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全国各地天灾不断,好在目前的国库还能勉强承受,只是崇祯知道接下来的几年,国库就只能躺平了,一边是税收收不上来,你敢加一分的税,那些官吏就敢往上加上三五分,另一边是天灾连年加重,旱灾水灾蝗灾将会轮番上阵。
如今已经八月份,天气都开始转冷了,用春番薯秧播种的夏季番薯也开始进入收获期。
陕西,孙传庭和洪承畴正站在地头看农民收获自己的番薯,两位官员大佬心里知道崇祯对于番薯有多重视。因此两次番薯的采收,两位大佬都到处奔波统计产量,做好统计旱情对番薯的影响,整理好汇报给崇祯。
陕西大旱严重,其实春季种的番薯收成并不理想,个头小产量也只比小麦略高,就这还是灾民被赶着浇水的结果,当然也有可能是初来乍水土不服的原因。
然而对于这个收成,那些灾民却非常高兴,这么干旱的天,草都枯黄了,番薯还能有这么好的收成,灾民收获了番薯后组织起来扭了好几天的秧歌庆祝丰收。
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的缩影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上半年还在生死边缘挣扎,叛乱四起,而如今有了口吃的便充满了希望,但凡有一口吃的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谁又会去拿命叛乱呢。
有了第一茬番薯的收获,救灾已经停了,在第一茬番薯收获后洪承畴便将剩余的粮食都发下去,不再进行集中施粥。
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的,看到番薯的丰收,谁又愿意呆在施粥棚里喝粥。根本不需要人催也不需要人赶,都在抓紧种番薯,好好打理番薯,期待着夏收有更高的收成。
整个陕西的农民都在期待夏季补种的番薯的收获,补种的都是春季番薯旱死的地块。说到红薯旱死也是有原因的,一则那些地真的是太贫瘠了,二则就是灾民对番薯不了解,也有人偷懒。
虽然夏季番薯由于各种原因种的量不大,但是也值得期待,几乎每个人都想验证一个事情,番薯真的可以在夏收之后再种一季?因为这样的话,将来就可以种一季小麦种一季番薯,一年到头人歇地不歇。
对于夏季番薯的期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夏种番薯之后下了一场雨,虽说对于旱情缓解来说九牛一毛,对于番薯来说确是不一样的,这场雨可能会让番薯产量大增,所有人都在期待。
也就在农民的期待中夏季补种的番薯也到了收获时间,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人各自下到各县去查看情况。
正好碰头到一个县里,两人共同来到田间地头,看着兴奋的农民携家带口,几乎是一寸土一寸土的翻找番薯,生怕留下几个番薯在土里,土疙瘩都要捏碎看看,可见心中很是兴奋,也是因此他们知道陕西有救了。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陕西之后的十几年都受到老天爷的特别照顾,几乎是见年就是灾,一灾连着一灾,只怕是番薯也不一定有用。
待计量的官吏报上亩产七石的时候,孙传庭哈哈大笑,比打了胜仗还高兴。
“哈哈哈,洪大人可喜可贺啊,如此干旱有此产量陕西再无饥馑之忧了。”孙传庭兴奋地说道。
“哈哈哈,孙大人,这可是你我这大半年来最为开心的事情了吧,不枉你我奔波半年辛苦。”
二人互相看了对方晒得黝黑的脸,互相恭维着。孙传庭拉着洪承畴兴奋地说道:“洪大人快随我去联名写一份奏疏给陛下报喜。”
崇祯接到奏疏之后自是高兴,崇祯分别回了给孙传庭和洪承畴二人回了信,信中对二人那是各种溢美之词用尽,崇祯只想一件事,不能让做事的人寒了心。
信中崇祯还提了要求,要求整个陕西在这两年要抓紧种粮屯粮,把这件事放在所有事情之前。
崇祯解释了原因,在信中说道:“若是方便,爱卿可翻阅历史以来的记录以验证,朕为信王时翻阅历史发现一个规律,每隔几百年就会有天气异变,而未来的几十年天气只怕都会越来越冷,天灾越来越多。朕时常忧心的彻夜难眠,未来几十年不知道有多少子民会受饥饿冻馁而死,而若是天下越动乱则饿死冻死加上兵灾而死的百姓越多,朕极力的维持着大明内部的稳定,奈何大明如今内忧外患,有回天乏力之相,朕实在是不忍天下百姓遭此苦难,望爱卿与朕携手,同心协力助大明助天下百姓度过此难关。”
崇祯在大力推广番薯时也想着番薯吃了烧心,不过转念一想人就要饿死了还在乎什么烧心不烧心的,先活下去最为重要。
孙传庭和洪承畴收到崇祯的来信后,屯粮自是不在话下,二人同时都对于崇祯所说的气候规律迫切的想验证。
洪承畴对孙传庭说了崇祯信中所说之事,问道:“孙大人对此是否相信?”
