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收到孙皓降书,蔑视地扔到地上,心想叛将还有资格指定何日投降?
又收到后日共进建康,举行受降仪式,左右纷纷劝主帅下令停止进军。可监军唐彬早已放弃争功,还驻扎在两百里外安抚残兵和当地百姓,其余众将人微言轻。
王濬哪管反对意见,指着随风扬起的巨帆:“风太大,战船停不下来,大军直扑建康。”
送去投降书,胡冲薛莹为首的群臣,还在满怀憧憬晋军三部内讧可以渔翁得利,天方夜谭地讨论如何反攻。
孙皓对群臣说:“打不过,降了吧,别再战了!建康如此繁华,是我们君臣三辈努力,别毁了。”又说:“如今大晋统一天下,正是诸位施展才华的时候,不要因为吴国的灭亡而有所不安,要努力报效新朝。”
薛莹泪劝:“陛下,蜀汉当年尚有姜维假投降,钟会邓艾二部火拼,奈何天不佑蜀。今日三方势力,矛盾重重,我们推动矛盾升级,必然搅动的晋军实力大减。陛下,不要把订好的诈降变成真降啊!难道忘了赤壁之战前,鲁肃劝先帝的话,我们大臣还能回家乡,保留原来的名位。陛下投降,会怎么安置您呢?”
孙皓看着眼前这些曾经被自己流放的忠臣,国将破还记挂自己,便自责起来:“孤自即位以来,思虑失中,多所荒替,身边有岑昏为首的一众奸佞小人,残暴酷虐,朝廷忠烈被杀害。群臣好好布置明日的受降仪式,输也输的高贵,”说到这里,三十八岁的吴主孙皓泪流不止,颤抖着说出:“受降以后,群臣今生勿念寡人!”
孙吴的朝廷哭声震天,覆灭前的君臣相知令人扼腕叹息。
悲伤之余,听到王濬从建康城西猛攻,这场不讲武德的突袭,令人猝不及防。停在建康城西边防御的陶濬没有准备,惧怕部队遭受折损,沿着江河向南逃走。
孙皓与众臣知晓晋军已兵临城下,以为对方拒绝投降,下一步就要被屠城灭族。失望、恐惧、悲愤,既然要赶尽杀绝,索性就不留体面:“晋军不义,谁敢反抗,就可以得到国库财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大家挤破头去赏赐,然后找晋军做最后抵抗。朝廷的众臣、建康的百姓都往宫殿里拥挤,先到先得,过期不候,堆积成山的金银珠宝眨眼成空,这是吴国臣民最后的留念。
吴主孙皓又思虑再三,指望没有训练过的人抵抗根本毫无胜算。于是,破罐子破摔,赤裸上身、牵羊臣服,跪在西门任人宰割。
王濬带着大军来到西门,看到孙皓及穿着白衣的众臣跪在门口迎接,整个城市一片哀伤的氛围下,西路军不断高呼万岁。
清点国库财物,空空荡荡,又听闻建康城内还有人敢抵抗。王濬当即借题发挥,放任士兵抢掠,国库的宝物还是落到晋军手里。
第二日,琅琊王和王浑如约会师建康城,除了留守的偏将押解着吴主孙皓,才知道打下建康的首功已被王濬抢先一步。
吴主孙皓也不赤膊披荆,牵羊臣服了,耿直了脖子对琅琊王和王浑说:“来吧,给寡人来个痛快,休要钝刀子杀人。昨天降一次,今天降一次,我昨天投降的是晋军,敢问今天投降是何人?”
