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暄见刘云龙说起《常识》、《物理小识》,忙说道:“我看过你的书,只是没想明白,怎么隔得老远老远的星球会互相产生引力。”
刘云龙说道:“其实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引力,比如我和你之间就有引力,你、我和在知府里的陈大人也有引力,甚至和在皇宫里的皇上也有引力,只是这个引力太小,又被其它引力所牵引,所以没有互相靠拢。怎么确定引力的具体大小,你还要看我写的《物理》书。”
“你的常识我都看不懂,还能看懂你的《物理》书?”
“看不懂没关系,以后让你女婿给你好好讲讲。”
“云球的学业怎么样?”
“一个字,棒。”
“今后能考上状元吗?”
“你干嘛认为非要考了状元才有出息?大人,你夫人的眼光没错,今后他可比你还会有出息。”
“比我有出息不是很好吗。算了,我俩就不说你的引力问题了。”然后,郑暄问道:“最近太仓船舶司查到了你运出去的军火,这是怎么回事?”
“郑大人,军火也是商品,为啥不能买卖?不过请你放心,对我大明有威胁的国家,是买不到新式武器的。”
“只要你不卖给建奴、李自成、张献忠就行。不过你出口的军火按3.3%的税率是不是太低了?”
“为啥?”。
“你不是说过吗?凡国内过剩的产品,比如棉布、绸缎,要减税鼓励出口,国内紧缺的或重要的物资、产品要加重税收,限制出口吗?你的军火属于重要的产品,是不是该加倍征收钞关费?”
刘云龙心想,自己出口的军火,价格都比国内价格高一倍,交个几点税收算不上什么,于是说道:“行,就按你的6.6%税率。”
郑瑄见刘云龙爽快地答应了,就换了个话题:“有件事我得和你说一下。”
“哦,啥事?”
“经我向南京国子监申请,他们同意把你的乐益学校列入府学。”
乐益学校自在瑞光塔那边扩招了几个班后,在读学生已超过苏州府府学。尤其是乐益学校的学生研制出望远镜、显微镜、话筒、喇叭后,在苏州的影响力已超过苏州府府学。
郑瑄是好意,乐益学校列入府学后,乐益学校相当于是苏州府府学的分校,学校的学生就成了苏州府学的在籍学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了。崇祯十六年的秋闱已于四月开考,下次秋闱还得3年后进行。
刘云龙听后明白了,所以郑暄关心孙云球能不能靠状元了,于是问道:“那学校的经费......?”
“据我了解你的学生读书每月还有1两银子的津贴,学校一年的实验器材就要几千两银子,苏州府可承担不起,所以经费还是你自己解决吧。”
“行。我替全体师生谢谢抚台大人。”
“你干嘛不搞个‘捐监’?”
明代科考制度有个额外制度,对屡次童试都没过关的,可向朝廷捐点银子后成为秀才,这叫“纳粟入监”。拿到秀才身份后,就可参加乡试、会试了,通过乡试、会试就能成为举人、贡士,如再通过殿试就是进士。
刘云龙听后有点哭笑不得,自己在后世可是大学毕业的,学识已与现在的进士相当,在科技知识方面甚至远在进士之上,还用得着去“捐监”吗?于是说道:“我对入士不感兴趣,就免了吧。”
“你不想入士,那你的学生呢?你总得给他们想一条出路吧。给你的学生捐个监,三年后可直接参加乡试了。”
“我学校的学生今后不愁没出路。”然后对郑瑄说道:“现在的科举制度在公平方面值得肯定,但大批知识分子投身于科举,造成了社会重文士轻技工,人才也大量浪费,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好多官员甚至还阻碍科技知识的推广,比如本该在崇祯七年就实施的新历,拖了10年才实行。你说这个现象正常吗?”
“可科举毕竟是几千年来的规制,否则谁知道你是条龙?还是虫?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只要动脑筋,总能想出比科举更好的制度。一个人不是只有做了官才有出息的,干嘛非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呢?”
郑瑄听后陷入了沉思,或许刘云龙讲的是对的。
刘云龙见事情办得差不多了,就向郑瑄打听陕西战事:“大人,有陕西等地的消息吗?”