“陛下对本官也说了此事,本官考虑这几十年,自本官幼时开始,整个大明就天灾愈发的频繁,收到信之后,本官调阅了本朝的记录,发现自本朝开国以来,天灾是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能维持至今已是不易,只是是否为陛下所说之规律,本官不知。”
“你我二人都是饱读诗书之士,从未看到如此之规律,只是史料浩如烟海非一人之力短期可查,你我二人联手查询史料验证此事如何?”
“当如是也。”
二人带着书吏查询了能查到的所有史料,看到确实存在一个规律,在汉末三国西晋时期出现了几十年的天灾不断气候寒冷的情况,在唐末五代宋初也出现了天气寒冷天灾不断的情况,而最近几十年相较于元朝乃至开国之初,灾害明显频繁的多、天气明显冷的多。
洪承畴和孙传庭看着史料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到底是天灾导致了乱世还是乱世加重了天灾,查到的两个时段却是人口死亡最多的时期。
“洪大人,这是天道意志吗?是上天对君主降下的惩罚吗?”
“孙大人可不要乱说话,至于是天灾导致的乱世还是乱世导致的天灾,这是不好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本官以为陛下所言非虚,若非有擎天之力,那乱世不可避免,既是天灾也是人祸,相辅相成。”
“是啊,如今大明如蜩如螗,贪官污吏横行,天灾又接连不断,若是不能扶大厦之将倾,则大明片土地上将又尸骨累累血流漂杵。”
就在两位悲天悯人之时,在陕西民间迅速传开的还有另一件事,说皇帝听说山西大旱颗粒无收,开年就下旨免了陕西的一年赋税,并下令推广番薯。然而下面的有些狗官勾结奸商抢粮食卖给建奴,被皇帝老子给一锅端了。
皇权不下乡,民间百姓感受到的皇权从来都是来自于官吏和士绅,而皇帝在乡下的存在感极低。但是此时不一样,造反的那些灾民都被赦免了,那些人在县衙搜到了皇帝下的文书,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在陕西澄城,农民张三利一家正在吃饭。
“大(陕西喊爸爸的叫法),番薯好甜好香,好吃。”张三利的女儿奶声奶气的说道。
“是的,太好吃了,比小米好吃,好甜好香。”张三利的儿子嘴里塞满了番薯呜呜的说着。
“哈哈哈,你们喜欢就多吃一些,大(陕西喊爸爸的叫法)的也给你们。”
“看吧,皇帝老子没有放弃我们,番薯让我们能活下去了。前段时间你还想着去跟李自成那混不吝的远房亲戚造反,还说粥喝腻了想吃肉,你看李自成现在被撵得的跟兔子一样,到哪里都不受待见。”
“是是是,我婆娘说的对,幸亏俺听了你的劝,不然恐怕小命就没了。”
李自成参加了叛军,说起来叛军本来也只是想杀贪官夺口粮,但是在抢了澄城县城后叛军就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反叛能吃饱啊。
一开始孙传庭也没有大力的围剿,就是派兵堵着他们不要四处为乱。主要工作还是督促抓紧赈灾和种粮食,消灭饥饿才能抑制叛乱的规模。
在番薯第一次收获之后,孙传庭就开始大力围剿。也就在叛军准备孤注一掷攻下一座县城的时候被孙传庭的大军埋伏了,死伤惨重,头领被乱箭射死。而投奔而来的李自成在叛军中已经是个头目,看着情况不对就带着一帮人往山里跑才逃过一劫。
