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再造汉明
  4. 第325章 会安港
设置

第325章 会安港(1 / 1)


在安南广南国秋盆河河口北岸的会安港(今属越南广南省),曹光德在接待着一批批安南商人。

会安原来是占婆国的商贸重镇,成化七年(1471年)安南人打败占城人后,安南人将整个广南地区纳入了安南版图,会安成了安南在南方的商贸重镇。

中国人很早就来到会安做生意,早前是与占城人做生意,现在是与安南人做生意。在会安城内居住着大量中国人,他们在会安港出售棉布、绸缎、铜器、银器、锡器、陶器、纸张、毛笔,也在会安采购象牙、木材、香料、鱼翅、燕窝、棉花、生丝。这些背井离乡的中国商人还在城内建了土地庙、观音庙、关帝庙,每到农历14、15日月圆之夜,中国人居住的商业街就挂满着灯笼,男女老少身穿华服,出门游逛,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一直要闹到半夜,街上的店铺才开始打烊。

在后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前,会安是越南南方除了西贡、河仙镇外,华人最多的城市。进入七十年代中期,南、北越统一后,越南当局采取了反华政策,将大批华侨驱赶出了越南,一批批的华侨怒奔大海,死于非命,因此今日的会安城已很少有华侨了。

曹光德来会安港做生意快三年了,以前一船货从会安港运到太仓港,或从太仓港运到会安港,由于船只是风帆船,途中时间短则需要二个月,长的甚至要3个多月。自从大华公司蒸汽机船队大举南下后,运输时间已缩短到12天-15天,曹光德赚钱的速度提高了三四倍。他把产自安南的柚木、红木、铁力木、象牙、香料、药材、棉花、生丝、大米等运回南直隶,再从南直隶把瓷器、铜器、锡器、铅、硫磺、毛笔、铅笔、纸张、绸缎、麻布、棉布、肥皂、镜子、塑料拖鞋等运到会安。

曹光德正和一个安南商人谈生意时,他的仆人匆匆走了进来,告诉曹光德,安南国会安府知府阮宏康来访。

曹光德来会安三年,与会安府的各级官员也打了三年交道,与阮宏康也是相熟的。他听了仆人的话后,只好抱歉地对那个安南客商说道:“不好意思,请你稍等一下。”

曹光德来到大门外,见阮宏康穿着一身官服下了轿子,忙迎上去,说道:“阮大人,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的呀?”

“还吹什么风呢,是西风把我吹来的。”

“大人,怎么啦?”

“你们大明的军队和我们打起来了啦。”

“怎么可能呢?我们国家的军队都在几千里外呢,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再说,我们两国关系不是一直很好的吗?”

“是真的,就在不久前,你们和我们在西贡打起来了,我们损失了4万人马。”

曹光德心想,你广南国兵力总共也只有10万左右,要是真被打死了4万,那广南国还有作战能力吗?于是说道:“你别诳我。能在西贡打死你们4万人,那我们国家至少得派10万兵力才行,现在世界上哪个国家能从海上一次性运送10万兵力的?”

“我啥时候骗过你的?”

“怎么两国的军队跑那里去打仗了?你们死了4万人,那我们至少得死8万人。”

“你们大明的军队没死一个人。”

“大人,你在胡扯吧?打仗还有不死人的?”

“我骗你干嘛?你们真的没死一个人。”

“大人,你不会是为了这个事来找我麻烦的吧?”

“我不找你,那我找谁的麻烦呀?”

“究竟有啥麻烦事?”

“听说你们那支军队来自南直隶,他们用的是新式武器,你不是来自南直隶吗?上头让我来问问你,能不能搞到这种新式武器?”

“大人,我只是一个普通商人,可不会倒卖军火。搞军火,弄得不好,那是要杀头的。”

“你在南直隶总有不少门路吧?”

“买军火方面的门路可没有。”

“快过春节了,你要回老家的吧?你回去后,马上给我打听一下,这种新式武器是谁生产的。”

“这个倒是容易,我回老家后马上替你们打听一下,不过军火是绝对不敢买的。”

“没让你买。你回老家时,我派人跟你去一趟南直隶。”

“这还差不多。我负责打听,能不能买到军火是你们自己的事。大人,没别的事了吗?”

