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乃是帝都,气运金龙自然是盘踞在帝都,整个大商境内,都被人道之力覆盖住了,非人族不可入。
违者,就会被人道之力轰成渣。
哪怕是圣人,也不敢入大商,因为那样会激起人道之力冲击天道,到那时,顷刻间就会天翻地覆。
子受这段时间可不仅仅是忙于国政,修炼也没有懈怠,如今更是达到了混元金仙中期境界。
天下强者有名之列,子受无疑可占一席之地。
子受定下的五年目标在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情况下完成了。
朝歌城境内沾满了贪官污吏和乡绅地主的鲜血,数百万人族死于屠刀之下。
子受其实不是没有想过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过惯了舒适日子,哪愿意和普通百姓一样生活?
在他们眼里,百姓就是贱民,命如草芥的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以说是最真实的写照了。
瞎子无眼,却道破天机,戏子无情,却缘定倾心,哑巴无言,却生死不弃,天真无邪,却阴谋算尽,再贵的B超,那也看不透人心啊。
为了大商的发展,为了人族的未来,子受无法跟他们讲道理,只能以屠刀来跟他们讲规矩。
在强有力的镇压之下,子受已经杀到无人再敢阻拦新政。
在这段期间,自然是有许多家族发声讨伐子受,踏雪龙骑入城之日,直接就是一律抄家灭族。
懒得跟你讲道理,手里刀枪见真章,而且大商子民全部配备新的身份证明。
简称身份证!
乃是朝歌城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水晶制的卡片,上面有照相机清楚照出来的照片,以及年龄和籍贯等信息。
由当地官员进行统计,朝歌城内的人负责照相,而后登记完成送往朝歌城,实验室便按照登记文书上面的信息开始制作出了身份证。
只有指甲那么厚,当时这东西直接在大商境内掀起轩然大波,这简直就是神物啊。
而且这都是一式两份了,百姓手里有一份,另外一份存在官府。
现在还没有组建信息网络时代,只能采取这种笨拙的办法了。
清一色高清彩照。
大商子民全都配备了身份证,而且必须随身携带,以备随时核验,丢失了立马就要去官府备案。
如果没有身份证,那就不是大商子民,那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盘查登记。
皇宫后面更是划分了千里之地用来建造实验室,实验室的规模空前的大,运作起来的话,那也是不可小觑的。
子受仅用了五年,就将整个大商帝国焕然一新,这背后的尸骨早已堆积如山。
为帝不狠,帝位不稳!
……
五年时间已过,子受也在今天召开了大朝会,许多官员已经五年没见过子受了。
文武百官现在大部分都是子受的人,而且受系统奖励的那种,这也是为什么朝堂平衡的原因。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跪地叩首,向坐在帝位之上的人皇跪拜。
“众爱卿平身吧。”
子受抬手虚扶了一把。
“谢陛下!”
文武百官道谢之后站起身来,而后分列两排。
“启禀陛下,臣礼部尚书王云文,有本启奏!”这时,一个年过五十的中老年人站出来道。
“奏来。”
子受嗯了一声,而后允其上奏。
“遵旨!自陛下新政推行以来,已过五年之期,如今国本已固,四海升平,今年正是诸侯亲临朝拜之时,不知今年诸侯于何处下榻?”礼部尚书恭敬的问道。
大商诸侯虽各自为政,但也是需要朝拜人皇的。
每隔五年,就需要前往朝歌,亲自朝拜人皇,以示臣服之心。
“诸侯下榻于酒店,让他们在帝都内玩上几天,再进宫朝拜,进了帝都,就必须按照新律实行,违反者,依律论罪,届时着十万天策铁骑辅以陆地装甲车巡逻。”子受思考了一番之后回应道。
“臣遵旨!”
礼部尚书应了一声,而后推了回去。
“臣兵部尚书黄飞虎有本启奏!”
没错,武成王黄飞虎也没闲着,子受加封他为兵部尚书,总管军政要务。
“奏来。”
子受也应允了。
“遵旨!兵部前些日子收到闻太师请旨增兵北海的奏折,兵部已呈报内阁,然内阁迟迟未曾批复,还请陛下查之!”
哦豁,黄飞虎这是在向内阁发难啊。
内阁这是怎么招惹黄飞虎了?
子受点了点头,“内阁首辅诸葛亮,你们内阁可曾收到兵部呈报的奏折?为何迟迟不批复?”
诸葛亮站出来道,“陛下,内阁收到了兵部呈报的奏折,却未批复,因太师平北海叛乱,朝廷应下旨让北伯侯增兵,而非朝廷增兵,且内阁事物繁多,诸事繁忙,故此尚未来得及批复。”
子受想了想,闻太师平叛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这背后可是有圣人大教的影子,朝廷每个月送去的粮食都是一大笔数字。
若下旨让北伯侯协助,那粮食的消耗只会更大,北伯侯是不可能出粮食的,他只会哭穷。
还不如速战速决,封神量劫既然已经拉开了序幕,那自己也不能坐以待毙了。
“既是如此,着星际战甲管理处即刻调拨五十艘星际战舰,另外,每艘战舰各配炮弹千枚,让十万铁甲军乘战舰出征。
三日后出发,一月内平定北海叛乱,不用省炮弹,直接降维打击,所有造反之人按律论处,大商日报即刻刊登。
此战,也是检阅我大商国威的一战,向天下人宣布,犯我大商者,虽远必诛!凡我大商子民,虽远必救!”
子受当即下达了命令,星际战舰和歼星量子大炮以及陆地装甲车都不归兵部管,而是单独成立了管理的部门。
要调动这几样国之重器,就必须要有子受的亲笔诏书,主要也是为了防止有人擅自以手中权利用这等先进武器以权谋私。
管理这些国之重器的衙门若无子受的亲笔诏书,谁来要都不好使,而这也是内阁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