本就被王濬抢战功,一肚子火。
王浑握住剑柄,心想你抢了属于我的攻下建康首功,我杀了吴主孙皓,看谁的功劳大,不觉已为争功动了杀心。
琅琊王双手握住王浑拔剑的手,才勉强按下宝剑,趴在其耳边说:“今日受降大典,将军不得胡闹。”
本来两次受降,在旧吴人眼里如脱裤子放屁一样,多此一举,无礼在前,本就产生嫌隙。如果斩了孙皓,势必引起吴人的反抗,王浑无奈,强忍着怒火参加仪式。
本该风风火火的大典,操办的如鸡肋般索然无味。反倒是吴主孙皓,抓住晋军三军争功的理亏,转被动为主动,昂首端坐,不像是亡国之军。
琅琊王在此,就是定盘的星。稳住了江左的局势,降军不会反叛,内部没有火拼。琅琊王其实还想更加努力,想把南北双方对立百年的分歧给捏合紧密一些,奈何侄儿晋武帝司马炎畏惧叔叔执掌长江以南、手下又兵强马壮。
我看受降仪式,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看传说中一言九鼎的吴主孙皓陨落神坛,脱下黄袍,坐上囚车。
看建康的百姓,在受降大典上满腹委屈,大典没有结束,就哀伤地各回各家。
大典唯一的亮点是陶濬冲到庆祝的最前面,将交州军的兵符交给琅琊王司马伷,祈求保留镇守南方的交州军。
琅琊王欣赏陶濬顾全大局,当场满足其请求。交州军被整建制划入晋军的序列,如同自家人,共同庆祝胜利。
将士陷入狂欢小,看我大晋将士,有的用老家兖州腔朗诵魏武帝的诗篇《龟虽寿》,有的豫州口音的士兵唱乐府曲,有的关中赳赳老秦老腔一声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听得我心颤抖,血液沸腾,我们来自不同地方,但此刻我们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一家人。
大典全程,王浑是沉默的,儿子王济侄子王浚都憋着一肚子气,再加上不是大军统帅不是至关重要,就以江左水土不服拒绝出席。
王浑是孤独的,王濬抢战功,把一切搅混了。身边没有人指责他的犹豫不决,他却感受到被游街示众的羞辱,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名将的荣耀,士兵的期望,灭国首功的名垂青史,儿子差一步的登天。
天上发出一声巨响雷鸣,打断士兵们的狂欢,我随着人群回到军营。
国相对琅琊王说,好一响春雷,这是大吉之兆,是鸣祝统一的礼炮。听着声音明亮,这第一场春雨必是大雨,洗涤去旧吴曾经的尘埃污垢,给长江以南焕然一新,带来生机勃勃。
我望着营帐外,大雨倾盆而至,只有一个失意的老人——大将军王浑在外面,与这营帐内热闹喧嚣欢庆凯旋的氛围格格不入。
暴雨从他的战甲上如瀑布滑落,发丝灰白紧紧贴在苍白脸上,手上还紧紧握着宝剑。
这哪是威武的大将军,分明是一条丧家之犬。
不只是我看了心疼,连琅琊王也于心不忍。
琅琊王顾不上打伞冲出营帐,贴身侍卫快步跟上打伞遮雨,一个有力的大手拉住了他,让他不能再向前一步。
回头一看,说到:“国相,不要拉我回帐,王浑将军立了大功,不该这样惨淡。”
国相紧抓住手不放开:“明公,将军的心结不是您系上的,您打不开。王浑将军一生骄傲,您这么做劝不了他,还会觉得您在可怜他,心情会更加难受。”
琅琊王不再挣扎,站在原地,想着国相的分析,句句在理。心想将军为我大晋立大功,不能让别人看到其落寞时态,命令众人全部到营帐躲雨,包括军寨外站岗放哨的卫兵。
一群人营帐里的狂欢,一个人在大雨天里的孤独。
巨声雷鸣再起,天边出现一道银色惊雷,就像是一把寒气凛然的刀,要砍断前路愁怨。
王浑举起宝剑,指着苍天质问:“我王浑何罪之有,要让我遇见王濬。苍天,你要和我开这样的玩笑。”
又一声巨雷爆炸,声音更加响亮,原来是惊雷劈到军寨附近。我跑出营帐,看老将军安然无恙,长舒一口气。
王浑旁边的一颗千年大树已被雷击劈断,他距离死神一步之遥,好险!
三声巨雷也回答了王浑的困惑,他的理解是老天给出答案,需要自力解决问题。
琅琊王看到这一幕,担心王浑还是想不开,做出傻事,就派叔父带着我一路跟随保护,并将贴身龙腾玉佩赠予叔父,强调见此玉佩如见琅琊王,在王浑冲动行事之时,亮出此玉佩可颁行军令,制服其回京师洛阳。
叔父带我到王浑军营中。
王浑不发兵的决定带来了恶果,世上两个最亲的人都不想见他。儿子王济难过其听了自己的建议没脸见他,侄子王浚失望其没听从自己的建议不愿见他。
于是,匆忙招来心腹爱将仁义将军周浚和敦厚别驾何恽。
王浑拳头锤在几案上:“悔不听二位当时不必会师,即刻伐吴的建议,毁了大好形势!”
奸佞肯定会借此机会加深矛盾谋取利益,就是是寻常人也会在此时往自己脸上贴金。
周浚、何恽,两位仁义将军肯定会与众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