一路跑,确认没有再追的时候,李自成坐在山里的一个水塘边休息,他后悔自己为了一个浪货害了自己一辈子,要是不杀那浪货忍辱负重跟着洪承畴混,指不定现在都纳几房小妾了。
这帮人实在是累的不行了就在水塘边安营扎寨睡了,半夜李自成听到嘻嘻索索的声音,由于太累了就继续睡。可是他突然清醒,那两人在小声说投降的叛军都没有杀,而是放回乡了之类的话,后面在议论说要不要投降。其实这会儿哪里是李自成醒了,很多人都醒了,太可怕了,看着被乱箭射死乱刀砍死的伙伴,一闭眼就看到同伴血淋淋的站在自己面前。
这会儿听到两人的议论,也都心思浮动,就在这时李自成起身大喝:“好大的胆子,然乱军心,来人给我拿下这两人。”
此时所有人都站起来了,可是没有人动手去拿下这几人,这仅剩的二百来人都茫然的看着李自成。李自成看着这些人的状态感到怕了,怕这些人会反过来弄死自己,说道:“大家别听他们胡说,反叛哪有投降不杀还能回乡的好事,回去肯定被官兵给屠杀殆尽。”
“胡说,我老表一个月前从其他叛军那里投降,现在已经回家陪老婆孩子了。你就是为了你的野心,想拉着我们一起死。”
此时众人有人相信投降了可以回乡,有人相信投降了会被官兵屠杀。
李自成看着心思各异的众人,知道不能强硬了,说道:“众位兄弟,在下也不多说,我李某自认待兄弟们还算仁义,带着兄弟们死里逃生,现在有兄弟想回去投降,我也不拦着。继续跟着我的兄弟,将来大事成了,跟着兄弟享尽荣华富贵。”
百样的人也有百样的心,有的人想赌一把,有的人想寻求安逸,更多的人都是随大流,并没有自己的主张,是脑子空空的愚蠢。这时那位说老表投降回家的叛军带头先走了,呼啦啦跟着一群人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样子。
就在这些人没走多远就听李自成喊道:“兄弟们,别让这些人走了,他们回去会泄露我们的行踪,杀了他们。”
就在李自成带着人冲出去的时候,忽然山林里哗啦啦的飞出一片鸟,李自成当下心惊知道坏了,可是又有些不敢相信,这大半夜里官兵也来围剿了?
于是李自成也顾不上那些人,就想赶紧带人跑路,也就在这时跟着李自成的那些人害怕了,他们调转道口把李自成给围起来了。
“你们干什么,我李某待你们不薄,为何加害于我。”李自成绝望的说道。
“我等也是想活命,只要投降就可以活命,借李哥项上人头一用,我等会铭记李哥大恩大德。”
“不不,你们不能杀我,你们可以把我绑起来交给官兵。”
“兄弟们把李自成杀了,若是他活着胡乱攀咬,我等也难以活命,杀了他交给官军,我们投降。”
而不出意外真的是官兵过来了,这伙叛军被迅速的围了起来。叛军将李自成的人头交了上去投降。
一代枭雄李自成提前几年投入了叛军,还没来得及壮大就此落幕,被自己带的叛军杀死在水塘边。赶过来的官兵不费吹灰之力剿灭叛乱,带着人头和投降的人回去交差。
在孙传庭的布局下叛军一个个被剿灭,加上赈灾与番薯的推广消灭了叛乱的土壤,皇帝在陕西的名望迅速上升。
这个名望上升也跟崇祯刻意引导舆论有关,崇祯命骆养性在锦衣卫抽调人员去民间散播消息,什么推广番薯了、什么番薯产量了,什么严惩贪官污吏了,传的神乎其神有鼻子有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