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四月,春未尽,夏已临,到处是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
大海之上,和风送暖,海鸥翔集,群鱼逐浪。
陶应带着二千虎贲营,坐上甘宁的海军第三舰队的大海船,沿大陆海岸线南下,用了五天时间,便到达了连云港外的连岛附近。
如今的连岛,已不再是军事要地。
随着领地的扩张,徐州已是大后方。连岛的军事意义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岛上只有两曲郡兵,分别守着东、西两个哨所。
而岛上的风光却比之前更美。
因为岛上已经有了人间烟火,很多富贵人家在岛上高价购买土地,修了些房子,用来避暑度假。
这些富贵人家当然也包括陶应的陶家。
一年之前,陶应就让老管家黄伯在这里购买了大片地方,建了一座大型坞堡,造了一大片园林。
本来是想用来与妻妾们度假的,不过因为战争的原因,一直没有来过。
这次班师,就先飞鸽传书,
让妻妾们带着小孩,来这里相会。
船到码头,黄伯带着数十名家丁早已在岸上等着了。这是陶应身边的老人,也是陶应最信得过的人之一。当初陪着陶应一起从郯城逃出,不离不弃,一大把年纪,历尽了千辛万苦。
陶应上前护起黄伯,笑道:“黄伯于应,就如同自己家人一样,今后不要如此拘礼。”
话犹未尽,却发现黄伯似乎又苍老了许多,头发花白,那脸上的皱纹里似乎掩藏着一些无奈。
遂问道:“黄伯可有烦心之事?”
黄伯叹息了一声,欲言又止。
“有事直言便是。”陶应道。
“还是为了儿孙之辈的琐事。”
黄伯叹了口气,又道:“犬子黄涉本就不肖,又处处要模仿主公你年少旧事,要做什么浪子,整日游荡于勾栏妓馆之间,前些时去了倭女风情街,七天七夜没有回家,然后……”
说到这里,黄伯的脸上已有悲戚之色。
眼眶通红,牙关紧咬,两腮的肌肉剧烈地抽动。
陶应已经意识到了不妙,但还是问道:“然后如何?”
“走了!”
黄伯以袖掩面,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陶应的心也为之一抽。
白发人送黑发人,也难怪黄伯如此失态。而且,似乎这事还跟自己有关。只是……这浪子又怎么是可以去学的呢?
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跟有意去学浪子又完全是两回事。
完全是逻辑上的错误。
有败家娘们看了网上的毒鸡汤,说是要……先会花钱才会挣钱,然后每个月将他老公的工资花个精光,还用信用卡、支某宝提前消费,最后也没有富起来,还背了一屁股债,穷得“卵打劲光”。
而这个黄涉……何其愚也!
最后连自己的命都送在了女人肚皮上。
忽然记得黄涉似乎有一个儿子,以前也曾见过一面,只是数年不见,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遂问道:“涉兄……其子如何?”
黄伯道:“其子肖父,亦是顽劣异常。年方十岁,便已整日混迹于丫环女眷之中,恐是难以成器。老汉年已五旬,只此一孙,最担心的便是孙儿又步了他父亲的后尘……”
说到这里,黄伯的脸上又满是担忧之色。
十岁,正是开始进入叛逆期的时候。看在黄伯忠心耿耿的份上,自己怎么也得帮他一下。
想到这里,便问道:“令孙何名?”
黄伯道:“单名一个皓字。”
“黄皓?”
陶应突然记得原本历史上蜀汉刘禅的大宦官也叫黄皓。蜀汉之灭亡,黄皓功不可灭。那人与姜维争权,否决了姜维派兵驻防阴平道桥头的奏章,这才导致邓艾从阴平道入蜀时,没有受到任何阻挡。
又问:“可曾取字?”
也只是随口问问而已。这时代的人,很多都是二十岁取字。也有很多是出仕之后,或结婚之后取字。
陶应心里想的,这十岁的小孩,多半是没有字的。
“字悦和。”
黄伯道:“老汉也没读过什么书,只看到有一本书中写着“太皓悦和,雷乃发声”,于是就给他取字悦和。”
“黄皓黄悦和?”
陶应皱紧了眉头。
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大宦官黄皓的字,但是,陶应曾经在某一本中看到黄皓的字,正是“悦和”。
以前一直以为那是作者胡乱杜撰的。
但现在却觉得那作者肯定也是从某本史书上看到的。要不,怎么会这么巧?很多方面都让陶应觉得这个黄皓就是原本历史上那个宦官黄皓。
具体包括:
其一,在时间线上完全对得上,刚好就是在这个年龄段。
其二,刚好叫黄皓字悦和。
其三,才十岁就跟混迹于丫环之中,若是太早有了房事,伤了根本,以后恐怕就发育不起来了。成为那方面的废人,最后入宫为太监,也是很有可能。
想到这里,便叫来甘宁。
对甘宁道:“黄伯有孙名皓,本将待若世侄。此子本是聪慧之人,只是顽劣异常。兴霸收其为徒,如何?”
主公亲自开口,甘宁自然不敢拒绝。
赶紧应声遵命。
待甘宁答应之后,又道:“此子虽年少,却素行不良,顽劣乖张。兴霸收其为徒之后,就让他衣食住行都在船上,十年之内,不要让他接近女人。”
说到这里,又将自己的马鞭塞到甘宁手上,郑重地说道:“往死里操练他,若不听话,就用这马鞭抽他!”
甘宁自然知道陶应的用意。
又赶紧说道:“末将遵命,必对其严加管束,并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使之长大之后成为一员水师良将!”
……
这就是陶应的心思。
之前,让管寅拜师黄忠,让丁奉培养凌统,都是为将来培养下一代人才。如今让甘宁收黄皓为徒,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
倒是一旁的黄伯听得又高兴又担心。
高兴的是陶应让甘宁收自己的孙儿为徒,有甘宁这样的师父,自己的孙儿将来必有出息。
担心的是…………陶应竟然将自己的马鞭交给甘宁!
还说不听话就往死里揍!
自己孙儿那小身板,又如何受得了,可千万别打死了,要是那样的话,那黄家就绝后了。
看到黄伯那担心的样子,陶应没有再说什么。
爷爷奶奶宠爱孙子,其情可谅。
但最后害了孙子的,也正是这种过分的宠爱。
转过身,背对着黄伯和甘宁。
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顽劣小屁孩,用棍棒揍,比跟他讲道理要管用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