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不顾众人反对,立韦氏为皇后,封上官氏为昭容,参与朝政。】
“这李显在想什么?”李治不由问道。
他还敢让韦后参与朝政?
武后是怎么登基的,他不知道?
他这是想让韦后成为第二个武后?
“上官婉儿能走到这个地步,真算是逆袭了,”朱标不禁夸赞道。
“她祖父上官仪为了反对武则天把持朝政被杀,入掖庭的她还能在十四岁的时候,对武皇对答如流,武皇为了让她摆脱奴籍,直接让她成了高宗的才人。”
“就连武则天称帝后的诏敕,都是她起草的,不简单。”
“这就是有真才能的体现,”朱元璋看着神迹道,“就武则天的用人标准,没能力早就下台了。”
“不过话说过来,她选人的能力是真不简单,后来名相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也都是她选出来的,玄宗正是靠着这批人才,才缔造出开元盛世。”
“这个好理解,”朱见深看到这里,感同身受。
共享乐易,共患难难。
李显被废为庐陵王的时候,无数的人想要他的命,这个时候,韦氏一直陪在他的身边,陪着他一起过艰难的岁月。
就算跟着他一起关禁闭,就算兄弟全部被杀,也没什么怨言。
韦氏怎么说都是他的正妻,现在他夺回帝位,给韦氏一个皇后之位,又有什么难理解。
当年他的父皇亲征瓦剌被俘,他的叔叔即位,对他也是这样。
那个时候,只有万贞儿陪伴在他的身边,不管他身份的变化,都保护他不让他受到一点伤害。
所以他一上位,就对万贞儿大加封赏,甚至想把他封为皇后,可惜这些大臣就像李显时期的大臣一样,不同意。
由于万贞儿的出身太低,他只封万贞儿到贵妃这个位置上。
【在上官婉儿的建议下,韦后规定天下百姓二十三岁成丁,五十九岁就免除劳役。】
【眼见韦后的权力越来越大,张柬之等人提醒李显,反被明升暗降,不久病逝。】
“再继续下去,”元宏有点担忧道,“不就是第二个武皇了?”
先例的力量真不小。
“这韦后,好的不学尽学些……”李隆基摇摇头。
她怎么就看见她祖母的成功而看不到祖母的失败?而且她韦家兄弟已经死光,她要是真的当了皇帝,谁来帮她治理朝廷?
好好当个皇后怎么了?留条性命不好吗?非要逼着他发动政变。
【除此之外,他的女儿李裹儿也备受宠爱。】
【恃宠而骄的李裹儿因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之子,经常对其羞辱。】
“不是韦后的儿子就对他羞辱……”赵祯抽抽嘴角。
韦后和李显就只有李重润这一个儿子,但是李重润已经被武则天逼杀,对此李显有什么办法?他也想立韦后的儿子为太子,问题是这不是没有吗?
不摆正自己的位置也难怪后来李重俊会逼宫。
【甚至劝李显废李重俊而立她为皇太女。】
“看看你家皇后带的头,”李世民指着神迹里的李裹儿道,“不仅李显的皇后想着夺权,就连他的女儿都不安生。”
“不行,朕起草诏书,不允许女子干政,朕要杜绝这个现象。”
【公元707年,已经气愤多时的李重俊带领李多祚,率三百羽林军,诛杀武三思,武崇训等党羽。】
【随即搜寻上官婉儿。】
【在上官婉儿的告密下,李显大怒,发羽林军,平定叛乱。】
【李重俊被诛。】
“这……太子又被杀了……”扶苏自然自语道,“怎么唐朝总想着逼宫,还会选在这么不适合的时候。”
要知道这个时候李显可是正统皇帝,李重俊就只是个太子,拿什么和李显比?
“君主太溺爱的结果,”秦始皇缓缓道,“他要不对某人太偏爱,又怎会让他人产生争储的想法。”
不过这也是说着容易做着难,毕竟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想法有情感。
“不过让朕想不到的是,这次争储的竟然是他的女儿。”
“应该是因为武皇,”扶苏推测道,“武皇称帝,给她一种她也可以当皇帝的错觉。”
“想得真天真,”秦始皇嗤之以鼻,“她们怎么不看看武皇是怎么准备的,就她们一段时间的准备,能称帝?”
“况且有武氏的先例,她们要是真称帝,那些宗室是不可能坐以待毙了,称帝必败。”
“还不如安心当个皇后,当下公主,活到自然死,留个好名声。”
【李裹儿趁机向李显诬告李旦和太平公主是同谋,在主审官的劝说下,两人才保住性命。】
“居心叵测,”看到这李隆基只说了四个字。
【公元709年,关中大饥,李显拒当逐粮天子。】
“看来关中粮食短缺的问题,一直到唐朝也没能解决,”杨坚托着下巴道。
当年关中饥荒,他也率领过大臣当逐粮天子。
如今过了百年,唐朝的皇帝仍要当逐粮天子。
“这李显可真搞笑,”独孤伽罗看到这不禁说道,“武氏把他废了也没见他这么有骨气,现在为口饭,倒硬气起来。”
“就是,”杨坚忙附和道,“还不会吸取教训,好不容易从武氏手中抢回皇后,一转眼就给了自己的皇后……”
真是不怕她成为第二个武氏。
【次年,察觉到李显态度变化的韦后和李裹儿对李显下毒。】
【李显驾崩,享年五十五岁。】
“这皇帝,当得可真不容易,”连刘协都不禁说道,“两登帝位,第一次在母后的逼迫下,无奈当傀儡,第二次把大权给韦后,主动当傀儡……”
“就这还被毒杀,难以想象。”
“真窝囊,”看着画面里被韦后毒杀的李显,李治不由闭上眼睛。
为什么他会有这么软弱的儿子?
不敢反抗母后也就算了,现在连个皇后都能把他毒死?
他这到底在干什么?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稚奴及你的后人,真是能给朕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