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没有夺得姜城之前的秦国,有这样建功立业的良机,秦寿肯定会光着膀子,带着秦军士卒“嗷嗷”的冲出关去,战他个天昏地暗,杀他个血流成河。
然而在成为侯爵之后,秦国已经为周天子所忌,只要周天子在世一天,秦国就算是立下再多的功勋,恐怕也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就算周天子碍于情面进行了嘉奖,也一定会给秦国埋下一个坑。
眼下秦国需要的不是更高的爵位,也不是更多的土地,而是更多的青壮劳力。
故而秦国的这些青壮士卒,绝不能够在函谷关被消耗。
而今的秦寿只想要老老实实的做一个透明人,以免被周天子与诸侯重视,导致被派遣到最前线“立功”。
秦寿想要低调,但是孔儒却不是一个愿意低调行事的人。
至少在四十岁时的孔儒,绝不是一个甘愿“苟且偷生”之徒。
秦寿好说歹说,这才将孔儒拉住,让他放弃了直接去找天子麻烦的想法。
然而孔儒方才离开秦寿的营帐,脑海中便浮现出了毕公为难秦寿的场景。
原本他以为这只是诸侯之间的“意气之争”,却没想到其中竟然涉及到了“天子”。
孔儒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不是儒术的三纲五常。而是指“君王有君王的样子,臣子有臣子的样子。父亲有父亲的样子,子女有子女的样子。”
秦寿明知道天子在猜忌他,却并没有反抗天子,而是通过“自轻自贱”的方式来自保,减少天子的猜忌。
在孔儒看来,这已经做到了为人臣子该有的谦卑与忍让。
但是周天子却始终不肯放过秦侯,依旧让毕公来为难秦侯,这就没有了人君还有的样子。
既然君不像君,那么,臣也就不必像臣。
如果孔儒是秦寿,那么他现在恐怕已经要撂挑子不干了。
但是现在秦国君是秦寿,而他孔儒只是秦侯的臣子,那么,他孔儒也就不能够代表秦国去作出违抗天子的决定。
因为忠君,所以不能陷秦侯于不义,故而他不能够对天子动手。
但是这却不代表着,他就要如同秦寿所说的那般忍下这口气。
也许是因为对秦寿了解太少的缘故,孔儒认为秦寿这种“忍让”的行为过于“宽仁”。
作为一个有些独立思考能力的“忠臣”,孔儒也有独属于自己的处事方针。
天子既然不能够报复,那便对天子的爪牙动手。
于是在孔儒刚刚离开秦寿营帐之后不久,白毅便匆匆忙忙前来禀告。
“君上,不好了,孔先生去找毕公理论去了。”
秦寿闻言顿时吃了一惊,随即一巴掌拍在自己的额头之上。
孔儒刚刚确实是答应了他不去找天子“理论”,却并没有答应他不去复仇。
眼看着自己麾下的大将都有些不知所措,秦寿当即一咬牙,随即恶狠狠的说道:“去,把亲卫营给寡人调来。”
虽然知道孔儒勇武,但是双拳难敌四手,秦寿终归还是担心他会吃亏。
然而此时身处函谷关内,如果调集大军前去增援,必定会引发营啸,最终造成不可预估的恶果。
秦寿不敢担这个风险,却又不能对孔儒坐视不理。
于是他亲自抄起了佩剑,随后带着五百名亲卫直奔毕国军营而来。
孔儒托举城门的壮举给毕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回到自家大营之后的这几天,时常都会想起那一日的场景。
心底既有对孔儒的畏惧,偶尔又会眼馋秦国能有这样的猛士。
昨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到孔儒孤身前来求见,纳头便拜在了他的膝下,口称“君上”。
从梦中笑醒之后,毕公心底便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
在得知孔儒孤身前来求见之后,毕公当即欣喜若狂,以为自己的梦境竟然可以实现,当即十分的高兴亲自前来迎接。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孔儒与他见面之后,并没有说出他想要听的那些话,而是直接开口询问毕公周礼。
毕公虽然身在诸侯之家,身份地位显贵,但是从他一系列不动脑子的操作便可以看出,他一定没有好好学习过政治,更别说学习礼乐。
在面对孔儒一系列的询问之后,毕公的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却想不到回答孔儒的办法。
眼看着毕公哑口无言,孔儒满脸失望的说道:“在下原本以为毕公出身诸侯之间,生来显贵,自然应该是精通周礼的。
却没有想到堂堂一国诸侯,竟然连礼乐也不知道。唉,也难怪会做出失礼之举!”
毕公闻言当即大怒,满脸怒容的盯着对面的孔儒问道:“先生今日来,便是为了来羞辱寡人的吗?”
他话音落下之后,随即将目光看向分列两旁的将领。
这些将领都是毕国的公卿,从小也接受过贵族教育,自然有勇武之士。
眼看着孔儒如此嚣张,他们的心底早已经生出了不快。
在听到了毕公那质问的声音之时,便纷纷拔出了自己腰间的佩剑,各自凶神恶煞的盯着对面的孔儒。
孔儒冷笑一声,一把按住自己腰间的佩剑,声音冰冷的开口说道:“今日,孔某本来是想要与毕公将道理的,却没有想到,毕公竟然想要考教孔某的武艺。”
话音落下之后,哐当咣一声拔出腰间的佩剑,朗声开口道:“如此,孔某便献丑了。”
话音落下之后,他当即踏步上前,直奔对面的毕公而来。
毕公当即吓得面色骤变,口中惊呼“护驾”,身子却是不住的往身后躲闪。
周围的将领见状勃然大怒,这是不拿他们当回事是吧?
“上——”“杀呀——”“我…”“噗——”“哎呀——”“啊呀——”
最开始那些将领们还气势汹汹,结果等他们真正上手之后,却发现他们根本不是孔儒的对手。
所幸孔儒并没有杀人的想法,只是将他们拍倒在地,随即便直奔毕公而来。
“你不要过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