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你们后世之人自己制作出来的?"李世民似乎有了一些想法。
"不错。"胡院长点点头,"到了我们这个时候,科技已经比较发达了。"
"那我大唐可否能学会这些技术?"李世民问道。
"有的技术可以,有的技术还是需要一些门槛的。"哪怕是照抄答案,也不是所有都能抄得了的。
"原来如此。"李世民喃喃自语,"原来这差距竟如此之大吗!"
"不说这些了。"李世民回了心神,"不知这些东西,我如果想要购买的话,作价几何?"
"交易嘛!双方都没有异议就能达成。"
"大唐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来交易给我们,不仅仅局限于金银。"
"其实对我们来说,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金银,哈哈。"
听到胡院长这么说,李世民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只要别要钱,其他的都好说。
现在李世民刚刚继位,别说这个时候国库本来就不丰盈。
还有那即将到来的渭水之盟,各种天灾人祸。
李世民想起来头就一阵阵的抽痛,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
"布匹,绢帛,笔墨纸砚,花草树木,锅碗瓢盆我们都要。"
"如果可以的话,药材,药方,书籍我们也想要。"
"还有水,河水、井水、雨水这些。"
"要是有土壤就更好了,不过土壤有点要求,不是随便挖出来的就行。"
历史研究院的研究员把之前列好的需要交易的东西都说了一遍。
"这些?都可以?"李世民有些疑惑,"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用处啊!"
"是这样的,我们这边的过去也是有大唐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出现了一些历史断层。"
"如果能收集到这些东西,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些研究会非常有帮助的。"
"行吧,就像各位说的,交易嘛,双方都同意就可以了。"李世民笑笑,"那这些东西我们明天就给你们带过来了。"
"那您这边需要一些什么东西呢?"胡院长问道。
"这些方便食品,还有粮种,就是之前各位说的那种高产粮种!"李世民说道。
"粮种的事情我们需要先和您说清楚,我们这边的平均亩产1000公斤,放在大唐应该没办法那么高。"
"这是为何?"李世民有些急了。
"我们这边有农药,有化肥,有各种机械。"胡院长说道,"种地也不是说一样的种子就能有一样的产量。"
"土地的状况,气候等等都很重要。"
"那农药和化肥,还有机...机械可以卖些给我们吗?"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觉得那里有差距,那就想办法补齐。
"这个...."胡院长一愣,"恐怕不行。"
"这是为何?"李世民声音不由自主的大了一些,"各位需要什么都可以说,我定会想办法找来。"
"不是这个原因,你先听我说完。"胡院长安抚了一句。
"咳咳,抱歉,是我失态了。"李世民有些尴尬的干咳了两声。
"农药、化肥,是现代科技的产物,虽然可以提高产量,但是对生态的破坏是不可磨灭的。"
"我们现在已经尽可能的不去使用这些东西了。"
"而且农药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一旦误食,以大唐的医术基本没有可能救得回来。"
"现在我们再来说各种机械,有了这些机械,一个人可以完成10个人,甚至100个人的工作。"
"但是这些机械所需要的燃料,在大唐是没有的。"
李世民听完愣了半晌,有好东西,但是自己却用不了,这种滋味真是不好受。
"多谢先生解惑。"李世民苦笑一声,"是我异想天开了。"
"我们有一些改良过的耕作工具,到时候可以把图纸给你们。"胡院长说道。"也能提升不少的效率的。"
"多谢先生了。"李世民起身鞠了一躬。"那怕不能达到后世的产量,能比现在的高就行。"
"客气了客气了。"胡院长连忙避开。"比你们现在的产量高应该是没问题的。"
"通道还有半小时就关闭了。"楚诺开口提醒。
"那咱们抓紧时间先交易今天的物资吧。"胡院长说道。
"好。"李世民点头,"那今天我先要一些这个压缩饼干和方便面。"
李世民说道一半想起来自己还没有拿出支付的东西。
想到这里,李世民在自己的身上摸了摸,想找找看有什么可以拿来交易的。
找了半天才发现,自己在宫里,身上都是没什么钱财的。
衣服也换成了别的,一些配饰也是没有了的。
房玄龄等人看到李世民有些窘迫的样子,也连忙在自己身上翻找起来。
金银他们不是很需要,那自己现在还有什么可以拿出来交易的呢?
