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贡心想对呀,这几天有几百万难民涌入江南,让留在江南的难民开凿新河,确实是个好办法,人力、时间都有了,可要在短短两个月内开凿这条长60公里左右的运河,至少需组织40万人,如每日每工以50文计的话,按目前江南地区1000文合1两银子的话,也需要120万两银子,杭州府、嘉兴府有那么多银子吗?于是说道:“只怕杭州府、嘉兴府没那么多钱来开凿这条运河。”
刘云龙说道:“方大人,不能全部由杭州府、嘉兴府来承担开凿运河的费用,大部分应该由朝廷来承担,余下的才由杭州府、嘉兴府来承担。他们府银不足的话,可以让他们向我的钱庄贷款呀。”
“朝廷哪来的钱?”
“方大人,南京户部应该有钱。由于李自成在京城作乱,南方各地的秋赋,绝大部分还留在南京,我给朝廷的280万两银子也没来得及运到北京去。”
方岳贡一听,心想这样的话,南京户部还真不缺钱,如杭州府、嘉兴府府银不足的话,就是不知道借款利息是多少,于是问道:“向你的钱庄贷款?利率是多少?”
“利率的话,要看贷款年限的。官府出面贷款的话,一年期利率按4.5%,二年期利率按4.6%,三年期利率按4.7%,如此类推,不过最高不超过5%。”
“你的利率倒是不高。”
“贷给你们官府的,利率能高吗?我贷给其它客户的话,利率是5%—8%。”
“不过,官府向民间贷款,传出去多难听呀。”
“方大人,官府向民间借钱,很正常的呀。太祖还向沈万三借过钱呢。”
“你说的也对。我来看看合算不合算。”
“方大人,这还用算吗?太湖以南湖州府、杭州府、嘉兴府受洪水影响的耕地至少有1200万亩,其中种植水稻的农田就有400万亩,另有800万亩种植的是棉花、桑树、黄麻、甘蔗、烟草等农作物,就以稻田来说,使用化肥后,正常年份亩产量可达400公斤左右,假如因洪水影响,每亩地少收100公斤的话,损失是多少?”
方岳贡心里匡算着,按江南地区米价每石1两银子计,400万亩稻田如每亩少收100公斤稻谷,就相当于损失了470万两银子;如每亩少收200公斤,将损失940万两银子。要是再算上棉花、桑树、黄麻、甘蔗、烟草等的损失,损失的费用将远远大于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于是,他看了看朱由检,意思是要不要让杭州府、嘉兴府向钱庄贷款,还得由你皇上拿主意。
朱由检心里也早算好了这笔账,见方岳贡在看自己,知道他的意思,于是问刘云龙:“除了开凿那条运河,还需要做什么?”
“有,太湖来水主要是南部的苕溪水系和西部的荆溪水系。苕溪水系进入太湖平原后,一部分直接流入太湖,一部分经杭嘉湖平原的各溇港东排入海。而西部荆溪水系的洪水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宁国府、广德州的山区,为节制荆溪水系进入太湖的洪水量,宋朝的时候就在高淳县胥河驻有银林堰、分水堰、苦李堰、何家堰、余家堰及东坝,可是这么多年来,高淳胥河的五堰及东坝已失修,张国维大人在崇祯十二年出版的《吴中水利全书》中就建议要重修高淳五堰和东坝,可惜一直到今天没能实行。现在既然有这么多难民涌入南方,正好有充足的劳力整修高淳五堰、东坝。”
“你对高淳的五堰、东坝这么熟悉?”
“我看了张大人的书,就自然熟悉了。”
朱由检就问大家:“你们还有谁看过张国维的书?”
除了方岳贡外,其他人都摇摇头,于是朱由检就说道:“你们要向公子殿下学习,多了解一下各地的水利情况。”
范景文说道:“到了南京后,我就去买张国维的书。”
郑瑄说道:“皇上,我身为苏州巡抚,对江南的水利设施还没公子殿下了解得多,我愿接受责罚。”
“现在责罚你们还有用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各大臣忙说道:“皇上圣明,吾等瑾记圣训”
朱由检又问刘云龙:“有办法解决洪泽湖地区的洪水吗?”
“有。”说着,刘云龙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张洪泽湖地区的地图,然后说道:“我国历朝历代对洪泽湖都筑堤防淮,在万历八年(1580年)完成了长67公里多的石堤,但是由于洪泽湖没有入海通道,每当洪水泛滥时,周边农田都会遭淹。要改变这个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淮安府山阳县境内开凿一条洪泽湖入黄海的通道,再辅以黄河入海,可大大减轻里下河地区的洪涝灾害。”
朱由检看了地图后,心想江北各府经济上远不如江南,要在短短二个月内开凿这条长160多公里的入黄海通道,至少需要150万人、500万两银子,即使朝廷承担了绝大部分费用,恐怕淮安府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要是淮安府贷了款,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还清了。朱由检想起孙传庭说过的那句话,“粮食就是命,就是民心”。南京户部的钱还要用于练新军、买装备,支付欠薪,多下来的钱才能用于开凿运河,于是咬了咬牙,对刘云龙说道:“你说的那二条河,开凿费用全部由朝廷向你的钱庄贷款。不过,这二条河的设计还得由你负责。”
刘云龙忙说道:“遵旨。”
“你放心,不会让你白干的,设计费用也由朝廷承担。”说完,朱由检又对方岳贡说道:“你马上通知浙江巡抚黄敏骏、淮扬巡抚路振飞到南京。”
方岳贡说道:“遵旨。”
五月二十日,朱由检来到胥门码头,准备坐船去南京。
在码头,朱由检刚刚想登船,就被刘云龙拉到一边。
朱由检问道:“你有啥神神秘秘的事?”
