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雷马河河口,一个码头正在紧张施工着。这个码头建好后,将被命名为“泗洪港”,用于给航行于北冰洋、科雷马河的船舶提供补给。
在科雷马河的支流济良卡(今Zyryanka,也称孜良卡)河河口上游10公里处,一个露天煤矿(今Zyryanka煤矿)正在开采。这个煤矿开采的煤炭上部为无烟煤,下部为焦煤,这些煤炭不仅可供航行于科雷马河的船舶使用,煤炭运到“泗洪港”后,也能为航行于北冰洋的船舶提供燃料。进入冬季后,这里的煤炭可供留在科雷马河流域过冬的铁血军士兵、矿工取暖。
在泗泾(今中科雷马斯克),当地的雅库特人、鄂温克人正和汉人一起搭建木屋,修筑码头。自科雷马河凌汛过后,铁血军舰船就进入了科雷马河,给留守在泗泾的铁血军士兵送来了大批补给物资,也给当地的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带来了天花疫苗。注射了天花疫苗的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再也没有爆发天花病毒,他们把治疗天花的郎中看作恩人,于是心甘情愿地和汉人一起建设泗泾城。今后,泗泾城将是科雷马河中游的重要港口。
在科雷马河中上游的支流沙马尼哈河、科尔科顿河、苏戈伊河、巴雷格昌河等河流两岸,3万矿工正在铁血军士兵的护卫下淘金。几个月前,这些矿工还是流落到登莱地区、江南地区的难民,他们跟着铁血军来到科雷马河流域后,很快学会了如何淘金,成了地地道道的淘金工。大华公司对这些淘金工实行的也是返还制,淘金工在这个淘金季也可获得30-50两银子的纯收入。
在科雷马河上游的“资溪”(今辛格尔)及科雷马河与巴哈普恰河交汇处的“贵溪”(今乌斯基-斯列德涅坎),二个码头正在紧张施工。“资溪港”是科雷马河上游的起航港,“贵溪港”是“资溪港”、“泗泾港”之间的中转港,“资溪港”、“贵溪港”修筑好后,与科雷马河中游的“泗泾港”、下游的“泗洪港”一起构成了科雷马河的航运体系,使得科雷马河的通航里程达到2000公里。
在阿拉泽亚河(今Azeya河)河口,几百名工人正在施工码头。这个港口已被命名为“东营港”。
阿拉泽亚河位于科雷马河、因迪吉尔卡河之间,发源于阿拉泽亚高原,全长1590公里,流域内有大大小小24000个湖泊,因此解冻后,阿拉泽亚河流域几乎都是沼泽地。阿拉泽亚河河口距科雷马河河口约380公里,在这里修筑码头后,也能为航行于北冰洋的船舶提供补给。
二个月前,当马琪珣率领舰队进入阿拉泽亚河后,在河口发现了一个俄国人的营地。这个营地是崇祯十五年(1642年)由哥萨克人德米特里·泽梁率领的远征队建立的。那年,泽梁带领30名哥萨克远征队从因迪吉尔卡河出发,进入北冰洋后向东航行,发现了阿拉泽亚河。泽梁进入阿拉泽亚河后,一边侦查河道流域情况,一边向居住在河流流域里的楚科奇人、因纽特人、雅库特人强行征收皮毛税。入冬后,泽梁就带着远征队在河口建立了过冬营地。后来,从雅库茨克又来了几十名哥萨克猎人、商人及其家属。
马琪珣用炮火摧毁了哥萨克人在阿拉泽亚河河口的营地后,登陆的铁血军战士占领了这个地方。营地内没被炸死的哥萨克男人,经审讯后无论老少全部被拖到河边枪毙,余下的哥萨克女人全部被集中起来。这些哥萨克女人将成为“东营港”的青楼女子,用于奖赏河口码头工人中无妻室的劳动积极分子。
从俘虏口中得知,有5个哥萨克人离开营地去向当地土著人征收皮毛了。马琪珣考虑到阿拉泽亚河流域面积太大了(近6.5万平方公里),鬼知道这些哥萨克人现在在哪里?不过,这些哥萨克人征收到皮毛后,就会回营地,于是铁血军就留在营地里守株待兔。果然,5天后出去征收皮毛的哥萨克人回来了,等待他们的是铁血军的子弹。
