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刚穿越大明,你就要诛我十族?
  4. 第467章:江西大才子!
设置

第467章:江西大才子!(1 / 1)


一向善于识人的朱元璋是绝对不看不会看错的,这些人未来都将会是大明栋梁,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好像这次的科举名单真没有什么问题,

朱元璋抬起眼,又看了一眼孔定国,此人便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

本来按照资历来说,应该是让刘三吾主考,但是刘三吾自从在太学闹了那么一通之后,已经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他也彻底疯了,索性把自己关在家中,整日不出,

因此,朱元璋便选了此人,此人为孔圣的嫡系后人,无论按照辈分、资历、学识来说的话,都足以成为大明科举的主考官,

除了他之外,朱元璋还给他配了个王府长史做为副考官,名为白纪,

这两人刚才还被朱元璋杀人的眼神吓了一跳,这下见朱元璋又向自己看过来,

皇上眼神带着迟疑,但是相对来看,还是和善了许多,二人不禁松了口气,

看来皇上对自己还是没什么生气的地方,因此也把悬着心放下来,甚至孔定国还朝着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

这下把朱元璋弄得哭笑不得,

朱元璋将手拄在下巴上思绪不由得运转起来,如果这么看来,二人的选拔应该是没有什么私心的,完全是为国轮才,怪就怪在这些考生的籍贯都是南人,却没有一个北人,

朱元璋知道南北之间的学术确有差异,南方社会安定,世家众多,学风蔚然,

而北方常年战乱,光是这个环境相比下来,北方的学术整体水平就远远不如南方,但是科举不止是单单的为国选才这一个用途,

还有一点便是将这些科举名额在全大明的范围内,平均的分配出去,

好叫缓解各地方之间的矛盾能让各地方都有人上朝做官,

如果全是从南方选才的话,难免会寒了北方人的心,北方的学子又如何为大明出力呢?

这便是朱元璋担心的症结所在,在之前所有因此事谏言的官员中,从未有人看到过这一层,

他们只觉得是科举之争,不应该受到籍贯的束缚,而应唯才是举,但是以朱元璋的高度来看,这是完全不对的,

说句不好听的,大明还没有落魄到特别需要某个大才来左右大明的局势,当然张牧是个例外,除此之外,朱元璋也不信有人的才华能高到张牧这种地步,

所以为国选才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来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给平民学子也有一个上进的出路

就像一个扎紧的大口袋,你怎么都要让它漏点气儿,不然里面的生活的人不都被活活憋死了吗?

而各王朝覆灭,就是因为社会阶层固化,有钱人永远是有钱人,穷人一辈子是穷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别人再没有改变的机会,所以才逼得这些底层人不得不造反,朱元璋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他深以为然的知道阶级流动的重要性,因此他如此重视科举,其中深意就在于此,

但是于公于私来说,这次科举的主考官和副考官并无私心,一心只为国选才,完全没有弄死他们的必要,可是形势就逼到这儿了,朱元璋也不得不狠下心来把他俩给收拾掉,

不然的话,如何平掉北人学子的民愤呢?

就在这时,太子朱标从殿外走来,朱元璋抬眼一看,科举都已经进行了大半个时辰,朱标这个时候才来,双眼中不由得露出不满的神色,

今天是什么日子,朱标竟然还能迟到,但还是强压下训斥的话语,向朱标投去了一个责怪的眼神,

朱标面露焦急,丝毫没有注意到朱元璋的眼神,朱标快步往前去,直接走到了朱元璋龙椅的下手第一个台阶处,

低头和朱元璋快速耳语了几句,朱元璋闻言神情大骇,压低声音惊呼道,

“可是真的?!”

朱标连忙点头说道,

“真的,这些北人学子就拥在洪武门之外,看样子今天是要闹大了,他们就是要闹个不死不休!”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冷气,他本还有些迟疑的心思,现在却立马定了下来,为了安抚北人学子,

看来必须要大开一波杀戒了,因为这群北人学子不仅代表他们自己,他们代表的是整个北方的读书人,

如果让他们寒心的话,不说远的,光是北方的这一块边防,恐怕就会出现极大的纰漏,这是朱元璋万万不能允许的,

而就在这时,一个眼睛狭长,面目白皙的考生起身,转身离开,这便是答完卷儿了,他们需要退出宫外,等待朱元璋试卷再定榜唱名,

周围文武官员见状,不由发出了一阵哗然声,能在如此短时间内交卷的考生,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虽说殿视的考试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但是这些考生基本都会写到最后一刻来反复审查自己的试卷,

但是像这名考生一气呵成,写完连看都没看第二眼,便直接交卷的确实从来没有过,

朝官之中,不由窃窃私语起来问道,

“此人是谁?”

“此人便是解缙,江西府出了名的大才子!”

“嘶!何其恐怖的行文速度!”

“快有什么用啊,到底还是得看他写的好不好!”

“这说的倒是!等一下皇上看完之后也会给我们传阅,到时候便可以一见而知了......”

解缙朝着朱元璋行了一礼,随后又朝着百官行了一礼,

最后转身离开殿中,徒留下一个风骚的背影,看起来装逼至极,

不过他也确实有资格装逼,能在可以说大明最高级别的考试之上,在文武百官的面前,如此快速的答卷,竟然连检查都不检查一遍,可见此人对自己才学已经自负到了极点

光按才学来说,站在殿外的北人学子代表李力恐怕绑上十个都不如一个解缙来的高,这也是南人科举学子的底气,

在他们看来,科举考试就是考试,就是要比一个学问高低,你非要扯一些有的没的来掩饰自己学识不足的问题。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