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终于到了店铺开张的日子,为了这一天,大伙可是忙活了大半个月。
店铺开业,自然是要喜庆热闹,因此清荷不仅请了喜乐班子,还请了杂耍的艺人来热热场子的。
越热闹越好,大伙都爱看热闹,闹起来了,人就多了。
人多了,正好给店铺做宣传。
这天早上,平阳县的西街突然传出了喜乐,锣鼓喧天,鞭炮齐响,好不热闹。
大伙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过去,走近了一看,才发现前几日在翻新的店铺,开张了。
新店铺的名字叫作周记十里酥香,门口站着两个机灵的小子,笑得十分可爱,招呼着来往的路人停下脚步瞧一瞧。
小子人乖嘴甜,被叫到的路人不由地停下了脚步,又听见人群传来一阵阵惊呼声,伸长了脖子往里头一看。
哟呵!是在耍杂技呢,瞧着还挺精彩的,就想着看几眼再走。
这一看之下,越看越入迷,顿时忘记了时间,立在原地看了起来。
杂耍班子表演完,店铺的周围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了。
白荣趁机往前走了两步,大着嗓门道:“各位乡亲,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周记十里酥香的开业仪式,我们这个店里卖的是几种新奇的吃食。”
“所谓新奇,那就是说我们店里的东西是别的地方都没有的,只有我们店里才有,保管大家都没吃过,而且味道非常得好,大伙要是有兴趣,都留下来尝一尝。”
白荣说别的地方没有,人群里就有人不服气了:“你这小孩子,好大的口气,还说别的地方都没有,你倒是说说你家卖的是什么稀罕物?让大伙听一听,是不是真的没听说过。”
说这话的人是县里油铺的胡老板,这位胡老板是位老饕,家里颇有资产,为了吃能赶十天半个月的路,这周围的几个州府,他算是吃了个遍。
白荣说别的地方没有,一下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引得他出声询问。
白荣讨了好几年的饭,又自己在外做过活,面对人群询问的目光,一点也不怯场:“这位客人,本店主打锅盔灌凉粉,客人有吃过吗?”
凉粉是什么?锅盔又是什么?
胡老板皱眉想了一会,确定自己没听说过两种东西,就想进去尝一尝:“没有吃过,既然没吃过,那我可得尝尝。”
平阳县竟还有他没吃过的美味,那怎么行,必须得尝一尝,胡老板这样想着,抬脚就进了店里。
来了!有客人了!
王磊心里一喜,脸上堆起笑容迎着胡老板走进店。
胡老板抬眼扫了扫屋子里的布置,发觉这铺子里的布置与其他吃食铺子一点也不一样。
店里的不是八方桌,而是用的几张长条桌,桌上放着几个瓷白的小罐子,露出勺柄,想来是些什么调料之类的。
屋子的墙上拼着木桌,每一人宽左右就用一块小木板隔开,胡老疑惑地挑挑眉,这是做何用的,倒是没瞧见过。
店铺里的墙角处还有一个木架子,上头交替错落地摆放着几盆绿幽幽的植物,瞧着还挺别致。
“客人,不知你想吃点什么?店里的吃食,这上头都写的有,若是客人看不明白,也可以让小的给客人介绍一番。”王磊站在胡老板身后,笑容满面地说着。
胡老板顺着王磊说的转身看过去,只见他背后的墙上,开着一道窗口,窗口不是很高,只到人的胸口处。
从他的位置看过去,能看见里头有几个系着围裙的女子在里头忙碌,案头边摆了一排的调料罐子,还有些面食的香气传出来。
再往上一看,窗口上头挂着不少牌子,上面写着店里的吃食,胡老板一一看过去。
什么锅盔灌凉粉十五文,锅盔灌卤肉二十文,锅盔灌三丝,锅盔灌红油猪耳……
这些是什么?
他怎么一个都看不明白,这上面价格他倒是不在意,他家里不缺钱,他平时去吃那些好吃的,比这贵多了。
“小二,给我来个你们的招牌菜吧,我先尝尝。”既然看不明白,吃招牌的东西没错。
“好嘞!您找个位置坐,吃的马上就来。”
安顿好胡老板,王磊开心地跑到窗口喊了一声:“一个招牌锅盔灌凉粉!”
锅盔是打好的,直接烤热了,灌上拌好的凉粉,用油纸包好就行,速度快得很。
胡老板前脚刚坐下,桌上的调料还没看完,他点的招牌锅盔灌凉粉就上了桌。
先前胡老板还有些怀疑小二说的,他家的东西好吃又稀奇,这会见了真东西,才知道小二没说谎。
这东西他确实没见过没吃过,而且看这样子闻这味道,就知道这什么锅盔灌凉粉,味道必定不差。
他拿起油纸包好的锅盔灌凉粉,咬下一口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他在里头吃得欢快,外头也是热闹非凡。
胡老板有钱,他可以不问价格就往店里走,其他的人不行。
大伙都是普通人,对没吃过的东西归好奇,没打听到价钱之前,可不敢随便往里冲,万一碰到黑心的店家,身上的几个铜板怕是要掏空。
于是就有人问了:“小兄弟,你们这什么锅盔,卖多少钱一份?”
“大伙别急,咱们花钱买吃的,肯定要好吃才愿意掏钱,先别谈钱,大伙先尝尝味道再说。”白荣说完,张大娘就从里头端着个托盘走了出来。
里头放着不少竹碗,每个竹碗里装了些凉粉和一块锅盔。
“来来来,大伙都尝尝,我们东家说了,她请大伙尝个味,觉得好吃咱们就掏钱吃,吃不惯的就当给我们店捧捧人气。”白荣往几个蠢蠢欲动的路人递上吃的。
“小哥,你说是请我们吃,就是不要钱啊。”还有人不敢伸手,想要问个明白。
别待会吃完了要给钱,那多冤啊,大庭广众之下,吃都吃了,不给钱又不行,可不得问清楚再拿。
白荣笑着摆手:“不要不要,这竹碗里的不要钱,客人吃完这个,要是还想吃,就要花钱买了。”
听说真的不要钱,那问话的人,伸手拿过一碟:“那是那是,要是好吃,我肯定得花钱买上一份。”
不要钱的东西,到哪里都受欢迎,张大娘和魏大婶进进出出好几趟,才让人人都尝到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