尽管阿拉泽亚高原长300公里,最宽210公里,但由于在刘云龙提供的图纸上,没有标出阿拉泽亚河及阿拉泽亚高原的矿产点,因此马琪珣只派出10名士兵,坐上缴获的平底小船进入阿拉泽亚河测绘地形。
哥萨克人制造的这种用于内河航行的平底小船十分轻便,通常可以坐10-12人,即使河水很浅,也能在河道里航行,遇到连水陆地时,可以拖船前行,以便进入另一条水系。哥萨克人把这种平底船称作“果奇”,他们就是坐着这种船从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进入了叶尼塞河、勒拿河、亚纳河及其各条支流中,征服了无数生活于西伯利亚地区的游牧部落。
马琪珣又在阿拉泽亚河河口留下30名士兵护卫工人修筑码头,自己就率领舰船西进190公里,来到了因迪吉尔卡河河口。
到达因迪吉尔卡河后,马琪珣发现河口有很多河叉,河叉之间大多是沼泽地。船队找了一条最大的河叉进入了河口。进入河口后不远,找到了一个可以建码头的地方,四周长满着各种苔原植物和矮小的灌木。这些灌木有北极柳、黑鱼鳞松、爬地杜鹃、连山酸模、云莓、北极蓝莓。云莓、北极蓝莓广泛分布于北纬52°以北地区,它们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只要吃几颗就能补充一天的维生素。每到秋季,北极地区的印第安人、楚科奇人、因纽特人、尤卡吉尔人、雅库特人、鄂温克人、涅涅茨人就采集这些浆果做成果酱,补充维生素。有些植物已经开花,要不了多久就能长出浆果。灌木丛中还有很多蘑菇,由于不知道这些蘑菇是否有毒,因此没人敢采集这些蘑菇。后来,从当地的尤卡吉尔人那里才知道,这些蘑菇中,只要驯鹿、麋鹿敢吃,人类也可以吃。
尤卡吉尔人主要生活在因迪吉尔卡河流域、阿拉泽亚河流域、科雷马河上游地区,过着渔猎生活,捕捉河里的鱼类,猎杀野生麋鹿、驯鹿,有时也捕捉换羽毛的水禽。尤卡吉尔人除了吃肉类外,也采集浆果、蘑菇来补充维生素。生活在因迪吉尔卡河、阿拉泽亚河流域的尤卡吉尔人被称为北尤卡吉尔人,生活在科雷马河上游的尤卡吉尔人被称为南尤卡吉尔人。北尤卡吉尔人与南尤卡吉尔人之间除了语言不通外,最大的区别是北尤卡吉尔人还处于母系社会,南尤卡吉尔人已进入了父系社会。
马琪珣在这里留下了几百名工人修筑码头,今后这个港口将被命名为“西阳港”。
马琪珣率部继续向上游行驶,发现因迪吉尔卡河三角洲的长度约有130公里,他心想,怪不得来之前杨占文总指挥说因迪吉尔卡河三角洲的面积有5500多平方公里。船队上行600公里后,发现前边有哥萨克人的城堡,马琪珣当即下令开炮。
这个城堡就是刘云龙在地图上标注的“西津”,俄国人称为扎希维尔斯克,位于因迪吉尔卡河与谢连尼雅赫河交汇处。扎希维尔斯克是崇祯十二年(1639年)由伊万诺夫率领的哥萨克远征队建立的。伊万诺夫曾在崇祯十年(1637年)夏天就进入了因迪吉尔卡河,冬天在因迪吉尔卡河与乌扬迪纳河交汇处建立过“乌扬迪纳”过冬营地。1639年他再次率部进入因迪吉尔卡河后,发现二年前建立的“乌扬迪纳”过冬营地已被当地的土著人尤卡吉尔人拆毁了。于是,伊万诺夫就抓了很多尤卡吉尔人在因迪吉尔卡河与谢连尼雅赫河交汇处建立了扎希维尔斯克。
伊万诺夫建立扎希维尔斯克后,在营地里留下了16个哥萨克士兵向尤卡吉尔人征收皮毛,自己回了雅库茨克向戈洛文汇报情况。
几年后,随着不断有哥萨克猎人、商人、匠人及他们的家属来到这里,现在扎希维尔斯克城堡内已有100多个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