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汪正阳紧紧搂着云舒,轻声在她耳边说道:“看你这两天不理我,我还以为我哪让你不高兴了呢。”
云舒依偎在汪正阳怀里,懒懒的说道:“表哥,你什么时候心思这么细腻了,要不就是做了亏心事了。”
汪正阳轻轻笑着,说道:“别瞎说,我一颗心都在你这儿,我就是怕你在这儿住的不适应。这儿跟京城没法比,如果真让你跟我受罪,我这心里不好受。”
云舒轻轻一笑,说道:“也还好,不像京城人际关系那么复杂,需要应酬那么多事,估计也就冬天难熬点。”
汪正阳说道:“在府城再买一宅子,冬天到那边去,一是安全,再者买东西比较方便。”
这想法倒和云舒不谋而合,云舒面对面看着我正阳,“我正想和你说这事儿呢,都城的那个小宅子确实太小,先给随从住,或者让张冬子当库房使,咱们在置办一个住的宅子。”
汪正阳说道:“这事儿你拿主意,夏天住到边城,这儿景色也好,也开阔到。入冬你就到那去,我有时间就会回去看你。”
云舒说道:“这事你不用管,我让人去办。”
汪正阳又说道:“正想跟你说一件事儿,这次护送你们来,有一个人叫大林的,箭射的那叫一个准,现在在军营里教一批人练箭,那天赵叔跟我说,他有意求娶小青。”
云舒迟疑了一下,说道:“小青的事不好办,这是婚姻大事,关系一辈子,等明天我先问问小青。”
小青的事,汪正阳也知道,云舒身边的丫头都嫁人了,就她一直不肯嫁,云舒也无奈。
汪正阳手下光棍可不少,就连刚满十五岁的春燕都有人惦记上了,清秀的春风更是招人青睐。
可云舒身边这次也没带几个丫头,适龄婚嫁的更没几个,怎么着也得先紧着自己手下的兄弟。
云舒还是问道:“大林家什么情况,小青无父无母,现在就拿我们当亲人,不靠谱的我也不会让她嫁,家庭太复杂的也不行。”
汪正阳看云舒这么护短,直想笑。
“赵叔说过,他爹以前也是军人,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就没了。他娘也没撑两年,最后是他叔拉扯了他长大。长大后他进了军营,骑射功夫练得好,但腿脚上的功夫估计还没小青好。”
云舒一听,说道:“那就好,不用担心小青嫁过去受欺负。”
汪正阳笑了,说道:“就你身边那几个丫头,哪个是肯吃亏的。”
云舒不乐意了,说道:“为什么总想着让女子吃亏,难道嫁人就应该受气不成,难怪小青不想嫁人。”
汪正阳一听,可别谈崩了,忙说道:“我可没这样想过,再说咱俩从认识,我什么时候让你吃过亏。 前两年回不了家过年,压岁钱我都没忘了给你。”
云舒噗嗤一声笑了,汪正阳每次年前送节礼回来,都会压着三个红包,闺女的,儿子的,自己的,惹得一众丫鬟直笑。
汪正阳见云舒笑了,在她脸上亲了亲,小声说道:“下次咱们还在浴桶里,那姿势就是舒服。”
云舒瞪了汪正阳一眼,转过身,说道:“睡觉。”越说越没正经的。
汪正阳轻轻笑着,从身后环住云舒的腰,紧紧搂在怀里。
第二天,云舒就把小青叫来,“小青,还记得护送咱们来的那个叫大林的吗,就是射箭射的最准的那个小伙子。”
小青说道:“记得,在过玉虎山的时候,他帮我射死好几个人,要不然我一人对付起来还挺吃力的。”
云舒一听,有戏,小青对他印象还不错。
“小青啊,大林看上你了,想求娶你为妻。”
小青一听,怎么又是嫁人的话题?
云舒忙又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不想嫁,但等你年纪大了,错过了合适的,可没地儿后悔去。这大林现在无父无母,光杆一个,你就算嫁给他,他不敢对你不好。我听二爷说他拳脚功夫不见得有你好,所以你考虑考虑。”
小青对大林印象确实不错,人沉稳,不是张扬的性子,但她没想过要嫁人啊。
“你也不用现在就回答,好好想想。”
云舒又让严妈妈和翠香,竹叶有机会就劝劝小青。
第三天,小青找到云舒,说道:“少奶奶,我这人脾气不好,受不得别人约束,我想先见见他,和他好好谈谈。如果他能接受我的条件,我就答应,如果他不乐意,那你以后也就别再操心我的事了。”
云舒说给汪正阳听后,汪正阳立马把大林叫了回来。
俩人没在府里见面,而是在那次游玩过的草场上见的面。俩人骑马聊了很久,具体聊的什么小青也不肯说。
不过还是跟云舒说道:“少奶奶,就他吧。”
云舒一听这么痛快,忙说道:“那成,我一会儿就和严妈妈说,该有的规矩咱都不能少,让严妈妈看着帮你操办。”
小青干脆利落说道:“行,反正我们俩谁都不懂,少奶奶你看着办吧。”
汪正阳知道后说道:“在边城这里,规矩没那么复杂,既然俩人都同意了,再顺便挑个好日子,尽快把事办了。”
主要是这俩人年纪都不小了。
人上了岁数就爱忙活这事儿,严妈妈这两天高兴的合不拢嘴,春风给小青量好尺寸,便帮她开始做嫁衣。
这次能说动小青竹叶功不可没,她是拿自己做的例子。
反正身后有靠山,少奶奶不会不管她们。而且男人还打不过自己,主要的是,是他们自己主动求娶的,这日子过的不会比现在差。
就算嫁了人,和现在的日子也没什么区别。
云舒见一切妥当,便全权交给了严妈妈。
自己则把画好的观音像交给汪正阳,让他找人送到张夫人那,又顺手写了几封书信寄回京城。
云舒每月都会写信,不管收得到收不到,每月都寄去京城。
让家人知道,自己和汪正阳在边关过得很好。也让儿女知道,就算父母不在身边,每时每刻也都是惦记他们的。
还有给老师和三师兄的信,并把自己在这儿作画的心得,和最深的体会告诉他们。
云舒还不知道,就因为她写的边城风光好民俗特别,倒真把三师兄给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