"先生,这本书你们要吗?"魏征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了一本书问道。
"可以可以,当然可以!"楚爸爸高兴坏了,上前小心翼翼的从魏征手里接过了那本书。
也不是什么很有名的书籍,应该是魏征闲时用来打发时间的杂书。
"我这里有个玉佩,各位看看可以吗?"
"我这里有条...腰带,是陛下前两天赏赐给我的。"
"我的外袍是宫造的...要不也给你们吧?"
李世民说着就脱去了自己的外袍,一群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倒也不用做到这种地步。"胡院长有些懵逼,"明天换下来再拿过来也是可以的。"
"那我明天找一些宫造的衣服给先生送来。"
李世民到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反正一会出去就是长孙皇后的立政殿。
"请问先生,这些东西可以换得多少压缩饼干和方便面?"
"可以换很多。"胡院长说完看了看几人,"但是你们要怎么搬走呢?"
这个世界可不像之前的那些世界,空间一开,想装多少装多少。
系统规定了"异世界"之前的东西是不能相互交易的。
不过就算没有这个规定,大家也不会把空间类的东西给李世民他们用的。
"能搬多少搬多少吧。"李世民说道,"现在就可以搬了吗?"
"可以的,超市里都有存货。"说着,胡院长就带着几人来到了超市门口。
超市门口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搬运东西回去了,一个个队列排得非常整齐。
工作人员们也及时的调整了这次交易结算的流程。
首先去兑换机那里看拿来交易的东西可以兑换多少积分。
然后工作人员把东西收起来,给他们一张小票,小票上写着对应的积分。
大家都是先确认了自己的积分有多少,然后才去选购需要的东西。
最开始乱了一会之后,之后的秩序都非常良好。
李世民几人现在根本没时间去看有哪些百姓有机会来到超市。
只想着在最后有限的时间里面能搬运多少东西回去。
李世民带来的所有人都撸胳膊上阵了,一个个累的气喘吁吁的。
好在只要把东西搬出门就行,另一边已经安排好了看守的人。
"你们把那边的人喊一些进来帮忙呗。"楚诺看着忙碌的几人说道。
"算了。"李世民一边搬箱子一边对楚诺说道,"那些人都是穿的宫里的衣服,不方便。"
"明天提前安排好,到时候直接叫人来搬。"
楚诺在一旁担任着报时的工作,需要的时候也会搭把手。
"对了,我想请姑娘帮我准备一份姑娘家喜欢的吃食,时间还够吗?"
"时间够的,您稍等我这就去拿。"楚诺小跑着就去了茶水间。
奶茶,小蛋糕,巧克力,小点心楚诺拿了不少,打包好给了李世民。
"这些吃的...您是给长孙皇后准备的吗?"楚诺还是没忍住八卦了一句。
"没错。"李世民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不少,"皇后这两日胃口不大好。"
"您和长孙皇后感情真好,真让人羡慕。"楚诺星星眼。
"因为她值得。"李世民笑笑,然后十分小心的拿着楚诺打包的那些零食。
"各位,明日再见!"
"明天见。"
时间一到,通道准时关闭,超市里还有两袋一个百姓没来得及搬走的大米。
"我的天啊,刚刚太宗皇帝还专门打包了零食给长孙皇后!"
"这是什么神仙爱情啊!"
"可惜了,长孙皇后身体一直不太好,三十六的时候就没了。"
"咦,话说长孙皇后是怎么没的?有记载是什么病吗?"
"史料记载是气疾,应该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吧,哮喘?肺炎?"
楚诺在一旁听着大家的谈话,突然之间产生了一个不成熟的小想法。
"你们说,要是让太宗皇帝带着长孙皇后来咱们医疗中心检查一下,可行吗?"楚诺问道。
"我去,你思维这么跳跃的吗?"一个小姐姐震惊的看着楚诺,"但你这个想法很好哎!"
