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帆率领一艘舰船前往奥列尼奥克河时,铁血军旗长湛钧梁率领50名战士坐上一艘小船,脱离袁时泰的所率领的主力,来到了泰梅尔半岛东部的哈坦加湾。
哈坦加湾是个呈V字形的大海湾,它的长度约330公里,湾口宽度接近200公里,海湾内有丰富的鱼类资源,也生活着大量海洋动物。
湛钧梁率部进入哈坦加湾岛屿后,发现海湾内有一艘渔船,船上的俄国渔民正在捕捉独角鲸。
独角鲸的“角”其实并不是头上长出的“角”,而是从左上颚长出的“犬齿”,长度可达2-3米,呈螺旋状,因为它长得像“角”,故而把这种鲸鱼称为“独角鲸”。独角鲸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北冰洋,欧洲人将独角鲸的“角”视为权力、财富、身份的象征,在欧洲市场上同等重量的独角鲸的“角”甚至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上十倍,于是欧洲人疯狂地捕杀独角鲸。
在后世,由于俄国人大量捕杀独角鲸,使得独角鲸在俄罗斯北冰洋沿海成了稀有动物。
湛钧梁俘获了这艘俄国渔船后,将俄国渔民打断了腿,扔进了哈坦加湾。随后,来到了海湾口的西屿岛。
西屿岛长约61公里,宽约57公里,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大部为平原。该岛处于北极圈附近,属于苔原带,气候寒冷。
湛钧梁和战士们在岛上搜索了几天,没发现土著涅涅茨人,倒是又发现了2批俄国渔民,他们利用夏天在岛上捕鱼。经对俘获的俄国渔民进行审问,他们说曾有几户涅涅茨人在岛上饲养驯鹿,因为不愿意向他们提供鹿肉,他们就把涅涅茨人杀了。湛钧梁听后,继续用老办法来对付这些俄国渔民,哈坦加湾又多了十几具俄国渔民的尸体。
湛钧梁在地图上将西屿岛重重地打了个“√”,表示铁血军已占领了该岛。
历史上,1908年,俄国旅行家别吉切夫到此旅游,俄国人就将这个岛屿称为大别吉切夫岛。后来发现岛上不仅有17亿吨的煤炭储量(煤质为褐煤、长焰煤),还有盐矿,于是前苏联利用囚犯在该岛开采煤矿、盐矿。
刘云龙自然不会把哈坦加湾口的岛屿称为 “大别吉切夫岛”,而是把它命名为“西屿岛”。
湛钧梁占领西屿岛后,来到了哈坦加河河口,开始清理俄国人在哈坦加河(今Khataga河)建立的营地。
哈坦加河发源于菩托兰山脉的东南坡,由波皮盖河(Popigay)、科图伊河(Kotuy河)和赫塔河(今Kheta河)汇流而成,干流全长约227公里。哈坦加河的北部就是泰梅尔半岛,南部是菩托兰山脉(今Putorana山脉,也称菩托拉纳高原)。
泰梅尔半岛长约1000公里,宽约500公里,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4个江苏省那么大。北部沿海为狭长平原,中部是贝兰加山地(byrranga山),南部又是低地平原。泰梅尔半岛大多属于苔原地带,有丰富的皮毛动物。由于整个半岛处于北极圈附近,因此气候寒冷。
泰梅尔半岛地区的人口极为稀少,土著人是涅涅茨人。涅涅茨人的祖先是中国汉代北方萨彦岭地区的“丁零人”,因此与汉人一样,长着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早年,为了躲避战乱,一批“丁零人”沿着叶尼塞河向北迁徙,来到了泰梅尔半岛地区,主要以饲养驯鹿为生。后来,有一部分涅涅茨人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了东欧平原的北部,这部分涅涅茨人成了今天俄罗斯境内的涅涅茨自治区的主体民族。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俄国人在塔兹河中游与胡多谢伊河交汇处建立了“曼加泽亚城堡”,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俄国人在下通古斯卡河与叶尼塞河交汇处的左岸建立“图鲁汉斯克城堡”,此后俄国人就不断向叶尼塞河下游地区渗透,逐步征服了叶尼塞河下游地区的汉特人、涅涅茨人,向当地的汉特人、涅涅茨人征收皮毛税。由于叶尼塞河下游地区有丰富的皮毛资源,大批的猎人、商人(主要是俄国人)也来到叶尼塞河下游地区,与汉特人、涅涅茨人争夺皮毛,导致叶尼塞河下游地区的皮毛动物大量锐减,即使如此,到了崇祯十七年,叶尼塞河中下游地区还有数千名欧洲猎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以康德拉季·库罗奇金为首哥萨克人来到叶尼塞河下游,进入了泰梅尔半岛,发现了皮亚西纳河(今Pyasina河)。
