他们与土著人交流、打听,才知道寨子的名字。

在迈立开江河谷走了约500里后,大家终于来到了里麻司北部的坎底(今克钦邦葡萄县)。里麻土司刀思明已在那里等候大家了。

坎底在唐代称为“广荡城”,是南诏国在江心坡地区设置的军事堡垒。13世纪,傣族人来到这里后,在这里发现了砂金矿,于是把它称为“坎底”,意为“伟大的黄金地”。坎底是由木里江及其支流围成的盆地,土地肥沃,傣族人在这里以种植水稻为生。

在后世,英国人占领缅甸后,于1926年占领了江心坡,并在葡萄县城建了赫茨堡(Fort Hertz)堡垒。英国人占领江心坡后,在“坎底”种植了大量葡萄,因此将“坎底”改名为“葡萄”。但当时的中国政府一直没有承认英国对“葡萄”的占领,二战中,英国人以切断国际运输线为要挟,逼迫国民政府将“葡萄”割让给缅甸,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缅划界时,“葡萄”正式划归缅甸。

里麻司原属孟养司辖地,永乐二年(1404年),孟养土司刀木旦叛乱时,居于峨昌的招刚(孟养司的一个官名)刀思放不愿随刀木旦叛乱,继续效忠大明。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平定刀木旦叛乱后,因刀思放“拒贼有功”,就析孟养地置里麻长官司,由刀思放任长官。万历年间,缅甸占领孟养司后,密支那以北的几个部落并没有归附缅甸,仍然效忠大明,由里麻司代行管辖。现任里麻司土司刀思明就是刀思放的后人。

刀思明向武奋扬、饶希之、龙玉介绍了坎底的土司后,说道:“据说这里的金矿开采了几百年,你们来这里还能开采到金子吗?”

武奋扬看了看坎底土司,问道:“你们开采的都是木里江边的金矿吧?”

坎底土司说道:“是的,我们一直在江边淘金。”

武奋扬就说道:“其实,木里江及其支流两岸的莽莽丛林下,还有金子。”

“树林地下还有金子?怎么开采?”

“等我们勘察到金矿后,把矿区的树木砍掉,清理表土后,就能开采表土下的金子了。”

“哪得砍多少树呀?”

“这里的树多得不得了,你怕被砍完了?”

“不是,我怕砍下来的树多了,用不掉。”

“怎么会呢。我们在木里江、大金沙江开辟一条流放木头的通道,把木头运到密支那卖钱,你还会担忧砍下来的树用不掉吗?”

“这样好,卖木头能赚钱,淘金子又能赚钱,这下我们不会受穷了。”

“今后我们再修通从坎底到密支那的道路,不仅出行方便了,货物流通也方便了。”

“等你们修通道路后,我要去昆明玩玩。”

“到时,别说是去昆明,你想去南京、北京也很方便。”

刀思明对坎底土司说道:“先别说去昆明、南京、北京的事,你要想办法养活来这里的人。”

坎底土司说道:“这里的耕地很多,我们平时都是轮耕的,有很多闲置的耕地,养活他们几千人没问题。”

“好。”然后,刀思明指着远处,对龙玉说道:“龙队长,潘哨山口就在那个位置。”

坎底土司说道:“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从那个山口去了阿萨姆平原。龙队长,你也要去阿萨姆平原?”

龙玉说道:“是的,我们要去几千人呢。”

“你们要去和阿萨姆王国打仗?”

“如果他们不愿服从我们,我们只得和他们打仗。”

几天后,刀思明离开了坎底。

大华公司勘察人员来到木里江两岸的丛林中勘察砂金矿。

龙玉率十几个战士来到了潘哨山口。

潘哨山口是八拐山(今缅甸称帕特凯山)上的一个山口,海拔约1136米,比新平洋盆地那边的“南云山口”(海拔2880米)要低很多,是从坎底盆地去往西部阿萨姆平原的唯一山口。木里江的上游经过该山口后,一直向南流90里,再转向东流,进入坎底盆地。潘哨山口的北部是藏地的桑昂曲宗(今察隅县),那里的高山整年覆盖了皑皑白雪。

龙玉率队从潘哨山口翻越八拐山后,向西走了80里后,来到了诺阿底杭河(Noa-Dihang River)上游。

诺阿底杭河发源于那加山脉(即帕特凯山脉),它自源头流出后一直向西北方向流,进入阿萨姆平原后,在萨地亚汇入雅鲁藏布江(藏语也称底杭河、香江),全长约180公里。

龙玉沿着诺阿底杭河向西北方向走着,随着海拔越来越低,气温就越来越热。他们在途中遇到了几个楚蒂亚人的部落。

傣族人进入阿萨姆平原后,与土著人不断融合,成了阿萨姆人。阿萨姆人建立阿萨姆王国后,楚蒂亚人也曾在那加山脉以西、阿萨姆平原东部建立过楚蒂亚王国,都城在马久利(今Majuli)。嘉靖二年(1523年),楚蒂亚王国在与阿萨姆王国的战斗中败北,楚蒂亚国王被阿萨姆军队俘虏,楚蒂亚王国灭亡。

楚蒂亚人看见龙玉来后,以为他们是来自大明的马帮,就从龙玉等人手里换了不少货物。龙玉也在与楚蒂亚人的交谈中,了解着这一带的地形地貌、气候、农作物种植情况。

龙玉沿着诺阿底杭河走了约300里后,终于来到了阿萨姆平原。

阿萨姆平原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那加山脉、西隆高原南,面积约7万多平方公里,是由雅鲁藏布江形成的冲积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主要农作物就是水稻。

龙玉来到了诺阿底杭河的河口萨地亚(Sadiya)踏勘地形。萨地亚的北边就是藏地的白马岗(今墨脱),藏语“白马岗”是“莲花”的意思。白马岗高海拔地区居住着吐蕃人,低海拔地区居住着门巴人、洛巴人,门巴人、洛巴人与印度教化的阿萨姆人不同,他们都信奉藏传佛教。

从萨地亚沿着雅鲁藏布江而上就能到达白马岗,那里有一座吐蕃人的神山,叫南迦巴瓦峰,峰下就是雅鲁藏布江。绕过南迦巴瓦峰就能到达尼池(今林芝),然后经滇藏茶马古道到达拉萨。

龙玉在萨迪也活动了几天,摸清了进入雅鲁藏布江峡谷的路径后,返回了坎底。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