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读者说,云舒智商低,一个大学生,比不过一个孩子,还和一个孩子计较,说她心智不成熟。
其实可以换位想一下,把现在的大学生放到农村或山区,你看她能适应吗?这还是在言论和行动都自由的情况下。
云舒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还是小小孩童,是绝对的弱势体。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健康长大,因为前世的意外去世,所以很珍惜这次的生命。
再说她比不上云洁,云洁从出生就被老夫人精心教养,从骨子里已经接受这个教育模式,是真正的古代贵族仕女。
可云舒则是从小就被无视,放养长大,就算她和云洁一起上学,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头学起,前世的所学并帮不上什么忙。
穿越女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她也有不会的,不懂的,很多字也都是不认识的,很多书也都是从没学过的。所以从开始,她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来。
所接触的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只有脑中的观念是不同的。
因为老夫人怕云舒影响云洁,从小姐妹接触很少,云舒对这种天差地别的对待,肯定心有不忿随而自嘲。但当时她的情况也只能发奋努力,改变自己,适应这个环境,让家里掌权人对她改观,多几份关注。
而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和云洁才相处越来越融洽。相互给对方制造动力,也更加鞭策自己。
再有就是说老夫人和国公爷对云舒这种态度,是不是太极端了?
身为武将的老国公爷,晚年深受病痛折磨,云舒的母亲拖着怀孕的身体要打理家事,还要伺候婆婆,还要照顾长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云舒才会早产。偏早产的时候,油尽灯枯的老国公爷去世了。
有人会问堂堂公府当家主母,至于那么累吗,累到自己早产。
大家想想,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那么能干那么好强,最后不一样没保住自己的孩子,还让自己身体落下病根,不能再生育。
作为国公府的当家主母,不光地位尊崇,也要负起相当的责任。到她再次怀有身孕,照顾生病的长子,还要照顾年幼的早产女儿,还有时不时挑衅的宠妾,她都没想到自己的去世,会加重女儿的艰难处境。
她也是在最后都在为女儿寻求一条生路,所有人中,她只求了妯娌相助,多年相处,相互了解,所以才把小小年纪的云舒托给了她。
云舒被老夫人和父亲认为不祥,还会有别人为云舒说话吗,不会。为了一个小孩顶撞一个家族的掌权人,不会有人这么做,所以年幼的云舒只能被人彻底无视。
有读者说老夫人并不是真心疼爱云洁,对她是抱有目的的。
其实这话对,也不对,云洁从出生便在老夫人身边长大,对她疼爱是肯定的。而且云洁长大后,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云洁对老夫人极其孝顺,加上聪慧美丽,老夫人哪能不喜欢。
但在古代大家族,你得到的越多,将来为家族承担奉献的也会多。云洁从小心里就很明白,既享受了家里最好的资源,所以她要做家里最好的榜样。
而老夫人随后对云舒日渐改观,也是看到云舒的改变,好好投资培养,能为日后家族换来利益,这其中夹杂着感情,更多的是让老夫人感觉云舒值得下力气培养,多年相处也让老夫人对云舒多了几分真心。
书中早就提到过,老夫人并不是有多恶毒的人,否则庶子怎会让他长大,是人就会有偏见,有忌讳,只能说云舒不巧赶上了。
还有读者提出,为什么不是青梅竹马?既然俩人从小认识,为什么戏份那么少?
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在那个女子连门都出不了的年代,怎么可能会有青梅竹马,怎么可能会发生那么多意外相见呢?
就算云舒和几个闺蜜相见,也是在年节或家人相互走访时才能一聚,更别说和一个外姓男子。
如果本文是一个爽文,可以制造无数个巧遇,制造很多浪漫,但本文偏写实一点,所以这些自然就不存在。
写到现在,大家也都清楚,云舒选择了汪正阳。有人问为什么是他呢?感觉俩人并不相配,还有人觉得云舒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选的,目的不纯太算计了。
其实当时的情况云舒有算计,但决定嫁给汪正阳,也有云舒的真心。
那就是汪正阳从小每次相见都对云舒很好,长大后更明显,作为成年人的云舒,不可能感觉不到。
现在人们常说,嫁人是嫁自己喜欢的,还是喜欢自己的?
我想很多人,包括我做出的选择就是嫁给喜欢自己的。
云舒适应新的环境后,所选的目标就是好好活着,开开心心的活到老。在这个基础上,得有自己的经济实力,这是每一个现代女性都有的意识。
可那个环境女子怎么可能抛头露面?所以云舒在机缘巧合之下,选择了前世自己就感兴趣的绘画专业。
既不用抛头露面,又能有一定收入,两全其美。
在她努力画出一定名堂之后,若放弃,云舒绝对不干,但若坚持下去,也很困难。
那年代不需要独立女性,不需要女强人,需要的是贤妻良母。
文人家庭有很重的阶级观念,规矩更多,若云舒在外闯出名堂,家里人不一定见得会接受。
云舒选择汪正阳,就是因为他是武将,汪正阳喜欢云舒,也支持云舒继续创作。而汪家在地位上,逊于国公府,所以云舒嫁过去受到掣肘会比较少。
当然,云舒对汪正阳有好感也是前提。文中曾提过,云舒很欣赏汪正阳这类有阳刚气的男人。
一个理智的女性,在任何情况下做的选择,都是会对自己有利的,包括婚后对汪正阳的一些事情,很多时候她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像现在常说的,婚前要睁大双眼,婚后就要闭上一只眼。
不要说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太理想化,别太天真了。
虽然说这么多,不一定能满足所有读者。有见解,有争议是肯定的,但我觉得真正的大善或大恶之人,都是少数的,绝大多数还是平凡人,所以就以一个平凡人的视角来写这个故事。
这次先说到这里,以后再聊以后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