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收的话我可是会不高兴的!”
啧,刚刚差点嘴快,直接喊阿娘了!
难不成她真对沈从之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了?
沈从之顿了顿,只能“被迫”接受,“如此,我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到时候让阿娘准备一些上京的时兴物件寄过来,就当是抵了这些玉米了。
李窈窕见他应下了,当即帮他拿了个篮子装了起来。
“其实玉米这东西本身是摘下就吃掉最好,放久了难免变老,味道便也没那般好吃了。”虽说有些人就是喜欢吃老一些的。
当然了,这些个玉米都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自然是还和刚摘下时候一样。
沈从之颔首了一下,“一会儿我便让人送出去,快马加鞭的话,六七日应当便能到了。”
李窈窕笑吟吟的点了点头。
想来这应当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吧。
这古代运送物资这块确实是麻烦。
……
上京,侯府。
“夫人,大公子又差人给您送玉米来了。”
嬷嬷接过侍卫的玉米,急匆匆的便跑向了颜瑾,也就是沈从之母亲住的后院。
没一会儿,便见一个美妇人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一脸惊喜。
“快,拿过来给我瞧瞧。”
她想这口子已经想了快大半月了呢。
这信一来一往的总是要那么多时间,若是那窈窕姑娘在上京也能种上玉米便好了。
嬷嬷将你那一袋子的玉米拎了过来,十几个玉米,还挺重的。
颜瑾瞧着满心欢喜,“快,快去给我现煮上两个……不,煮上五个,等老爷和二公子下朝之后刚好能吃上。”
“其他的便先放冰窖里去。”
因上次沈从之寄回来的时候说过,说是窈窕姑娘的意思,放冰窖里没那般容易老,吃起来也好吃。
“哎。”
嬷嬷当即笑盈盈的下去煮玉米去了。
这玉米她上次也是尝过一根的,味道脆甜,当真是好吃,且还能饱腹呢。
这般好吃的物件竟不是点心,而是粮食。
没过许久,厨房里面便飘出一阵玉米香,惹得里头的人口舌生津,恨不能也能上一口。
不过里头的玉米水他们还是能尝到两口的,味道也很是特别。
没过许久,嬷嬷将里头的玉米拿了两个出来,端到了颜瑾面前。
颜瑾很快便吃完了一个,等到吃第二个的时候,沈广锋父子俩回来了,一进门便闻到了玉米香。
“阿瑾,你之前不是说玉米已经吃完了么,怎的今日又有了?”
“自然是咱们儿子想着我,特意从窈窕那得了后又差人给我送来了啊。”
颜瑾说着,将那玉米掰了一半,一半给了自己,另外一半递给了一旁的嬷嬷。
当即,沈广锋伸出去的手只能空空的回来了。
“阿瑾,这可是儿子给咱们寄的,你可不能吃独食啊!”他可还一个没吃呢。
颜瑾当即侧了侧身子,“我也没说不给你们吃啊,都给你们留着呢,自己个儿去厨房端便是了。”
沈长逸一听,当即转身便朝着厨房的方向走去。
沈广锋赶忙在后头喊着,“记得给我也带一根。”
说着又眼巴巴的瞅着自家夫人手里的,可惜自家夫人这会儿莫得感情。
没几下便又吃完了。
“夫人,擦擦手。”
嬷嬷地上一块湿的巾帕,颜瑾当即擦拭了一下手,这才拆开一旁的信看了起来。
沈广锋凑了过来,“从之写了什么?”
“从之说这些玉米暂时只是最后一批了,窈窕那已经没了,不过等陛下那批玉米熟了之后运到上京,应当还有机会吃上一次。”
嗯,到时候可从陛下拿拿一些回来,便还能再吃一吃。
看来这次的玉米得贡献几个给陛下才行,如此才能让陛下到时候多想到他们些许,也可多给他们几个。
沈广锋:“不过从之话里的意思是陛下恐怕会将这些玉米用来当种子,因为这玉米亩产量可得千斤!”
看到这里,颜瑾忍不住抬头同自家夫君对视一眼,“这玉米竟能有这般多的产量?”
实在是未曾想到的。
沈广锋颔首了一下,“说实话,我都有些想见见那位叫窈窕的姑娘了。”
颜瑾闻言忍不住调侃了他一声,“怎的,是想见儿媳妇了吗?”
“啊这……难道从之跟着窈窕姑娘之间……”沈广锋有些惊奇,自家儿子难不成真开窍了?
“应当是有那点心思了吧,你看这里,他还说这些玉米是窈窕姑娘专门孝敬咱们的,还让我们也给人家准备一些礼物和点心回去呢;若非虽人家姑娘有心思,咱家儿子啥时候这么体贴过。”
颜瑾觉得或许用不了几年,自己也能抱孙子孙女了。
沈广锋瞧着也是高兴,摸着自己的胡子,直言,“不错,不错。”
“夫人你还不知道吧,除了这玉米,陛下还说她手里还有一种可亩产近万斤的粮食,恐怕再有个把月不到便可成熟了。”
这些只有朝堂上的人听说了,还未传开,毕竟他们其实并未那般相信。
但若这些个玉米的亩产量都能达到这么高,那番薯,自然也是真的。
沈广锋清楚,沈从之从来不会撒谎,他既说了,那边是他亲眼所见之事实。
“那这小姑娘当真不是常人啊。”
颜瑾若有所思,心想着自己应当给人家回些什么,可不能让她觉得他们这婆家太小气了啊。
沈长逸拿着玉米回来的时候便见自家爹娘在那里嘀嘀咕咕的不晓得说些什么,自己拿了一根玉米,剩下的便放在他们旁边。
玉米还是热乎的,吃起来会比冷的更好吃。
当日下午,颜瑾便带着下人大张旗鼓的行走在各种店内,买了不少的东西,不晓得情况的人还以她这是在准备聘礼呢。
看的出他们是真满意李窈窕这个未来的“儿媳妇儿”了。
……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全亮,颜瑾便将剩下的十个玉米全煮了,父子俩一人两个当早点,又另外装了三个给她那皇帝侄儿当早点,剩下的三个则她自己两个,嬷嬷一个,如此便是一根都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