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大的洞室中,王松涛和小雨一共找到四个一样的机关。
最可怕的是,这种玻璃瓶式的毒气弹根本没有金属结构和引爆装置,用金属探测器和电磁脉冲根本发现不了!
可想而知,类似这间洞厅里的机关,也可能会出现在其他类似的洞厅里。
解除了这里的危险,王松涛从通信器里召集勘探队员集合在洞厅里。
刘队长指挥大家小心翼翼地把地雷和毒气弹清运出洞厅,并妥善封存。
随后,照明和动力也接入进来。并很快对洞厅做了全面排查。
刘队长心有余悸地说:
“王队长,幸亏是你们及时排除了风险,不然今天我们很可能会有重大伤亡!”
王松涛让EVA把地下勘测图,显示在队员们的显示器上,并标出了位于角落里的几个洞室。
“这几间洞室位于最里面,估计会采用相同的陷阱布置形式。其他几间估计会有所区别,可能爆炸物会比较多,但不一定有毒气弹。”
“哦?为什么?”
“为了坑死咱们。”
王松涛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一般情况下,外面的人会先清理坍塌的巨石,从入口通道进入地宫。在那里设置爆炸类陷阱,但是并不配套毒气弹,会给我们造成一定的伤亡。
但再往前,就会习惯这种陷阱的布置。经过第二道石室的机关时,就会找到排除的办法,从而小心地排除绊发式地雷。
但当继续进入第三、第四道洞厅时,就已经轻车熟路,甚至麻痹大意,往往会简单地直接剪断绊绳。但这样却会触发最里面的复合陷阱,摔碎毒气弹。
但是这间是位于最里面的一间,通常是最后才可能进入的。鬼子当年也万万想不到,会有人打穿厚实的石壁最先从这里进入。
结果,精心设计的必杀机关就这样被他从里面破解了。
有了王松涛和小雨的经验,接下来的进展自然顺利的多。
在其他三组的密切配合下,第四组迅速发现并解除了其他洞厅里的陷阱。
正如王松涛所料,在最边缘的几个洞室里,都是和第一间一样的地雷和毒气弹复合陷阱,而其他洞室内只有绊发式地雷。
到了晚上,所有洞厅都已经排除完毕,内部物资的清点也基本完成。
除了一部分设备、燃料和罐头食品之外,洞厅内并没有储存多少武器弹药,甚至没有预想中的毒气弹和细菌实验室。
洞厅大大小小共有三万平方米,大的达到3500平方米,小的也有二三百平方米。
奇怪的是,洞厅里除了几间用来储存物资的小室之外,竟然没有用来居住的兵营和生活设施。
甚至从仓库中的服装来看,军装不到十分之一,反而有大量的白大褂、安全帽和工作服。
而且较大的洞厅基本上都是空的,并没有多少固定设施,反而有不少脚手架。似乎是有人要在洞壁上寻找什么东西,但是并没有二次开凿的痕迹。
王松涛不由得感觉奇怪,抗战时期,战事紧急,鬼子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考古呢?他们在找什么呢?
有一点是王松涛能够确定的,鬼子当时并不居住在这里,那么他们很有可能驻扎在临海医学院下面的地宫中。
那样的话,一定有至少一条从这些洞厅通往医学院地下的通道。
果然,在小西山西侧,发现了一个被碎石堵塞的地下通道入口。
从EVA给出的三维影像中,王松涛赫然发现,这居然就是临海医学院地下,那条长达一公里的地道尽头,那堆大石头!
这里是小西山的岩石山体与临海医学院厚厚的粘土层的交界面,显然是被鬼子故意炸塌的。
但好在这里的石头并不像其他入口那么厚,最大的石块也不过两三吨,完全可以靠电动工具破碎移除。
由于有了石室内新打通的拱门和这个地下通道入口,所以其他两个被炸毁的入口已经显得没那么重要,暂时不必在那里浪费精力了。
刘队长走到王松涛身边,开口说:
“物资基本清点完毕,没发现有价值的文献和档案资料,找到一处集中焚烧文件的痕迹,烧得很彻底,只剩下灰了。”
毕竟已经过去七八十年了,连鬼子带劳工和战俘一起,当时这里的人都死在了操场下的毒气室里,基本销毁了关于这里的一切线索。
当年临海市这里都是盐碱地和荒滩,只有东面几个打鱼为生的小渔村。
自从鬼子到来以后,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不是被鬼子抓去当了劳工,就是逃到外地谋生或是参军去了。那些村落里,就只剩下老幼病残。
而临海市的设立和发展,已经是建国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