“上次让你搞的铜,搞到了吗?”

“大人,你吩咐的事我哪敢不放在心上?已经给你搞到了5万斤铜,都是上好的精铜,你啥时候派人来取?”

“我下午就派人来取。”

“行,下午我在这里等着你的人来取货。大人,还有事吗?”

“没了。我先走了。”

“大人,你先慢着走,有样东西你带回去。”

“啥东西?”

曹光德跑回内屋,一会儿拿着一面宽2尺、高5尺的穿衣镜从屋里出来,对阮宏康说道:“大人,这是你夫人预定的镜子,既然你来了,你就顺便带回去吧。”

阮宏康一听,心想无论是自己的老婆还是小妾,都没预定过镜子呀!这面镜子至少值10两银子,他看了看身边的随众,心里明白了,这是曹掌柜送给自己的,但碍于旁边有人就故意说是自己夫人预定的,就说道:“行,那我就把镜子带回去了。”

阮宏康走后,曹光德就继续接待客商。

原本大明境内除了云南大量产铜外,大明其它地方都缺铜,因此除了云南外,其它地方的铜价格都很高。云南由于地处边陲,冶炼的铜运往南京、北京十分不便,因此朝廷铸币用的铜还曾要从日本进口,日本靠向大明出口铜就赚取了很多银子。由于铜价高,有些地方甚至将朝廷好不容易铸成的铜币熔融后做铜器,这样一来市场上流通的铜钱越来越少,造成铜的紧张。自大华公司在铜陵开产铜矿后,南直隶境内就有了充足的铜,不仅能满足南京户部铸币用铜,还能向民间大量供应铜。以前在苏州1斤黄铜要230文,现在在苏州1斤黄铜只要180文。曹光德也把黄铜运到广南来出售,在广南民间,1斤黄铜要500文,而广南官方的铜价是1斤600文,即使缴纳了关税后,曹光德至少还有200%的利润。

安南国也产铜,但是由于铜矿都在北部山区,而且安南当地人大多都不懂怎么冶炼铜,炼铜的都是聘用北方的汉人,所以铜的产量也不高。与大明一样,安南的铜曾大量从日本进口,自阮郑争雄后,双方都需要大量的铜来铸炮,因此安南国南、北方对铜的需求很大,特别是安南南方(即广南国)没有铜矿,因此广南国官方的铜价反而比民间要高,为的是保证官方铸炮用铜。

现在大明也向安南出口铜。不过不是所有的大明商人都能把铜运出国门的,只有特许的商人才能经营铜出口生意,而且还限量。曹光德能一下子运5万斤铜(约30吨)到会安,也是通过刘云龙打通了很多关节。刘云龙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榨干安南人的银子。在安南,白银与铜钱的兑换比例是1:1000,也即每斤铜6钱银子,曹光德的5万斤铜值3万两银子。

等刘云龙把安南、广南国的银子榨干后,他们的财政就会与大明国一样崩溃(大明不是没钱,而是收不到富人的税引起的财政奔溃)。安南国南、北方财政崩溃后,只得提高税率,向百姓索取更多的民脂民膏,时间长了,必引起内乱。安南人起了内乱,刘云龙就有机可趁了。

在安南升龙城,清都王郑梉从宫里回到了家。

郑梉是郑松之子,天启三年(1623年)郑松死后,郑梉袭父职,率领黎朝军队与北方的莫氏军队对峙。天启五年(1625年),郑梉率军北伐,打败了莫朝军队,杀死了莫朝太上皇莫敬恭,莫朝皇帝莫敬宽逃亡到了大明国。莫敬宽逃到大明国后,受到大明国的庇护,后来回到安南,盘踞在高平一带继续做皇帝。