"长孙皇后没了之后,太宗皇帝伤心欲绝不说,太子李承乾也性格大变!"
"其实我一直觉得李承乾没有当上皇帝,很大程度是长孙皇后早逝造成的。"
"你这个想法极端了啊,朋友。"
"说回给长孙皇后看病的事情,我觉得可行,明天可以问问看。"
"我其实挺好奇长孙皇后到底长什么样子的。"
"以前上课的时候,我还说怎么古代人长得都不怎么好看,今天看见太宗,我现在百分之一百确认了,都是画师的锅,哈哈哈哈。"
"人家画师画的都是老年时期居多吧,你现在看见的可是青年,能一样吗?"
"要是当年上学的时候,插图是今天看到的这样的李世民,我绝对不会在上面画画的,哈哈。"
一群年轻人嘻嘻哈哈的说起了小时候都在课本上画过什么,胡院长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简短的休息了一会,大家开始盘点起了今天收到的东西。
除了李世民等人的东西,百姓们拿来交易的东西简直是五花八门的。
还真就是锅碗瓢盆都拿来交易了,还有各种家具,针线活。
就连吃的都有,胡院长做主给大家一人分了一点尝尝。
各种只在史料里记载的食物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这就是胡饼啊,看上去有点好吃的样子。"
"这个煎饼看上去挺一般的,感觉得就点咸菜。"
"我去,这个野菜饼也太难吃了,拉嗓子,还酸苦酸苦的。"
"胡院长啊,我有个小提议!"一个小哥举手。
"你说。"胡院长仔细研究着一块野菜饼子头也不抬。
"想吃御膳!胡院长能不能安排一下!"
"嚯!你倒是敢想!"胡院长挑眉,"你这可不叫小提议了。"
"嘿嘿,我这不是好奇嘛!"
胡院长听完也有些心动,御膳诶,正经的御膳诶。
"好奇加一!胡院长安排一下呗。"其他人纷纷响应。
"明天再说!"胡院长说道。"今天都交易出去了什么东西?"
"都是各种吃的,米,面,杂粮。"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回答,"然后就是糖、盐、还有油。"
唐初的时候,食盐的价格其实还是挺便宜的,就算是贫苦的家庭都能够买到。
唐朝食盐的价格出现很大的涨幅是在安史之乱之后,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官盐和私盐的说法。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根本也由此受到了重创,国力和财力上都已经亏损,再也不再向从前国力强盛的唐朝。
在安史之乱的影响下,老百姓们逃亡的逃亡,死的死,伤的伤,病的病。
这让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农税都进行不下去了,其次是,为了对抗安史之乱,唐朝的军队以及军费都没有办法再进行。
为了让唐朝从新站起来,颜真卿,肃宗初等人就提出了盐的买卖政策。
第五琦受他们启发,当即就提出了关于食盐的改革。
食盐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唐朝就让食盐的价格跨幅度的提高。
老百姓为了调味,就必须买食盐,从原来老百姓能接受的十几文钱,竟然到了几百文钱,盐价直接翻了好几倍。
主要的做法就是让一些会造盐的老百姓进行制作,然后再交到官府上。
官府再进行收食盐,随后,再运送食盐卖食盐,再把卖食盐的钱充当国财。
有一些卖家甚至根本不满足国家给的价格,会比当时唐朝给的价格还要高很多。
只为了自己能从中多赚点钱,而让原本就高的盐价再次的提高,这让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他们还设了食盐院,把那些会制造的商铺都归到食盐院名下。
这样唐朝直接就掌握了食盐的制造,不给百姓们一点机会。
朝廷就给了百姓们一条路,只能去向朝廷买盐,这让百姓们都非常的艰苦 ,他们根本没有钱买价高的盐。
但正因此,唐朝凭借这个食盐政策,获得了大量的钱财,补充了国力和财力,但却苦了老百姓们,他们必须省吃俭用才可以获得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