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听到崇祯的话中的失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陛下,臣确实老迈,难以接受新的思想了,也活不了几年了,臣以为陛下当从年轻人入手,陛下如今风华正茂,有的是时间施加影响力,何必急于一时。”
“爱卿说的在理,是朕着急了。不知道爱卿可还有什么想法与朕说说。”
“陛下不是说商人与提高生产力绑定到一起是代表着进步吗?那他们会不会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吞掉陛下所说的政府?毕竟那是一头恶虎而不是一头温顺的肥猪。”
“爱卿说的是有可能的,但是朕不怎么过于担心,因为华夏这片地方的政治极其早熟,社会结构极其稳定,士绅的权力极大。华夏这片土地上的人若无压制,最喜投机倒把,商人反而为了钱财变成了勾结外国祸害华夏的群体,而这类行为是为儒学所不容的。”
崇祯思考了一会儿继续说道:“举个例子,在西洋发生了天灾,统治者是不会去像华夏这样积极的救灾且有一套完整的传承千年的天灾处理机制,他们也没有对于生民重视的思想,有的只是自己为自己负责。”
崇祯神情略带骄傲的继续说道:“而华夏这片土地,自古以来救灾就是政府的职责之一,遇到天灾不救,统治者会被戳脊梁骨抬不起头的,甚至统治合法权都会被剥夺,因为无论儒家还是诸子百家,自古以来先贤都在追求天下大同,而天下大同的思想里是有蝼蚁般的百姓的一席之地的,因此即便那个群体吞了朕所说的政府那群人也会立好牌坊,不过以他们在华夏的软弱,不会的。”
“陛下可是想开海发展工商业?”徐光启明白了崇祯的话,转开话题询问。
“爱卿为何如此说?”
“经过陛下之言以及去年的晚宴戏曲,臣猜想陛下有如此想法,臣妄测圣意还望陛下恕罪。”
“朕确实要发展工商业以及开海,但是不是现在,没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如今什么也做不了。”崇祯摆摆手。
“可如陛下所说商人阶级一定会壮大,那陛下如此做不是在加速掘皇权的根基吗?”
“崇祯长叹一口气,先贤千百年来在皇权之下无数的探索都未能解决饿殍遍地的情况,无他,因为损害皇权统治者的利益都会被无情打压抛弃。而朕不愿意再一直这么循环下去了,是时候走一条新路看看,能否让百姓吃饱穿暖再无饥饿受冻之苦。”
“臣虽年迈怕是活不了几年了,否则还真想看看陛下能做到哪一步,陛下以苍生为念是吾等臣子的福气。”
“哈哈哈,以刚才的论述,可不是你们的福气,可能是你们的灾难,你们可是士绅,而朕不仅掘自己的根基也在掘你们的根基。”
“陛下,社会再变,最终士绅也会被逼无奈的去变,而以他们的财富与见识以及传承,很快就会再次站到新时代的统治阶级上,而不愿意改变的士绅最终会被无情的抛弃。”
“爱卿所言在理,请爱卿务必找到学生研究此阶级之论的学说,朕猜测此学说虽不能衍天地大道,但是能衍社会之未来,也许天下大同会从一个理想变成了一个真实存在可以努力的方向。”
到了遵化之后崇祯才蛋疼的发现遵化铁厂早就在万历年间便关闭了,已经关闭了几十年了,如今只剩下破败的冶铁厂。
崇祯看着破败的冶铁厂,看着那近十米的高炉,恍惚间感觉自己是出身于现代社会,如此庞大的冶铁产能,加上全国各地的私营作坊,那么只有一个原因,社会的钢铁需求量非常大,那么也就是社会经济活动非常活跃,如果不是碰上王朝末年与天灾外患,也许世界的发展会不同。
崇祯仰望着那堆积如山的冶铁废渣,这得有几百年才能堆积这么高吧,心想这也许可以用的上。
从铁厂回来崇祯马不停蹄的看了遵化的城墙,差不多十米高的夯土墙看着极为扎实,若不是后金内奸,想攻破也需要不少时间吧。
崇祯站在城墙上看着遵化县城,如果没有任何的干涉,明年遵化城的官兵与男丁就会被屠戮一空。
为了加强遵化的防务,崇祯决定动用穿越者金手指点出水泥,给遵化再建一座混凝土的外城墙。安排人快马加鞭着工部派一批烧矿的工匠,在遵化城召集以前的冶铁工匠以及民夫共计三千人,包括开矿、碎矿、磨粉、掺混、焙烧、采石、碎石、搅拌混凝土需要的相关分工外,还有城墙的地基挖掘等城墙相关的工作。
这次民夫、工匠的劳作,崇祯都给发放了工钱,每人每月二两,对外宣称是魏公公心忧城防,捐出十万两加强遵化城防。
崇祯要工匠烧出不同混合比例的水泥料,做混凝土强度实验。遵化这个地方矿产资源也着实丰富,还有一点就是这边有现成的炼焦炉,将冶铁炉拆了得到耐火砖之类的材料,就在冶铁厂里就近建设立炉,将冶铁的鼓风机拆过来维修一下就能用,省了不少时间,就这建设也差不多搞了一个月。当焙烧炉建好之后,工匠将混合好掺水团成球的粉料装入立炉焙烧。
焙烧时才发现温度始终上不去,烧出来的水泥没法用,工匠并不知道烧这些土球有什么用,只是按照吩咐去搞,崇祯看着一锤子就碎的混凝土,就去看焙烧后磨好的水泥粉,发现根本就没有完全烧好。
崇祯想到应该是温度不够或焙烧时间不够,至于温度,炉体是冶铁炉的模式建造,按理说是能达到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度之间的,这个温度烧水泥是够了的。焙烧时间着人延长了之后强度也没有提高多少。
那算来算去还是温度不行,需要更高一些的温度。也就是在工匠想方设法提高温度的同时,恰好崇祯让秦良玉派人开采的各种矿石第一批也到了,其中就有石棉。崇祯立刻派工匠在立炉外围包一层石棉,再用砖在石棉外围砌一层,避免石棉粉尘飘的到处都是。
再次开始焙烧后,热损失小了,温度很快就达到了要求,通过调整配比进行试验,找到了最合适的配比,根据这个配比命工匠开始大规模的焙烧,那堆积如山的铁渣也都成了混凝土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建设城墙的碎石一直在同步进行,而城墙的地基也挖好了,相比于原来的城墙,又向外扩了一百米左右。
崇祯命人运来了大量的竹子,劈成竹片在地基上编成骨架。没办法,没有钢筋,只能用竹子代替,好在效果也是不错的,和钢筋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不过强度自然没有钢筋好。
安排好了工序之后,崇祯也不打算留在这里了,该打通的关节都打通了,再有什么问题让遵化巡抚王元雅上奏。临走前崇祯找到王元雅,交代他一定要加紧查城内的后金奸细,加紧训练士兵囤积物资以备不时。
崇祯也命东厂加派人手在遵化盯着查后金奸细,对可疑人员进行查处,有必要时调动全城军民进行反细作。
崇祯在担忧中回了北京城,崇祯之所以担忧,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危机中有太多的人投降了后金,而崇祯确实也发不出军饷,兵将自然毫无战斗力。
崇祯现在没钱,缺钱缺的太厉害了,要问为什么不从贪官污吏身上抄?反贪是哪些人,不还是官员吗?大明自有刑部大理寺等机构处理,可是抄家的银子能落到国库?不可能的。用锦衣卫抄家,那就是踩了官员的尾巴,反腐你都别想反了了,直接能给你罢工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