刘云龙对朱由检说道:“四川方面你有安排了吗?”
“龙文光不是在四川吗?”
“张献忠气势凶猛,万一龙文光撤不出来呢?你还是要早做打算。”
朱由检明白了刘云龙的意思,万一龙文光撤不出来,那只能靠朝廷派到长江南岸的高官来指挥长江以南的官军了,于是问道:“你有好的建议吗?”
“一旦龙文光撤不出来,我建议由秦良玉将军担任四川巡抚。”
“行,到了南京后,我来让大臣们廷议一下。”
“还有,到了南京后,朝廷一定要推行新政,否则再无退路了。”
朱由检看着刘云龙,说道:“你放心,我可不想被赶到海外去。”
朱由检登船后,郑暄、沫天波、郑芝龙、琉球王尚贤、虾夷王濮罗雅都去了南京。
刘云龙刚刚送走崇祯帝,周奎就在码头边拉住了他。
尽管周奎知道女婿对他这个国丈爷意见很大,但他还是率三个儿子周鑑、周铉、周铎及侄儿周铭来为皇上送行。
刘云龙见周奎找自己,忙问道:“国丈爷,有事吗?”
要是在以往,周奎看见刘云龙就喊“小赤佬”,自从被刘云龙救出后,再也不敢轻视刘云龙了,他一脸堆笑地说道:“公子殿下,你看能不能让我几个儿子跟你一起做生意赚点钱。”
“你还要做生意?”
“离开北京时,你不是说我还可以做生意赚钱的吗?现在我已身无分文了。”
“国丈爷,换了别人说身无分文我还信,但你说这句话,谁会信?”
“我在苏州除了房产、地产,还真没多少现钱。”
“有房产、地产还说没钱,也只有你说得出来。哦,对了,这次你损失了多少?”
“还不清楚呢。”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要是李自成没找到我藏钱的地窖,就不会有损失。要是被他找到了地窖,那我至少要损失200万两。”
“李自成在北京都掘地三尺了,你的钱还保得住吗?即使李自成没找到你的钱,多尔衮到了北京,他们占了你的房屋、店铺,稍微搜查一下,就能找到你的地窖。”
“我心里也明白,这200多万两银子肯定是没希望了,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都给皇上呢,说不定还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知道错了,以后要多替朝廷担当点。你侵占了多少官田、私田?”
“天地良心,我家的地都是买来的,可没有豪取强夺。”
“你有良心就行。以后,你种的地要缴田赋,你做的生意要缴工商税。”
“我知道,这不想向你借点钱继续做生意吗。”
“你想去南京继续向官员高价出售你的货物?”
“呵呵,这个生意还是很好做的吗。”
“我可告诉你,你要是再敢借着国丈爷的身份向南京官员高价推销货物的话,我就把你绑起来,送给李自成。”
“那你说我做什么生意?”
“别老想着在国内打官员的主意,有能耐就去海外做生意。”
“去海外做啥生意?”
“做棉布、绸布、服装、生丝、棉花、鞋帽、药品、香料、木材、铜器、锡器、化妆品等,啥都行。”
“我不是没那么多本钱吗。”
“你把家里的地卖了,不就有钱了吗?”
“一亩地才13两银子,我把家里的几百亩地都卖了,也没几个钱呀。你总不能让我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吧?”
“你去山塘街的钱庄贷款不就行了吗?”
“他们的利率高的很,最低利率8%。”
“人家8%的利率你还嫌高?当初你在北京给人家放高利贷时,第一年的利率可是30%,第二年的利率就是40%。知府陈大人来苏州就任时,就是向你借钱的吧?”
“这你也知道?”
“你做的那些事,谁不知道呀。”
“这确实是我不好。现在我遭报应了,你总不能看我家里揭不开锅吧?”
“你家里都敢说揭不开锅?那满大街的乞丐都得跳河自尽了。”
“反正你得帮我。”
“凭啥帮你?”
“按辈分,我和你爷爷是平辈。”然后,周奎指着周鑑、周铉、周铎,又说道:“你可以不管我这个爷爷的死活,但你不能看你几个叔叔都饿死吧?”
“你这是歪理十八条。”
“这怎么是歪理呢?要不,我俩去府衙,让陈大人评评,他们是不是你的叔叔辈?”
刘云龙心想,自己是崇祯帝的义子,论辈分周奎还真是“爷爷”辈,他的几个儿子算是“叔叔”辈,于是说道:“得了,算你有理,行不?”
“既然我有理,你就得帮我。”
“哎,还第一次碰到哭穷的国丈爷。这样吧,你去观前街的华润钱庄,找钱经理贷款个20万两银子做起步资金,年利率按6%,可以了吧?”
“6%太高了。”
“6%都比你当初自己的30%低多了,你还嫌高?这还是看在你是国丈爷的份上给你的优惠。”
“按5%,不能再高了。”
“5%的话,你让钱经理喝西北风呀?6%,不能再低了。”
“我也第一次遇到敢和我讨价还价的掌柜,算我倒霉,那就按6%。”然后周奎问道:“你看去哪里做生意,资金周转最快?”
“去日本。你可以去江户设个铺面。”
“那里我不熟悉呀。”
“不熟悉没关系,你派个人跟我一起去总部,我来给他介绍个朋友。”
“那就让周鑑跟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