郑瑄见刘云龙问起陕西等地的事,就说道:“10天前,京城来了邸报,说是孙传庭投敌了,潼关已失守。张献忠已流窜到江西的袁州、湖广的武陵一带(今常德一带),他们在武陵把杨嗣昌的祖坟挖了。兵部尚书张国维被解职后下狱了,吕大器已带兵入江西准备反击张献忠。”
十月六日,李自成用孙传庭的督师大旗骗开关门,内外夹击,孙传庭力战不敌,被李自成攻破潼关。孙传庭战死后,由于尸骨未存,加上李自成故意放风说是孙传庭已为他效力,所以朝廷大臣都以为孙传庭真的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破潼关后,朝廷内有些大臣认为张国维指挥失误,对他进行了弹劾,皇帝朱由检就听信了大臣的言辞,将张国维解职后,把他关进了大牢。
刘云龙听后,对郑瑄说道:“孙传庭并没有投敌,他战死了。”
“孙传庭是战死的?”
“嗯。他战死后被李自成挫骨扬灰了。”
“李自成这么很毒?”
“孙传庭曾屡次打败李自成,甚至数次想要了他的命,李自成能不恨老孙吗?”
“哎,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可为啥现在孙传庭打不过李自成了呢?”
“你让一个缺衣少粮,没枪没炮的将军怎么去打仗?”
“听说朝廷给了他10万两银子。”
“大人,不说别的,就年初我们和清军在山东、北直隶打的几次战斗,最后你抚衙拿了多少钱出来?”
“黄希宪黄大人走后,仅我抚衙拿出的赏金就达60多万,这还是按1个人头10两银子算的,要是按朝廷规定的1个人头50两银子算的话,至少300万。”
“那你说说,朝廷给孙大人10万两银子够吗?”
郑暄听后,无语了。
回家路上,刘云龙想道,历史轨迹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多少,李自成攻下潼关,将很快拿下西安,建立大顺朝。张献忠在吕大器的攻击下,也将很快入川。如朝廷没法剿灭李自成的话,李自成必将按历史轨迹于明年春进攻北京,也就是“传庭死,大明亡”。要拯救大明,只有靠江南了。
在抚衙里,郑暄也陷入了沉思。他想着,接下来朝廷会怎么应对李自成、张献忠?
郑瑄曾任嘉兴知府、浙江副使,政绩清明,入嘉兴“六贤祠”,任职苏州巡抚(应天巡抚)后,积极布置江防,收拢难民,并令江南各府准备了充足的药品,治疗鼠疫患者。入冬后,令苏州府的陈师泰疏浚苏州到常熟的河道,为苏州到常熟的水运提供便利,同时令苏州府开凿一条光福到浒关的新河,这样太湖洪水能更快地经“光浒运河”泄洪。
刘云龙回到家后,发现薄钰已在家等了好久了。
薄钰告诉刘云龙,羽绒服、羊毛衫、混纺、筛网印花设备已研制成功,试制的第一批羽绒服、羊毛衫、羊绒棉花混纺内衣,已送往库页岛,试生产的筛网印花棉布、丝绸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丙烯合成塔、采油设备已研制成功了。上海船厂、宁波船长已在研制2000吨级的铁船。徽州机电所研制的变压器已在生产,并用于电力输送线路。
上海、宁波船长已在制造1200吨级的铁船,研制2000吨级铁船的事,刘云龙在上海时就知道了,于是问道:“现在船舶研究所谁的能力最好?”
目前船舶研究所暂时由顾明荣在兼管着,薄钰见刘云龙问起船舶研究所的事,就说道:“我和顾总对船舶所的人员考察过,能力最好的是段世功。”
刘云龙认识段世功,他是徽州歙县人,秀才出身,是原南京龙江造船厂的造船师,前几年龙江造船厂萎缩后,辞职回到歙县老家。后来常金奇建船厂时,被聘为柳塘造船厂造船师。公司成立船舶所后,来到苏州,成为船舶所研究人员。于是刘云龙说道:“他能管好船舶所吗?”
薄钰一听就知道要把船舶所从机械所独立出来了,于是说道:“应该行的。”
“你就提个建议,明天交董事会讨论。”
“好的。”
“船舶所独立后搬到上海去,告诉段世功,一定要加强船舶人才的培养,为今后制造2500吨、3000吨级的铁船做准备。这种舰船可以装备更大口径的舰炮,比如105毫米的舰炮,这种大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薄钰忙问道:“有105舰炮的图纸吗?”
“沈阿毛他们已有了研制75毫米大炮的经验,我就不再提供图纸了。你告诉阿毛,研制105毫米舰炮的同时,可以研制105毫米的加农炮、榴弹炮。”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