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4. 第545章 良将堪用,树立一个榜样
设置

第545章 良将堪用,树立一个榜样(1 / 1)


这就是一边倒的战争,实力相差太过悬殊。

论兵力。

柳毅虽然有三万人马,却只有一万五千人是骑兵;而吕布是两万骑兵。柳毅的军队人数略多于吕布。但是,装备精良的五千大夏骑兵,足以吊打一万五千辽东步兵。

论装备。

虽然辽东骑兵也装备了高桥马鞍、马蹬、马蹄铁。但是,大夏国骑兵的盔甲、马甲、五矢连弩等等,这些都是辽东骑兵所没法装备的。

论士气。

大夏军连战连胜,士气高昂;而辽东军连战连败,士气低迷。

论将领。

将领就不要论了。这天下还有谁打得过他吕彪子!

……

吕布一路纵马挥戟,无人能挡;身后大夏骑兵紧紧相随,大呼酣战,杀声震天。前来阻挡的辽东骑兵死伤惨重,很快就被凿穿。

然后,就是辽东步兵。

密集的步兵方阵也不能阻挡吕布的大夏骑兵片刻。先是连弩抛射,辽东军的前排枪兵死伤惨重。然后,又被吕布纵马冲入步兵阵中,大砍大杀。杀得辽东步兵四处逃窜。

左右两翼的张绣和胡车儿,也打得非常凶狠。

这两人也都是猛将。一路冲杀,无人能挡。身后的大夏军骑兵也是非常精锐,很快就将人数相当的辽东骑兵打得人仰马翻,几乎接近于崩溃。

……

柳毅一直在躲,躲在亲兵群中不敢与吕布交战。

见到实在抵挡不住,便赶紧让人去向高句丽的尹哈巴求援。

不过,就在此时,却看到高句丽军后队为前队,开始向后狂奔:尹哈巴……跑了!

原来,尹哈巴在八门金锁阵中损失了四万人马,早就胆战心惊,不敢再打。回头一看柳毅的军队也完全落了下风,更是觉得大夏军不可战胜。

料定此战必败,为了保有实力,就带着高句丽军先跑路了。

高句丽军这一跑,可把柳毅给害惨了。

柳毅也想跑,可根本脱不了身。此时,两军交缠在一起,而且辽东军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

这种情况下,想要率军脱离战斗,谈何容易。

最糟糕的还不止如此。

因为,随着高句丽军队这一跑,陶应的那几万人马也失去了牵制,现在已经撤了八门金锁阵,向这边快速压了过来!

完了!

这仗不能再打了。

柳毅也不管其它人了,带着亲兵往外就逃。但是,这天下还有谁的战马快得过吕布的赤兔!

跑不过数里,便被吕布追上。

柳毅不得不硬着头皮与吕布交战。战不三合,被吕布一戟拍下战马,生擒活捉。

……

在吕布去追杀柳毅的时候,张绣也带着骑兵冲到了沓氏城外,堵住了辽东溃兵回城之路。

而胡车儿则配合陶应带过来的军队,对战场上的辽东军进行围杀。大多数辽东军放下武器成了俘虏,只有少数骑兵因见机得早而趁机逃脱。

计点战果,杀敌一万余人,俘虏一万七千多人。最后逃脱的约为三千左右。

加上之前在八门金锁阵中与高句丽的一战一起,总计杀敌三万八千多人,俘虏两万九千余人。

而自身伤亡才三千多人。

除此之外,还缴获、收拢了战马共一万多匹,其它收缴的物资也是堆积如山。

由于张绣及时控制了沓氏城,使得城内的粮草物资也没有被烧毁。公孙度在这里堆积的大量粮草物资,也全落到了陶应手中。

安排徐盛带人打扫战场之后,陶应就带着亲兵营来到了沓氏城中。

适逢吕布回报说抓了敌军主将柳毅。

对于柳毅,陶应倒是颇有好感。

这人是公孙度手下头号大将,跟随公孙度多年,南征北战,立下过无数功劳。公孙度能在辽东将高句丽和夫余人打得服服贴贴,多赖柳毅之力。

能打水战也能打陆战。

是个类似于甘宁那样的人。

遂命人将柳毅押上来,亲解其缚,问道:“愿降否?”

柳毅没有正面回答降与不降,而是反问道:“大王想要如何对待辽东百姓?”

“辽东苦寒。”

陶应道:“虽有盐铁之利,然粮食、布匹产量不够。而且,周边胡人数十倍于吾汉人。这些胡人在吾汉人强大时,便俯首称臣;一旦汉人势弱,便会为福作乱。

所以,若孤得辽东,当扫平周边胡人,永绝后患。并免征粮税五年,给百姓以休养生息的时间。”

柳毅闻言,脸色好了很多。

但随即又道:“大王也知道辽东百姓艰难,而大王治下粮食丰足,却为何只是免征粮税五年?”

“因为五年之后,辽东也会粮食丰足。”

陶应道:“辽东土地肥沃,而且,还可以种水稻。只要在辽东试种水稻成功,辽东的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

这个说法,让柳毅感到震惊。

因为柳毅并不知道辽东也是可以种水稻的,对于陶应的这种说法,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陶应是知道的。

后世的东北大米,风靡天下。东北三省一区,被称为中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了全国的20%。

而且,东北种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后世在这里发现过很多遗址中稻谷的碳化物。其中在辽宁阜新的务欢池镇发现的水稻灌溉系统,距今有4000多年。

中间可能是因为战争或产量不高的原因中断过一段时间,再到唐朝时“卢城之稻”就已享誉天下。

然后,到了后来契丹建立辽国之后,辽、金、元都禁止在东北种水稻,原因是不适合骑兵的纵横驰骋。

到了清朝时期,东北有小规模种植水稻,被康熙称之为“御粮田”。但当时的水稻产量并不高。而真正的高产品种,是从倭国的北海道移植过来的……“赤毛”稻种。

汉朝人是不知道这些的。

但是,陶应做为穿越者,至少有两点是清楚的:

其一,东北可以种水稻。

其二,东北的高产水稻品种,来自于差不多同一气候条件的北海道。

有以上这两点就足够了。

……

最后,柳毅还是很爽快地投降了。

倒不是相信陶应真能在辽东种水稻,而是通过这件事,能看出陶应是真心对百姓好。

随后,陶应封柳毅为平寇将军,将俘虏的一万七千多辽东军交给柳毅整编成军。

其它的一万二千多高句丽俘虏。

则依旧绑好了关在军营中,待以后送去中原地区,用作挖矿、修理的免费劳力。

……

……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