皮亚西纳河在当地涅涅茨人的语言中是“没有树木的平坦地区”的意思,它自皮亚西纳湖流出后,即向北流去,在接纳了杜德普塔河(dudypta河)、阿加帕河(Agapa河)、杨谷多河(Yangoda河)、塔雷亚河(Tareya河)等支流后,流入喀拉海,河道长约820公里,在每年的五月至九月可以通航。
库罗奇金顺着皮亚西纳河向泰梅尔半岛的东北方向进军,不仅征服了半岛上的涅涅茨人,也发现了半岛上有极为丰富的皮毛动物,如旅鼠、北极狐、野生驯鹿等,后来在皮亚西纳河中游的贝兰加山发现了银矿。库罗奇金随后宣布,泰梅尔半岛属沙皇所有。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俄国人将泰梅尔半岛纳入版图,归“曼加泽亚县”管辖。随后,越来越多的俄国猎人、渔民来到泰梅尔半岛,他们沿着皮亚西纳河、赫塔河、哈坦加河修建了几个过冬营地,还在叶尼塞河、大赫塔河(今Bolshaya Kheta河)的交汇处建了个“乌斯基叶尼塞城”(今叶尼塞河口港),随后在大赫塔河沿岸也建了几个过冬营地。天启六年(1626年),俄国人在皮亚西纳河中游建立了奥尔洛夫镇,以开产银矿。
湛钧梁赶往哈坦加湾时,袁时泰率领6000骑兵、6000步军继续向西航行,不久就进入了“泰梅尔海峡”。“泰梅尔海峡”长约100公里,最窄处约55公里,水深32-210米,海峡的南面是泰梅尔半岛,北边是北地群岛。
北地群岛主要有4个大岛、70多个小岛组成,面积约3.65万平方公里,约有一半的面积覆盖着厚达250多米的冰川,是个无人岛屿。北地群岛气候严寒,冬季的平均气温在零下30℃左右,极端气温在零下70℃,即使在夏季,岛上的平均气温也只有1℃左右。
历史上,1913年俄国水文学家维利基茨基率领探险队考察了北地群岛,俄国人为了纪念维利基茨基的探险行动,将北地群岛与泰梅尔半岛之间的海峡命名为“维利基茨基海峡”。1933年,北地群岛被纳入前苏联版图,前苏联将4个大岛分别命名为“布尔什维克岛”、“十月革命岛”、“共青团员岛”、“少先队员岛”。苏联占领“北地群岛”后,将其作为囚犯的流放地,北地群岛才有了少量居民。
刘云龙可不会使用后世苏联人的地名,在他的地图上,北地群岛与泰梅尔半岛之间的海峡被称为“泰梅尔海峡”,北地群岛的四个大岛分别被命名为“朱元璋岛”、“朱允炆岛”、“朱棣岛”、“朱高炽岛”。至于其余70多个小岛,他也没有命名,规定今后谁先登上这些小岛,就用谁的名字来命名。
袁时泰的舰队在“泰梅尔海峡”中小心翼翼地航行着,因为它比“西伯利亚南海峡”(今拉普捷夫海峡)更危险,不仅海峡的水下漂浮着很多冰山,天黑后海面上还会飘着浓重的雾。水下的冰山可以利用安装的 “导航振荡器”来避开,但海面上有雾后,根本就不能航行,不得不就地抛锚,待第二天出来的太阳将雾消散后,才能继续航行。
舰队驶出泰梅尔海峡后,就进入了喀拉海。尽管喀拉海的雾比“泰梅尔海峡”要好一点,但海面上也漂着很多浮冰。这些浮冰都是开春后从皮亚西纳河、叶尼塞河、塔兹河、普尔河、纳德姆河、鄂毕河等河流里冲下来的,至今还没全部融化。
舰队往西南方向航行了约800公里后,袁时泰率部继续西行,尚宪勇带着几艘舰船、3000名战士进入了叶尼塞湾。
尚宪勇是河南滑县人,当年跟着袁时中起事后,成了“小袁营”中的一名千总。这次作为袁时泰手下的大将,他将率部进入叶尼塞河,负责消灭叶尼塞河流域的俄国人。
叶尼塞湾长约225公里,入口处宽约150公里,水深在6-20米之间,它的东边就是泰梅尔半岛,西边是格达(Gyda)半岛(也称格丹半岛)。
尚宪勇率队进入叶尼塞湾后,发现海湾内的浮冰更多。尽管已是夏天了,但是这些浮冰还是没有全部融化,有些浮冰的厚度在1米以上,长度在几十米以上,舰船如撞上这些浮冰,不是倾覆就是粉身碎骨。舰队在叶尼塞湾内小心地躲避着这些浮冰,突然看见前方有几艘渔船。当地的涅涅茨人并不会造船,能坐船来此捕猎的显然是俄国渔民。
这些俄国渔民看见从湾口进来的机器船,以为是自己国内最新生产的渔船,因此一点都不感到害怕,继续捕猎着海豹、白鲸、独角鲸。
白鲸主要生活于北极地区,进入夏季后,它们会成群结队地向南迁徙,进入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北部沿岸,有时会越过楚科奇海峡,再向南游上几千公里,来到黑龙江河口。
尚宪勇俘获了俄国人的渔船后,将这些俄国渔民打断了双腿,然后扔进了冰冷的叶尼塞湾。不要以为这些俄国渔民是无辜的,他们是叶尼塞河河口一带的恶霸,会经常抢劫涅涅茨人饲养的驯鹿,甚至屠杀涅涅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