郑梉以此战功绩被封为清都王。郑梉名为清都王,实际上是安南黎朝真正的发号施令者,没有他的同意,黎朝所有的政令都出不了升龙城。今年夏天,他得知黎神宗联合了宫内一些大臣,想让他交出兵权,于是他带兵入宫,将那些妄图让他交出兵权的大臣全部杀死,黎神宗(黎维祺)见状,为了活命宣布退位。郑梉就扶持黎维祺的儿子黎维祐登基做了皇帝(即黎真宗)。

郑梉回到家了,他的几个小妾穿着新买的貂皮大衣来到他面前,问他好看不好看。

尽管升龙城地处亚热带,在这小冰河时期,冬季的温度也经常在0℃以下,因此有钱人也会买皮草御寒。

以往过年时节,郑梉的夫人、小妾都要花大笔钱,添置新衣、新裤、新鞋。他看着几个小妾穿的貂皮大衣,心疼地问道:“这次你们花了不少钱吧?”

一个叫媚娘的小妾说道:“老爷,这次我们没花多少钱。”

“一件貂皮大衣至少100两银子,怎么会没花多少钱呢?”

“老爷,你那是老黄历了。现在一件貂皮大衣只要60两银子。”

“怎么可能,你们买的是假货吧。”

“是真的貂皮大衣。不信?你摸摸。”

郑梉就伸出手,摸着农媚娘穿的貂皮大衣,只感到皮毛浓密、柔软、光滑,他确信是真皮毛后,问道:“你们在哪里买的?”

“在北国(安南民间称中国为北国)人萧掌柜的店铺买的呀。”

“他的皮草怎么会这么便宜?”

边上一个叫紫依的小妾接过话题,说道:“老爷,萧掌柜的店铺里貂皮大衣多着呢,有白色的、黑色的、紫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蓝色的、灰色的、绿色的,都是真货。”

“哪有白色、绿色的貂?”

“听萧掌柜说,他们有貂皮染色技术,想染什么颜色就染什么颜色,可以满足各类顾客的需求。”说完,又从身后拿出一件皮装,说道:“这是我们几个姐妹买的皮装,只要40两银子,说是用海豹皮做的。”

郑梉心想,以往从大明国、日本、朝xian运到升龙城的海豹皮皮装,每件至少要60两银子,难道在大明国海豹皮不值钱了?他刚想问大明国的商人怎么会降价卖皮装,自己的夫人黎氏拿出2双皮鞋,说道:“老爷,你看,这是我新买的皮鞋,鞋底软软的,穿着舒服。2双皮鞋才20两银子。”

郑梉就问道:“萧掌柜的店铺卖的都是皮货?”

黎氏就说道:“萧掌柜的店铺卖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铁器、铜器、锡器、布匹、绸布、衣服、裤子、鞋子、帽子、蜡烛、手电筒、火柴、打火机、针线......”

“手电筒、火柴、打火机?”

“老爷,你不懂了吧?这个手电筒有个按钮,只要一按按钮,前面就会发出光来,有了它,今后晚上出门再也不需要打灯笼了。有了火柴、打火机,想点火时,只要用火柴的木棍轻轻一划,或用打火机的轮子轻轻一转,就能点火。”

“哦,还有这么稀奇的东西?你们买了吗?”

“我让仆人买了10个手电筒,10个打火机,1箱火柴。”

“快拿来给我看看。”

黎氏就关照管家,去拿手电筒、火柴、打火机给老爷看。

郑梉看了后,问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价?”

黎氏说道:“你别看这些东西稀奇,可不贵。一个手电筒只要800文,与它配套的电池是每节500文。一盒火柴只要10文,一个打火机是600文。”

郑梉端详着铁质的打火机,问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老爷,我们妇道人家怎么会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买这些东西的人多吗?”

“买皮草、皮衣、皮鞋的人不多,买其它东西的人可多了。”

“针线不能在平时买吗,干嘛要在过节期间去凑热闹?”

“老爷,我们买的不是铁针,是钢针,据说是永不生锈的。”

“哪有永不生锈的针。”

“我起先也不信呀,可听旁边的人说,他们用了几个月了,真没锈过,我就买了些回来,用着试试。”

郑梉心想,明天带人去参观一下萧掌柜的店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