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又是一个新年。
在新年真正来临之前,是两个孩子的周岁,按照习俗,需要抓周。
云韶对身旁东西挑挑拣拣了半天,最后握住一个拨浪鼓不松手了,坐在那里伸手晃动着,听着响声咯咯直笑。
云昭则是慢吞吞的在所有物品前爬过,最后抓了本书抬起头在人群中寻找自己双亲。
蒋子尧林清二人笑着上前一人抱了一个。
不管是玩具,还是书本,两人并不在意,他们对孩子要求不高。
蒋子尧是经历过末世,他只希望这两个孩子这辈子平平安安就好了。
林清对如今的生活很是满足,他也不指望两个孩子能有什么大出息,只要天天开心就行了。
而且家中今年收入不少,大头当然是来自袁家大哥那里的分成,小部分来自家中果子的售卖,更小部分来自蒋大伯三叔两家今年卖柿子的分成。
——当然,摘柿子多亏了虎子和骨头它们在山上带路,还有保护,蒋子尧也不缺这点银子,便十分大方的用这些银子给它们买了些吃食还有玩具。
话说回来,因着家中收入不少,只要两个孩子不挥金如土,挥霍太过,这辈子应当是衣食无忧的。
抓周一过,便是新年,相比起前两年,今年要更热闹一些,毕竟添了两口人。
虽然这两个小家伙还不会跟他们交流,但是如今也能喊出‘爹爹,阿麽’两个称呼了。
对于一些简单的话语,也都能听懂并用‘嗯,哦,啊’这类简短的音调回答。
这里女子和哥儿为人父后,有两个称呼,一般称女子为娘亲,哥儿为阿麽。
不过也有例外,这里哥儿要比女子人数少不少,有些人家觉得阿麽不如娘亲唤起来亲热,而且大部分哥儿要比女子子嗣更艰难些,是以,称呼哥儿娘和阿麽的都有,‘娘’还多一些。
像蒋大嫂,他孩子称呼的就是娘。
蒋子尧觉得娘听起来更像是对女子的称呼,不是他有什么歧视,只是觉得阿麽更适合林清,在跟林清商议过后,还是教了两个孩子这个称呼。
热闹的新年过后,徐婶子重新过来帮忙,蒋子尧也投入到读书之中,书院还没开学,不过院试是在今年的四月份,也不剩多少时日了,自然不能浪费。
火炕房间有两个孩子在,他便去了隔壁书房,天冷还特意买了个炉子和木炭,每日吃过早饭就过去,经常到午饭时间才出来。
吃了午饭后,他再陪林清和两个孩子玩闹一会儿,睡会儿午觉,醒来后就再次投入到书本中,直至晚饭,有时候等两个孩子睡了,也会拿起书本在烛光下翻看一会。
林清知道时间紧迫,而且面对的是许多人考了数次都没考上,难度极大的院试,他也没催促蒋子尧放下书本睡觉,也没询问对方书读的如何,怕给他太大压力,自己也拿了本书在烛光下跟对方一起看了起来。
说起来,自从有了两个小家伙,饶是有徐婶子帮忙,林清看书的时间也少了许多,而且习字也间断了两个月。
直到他身子恢复好了,摸清了两个孩子的性子,还有喂奶,换尿片的时间等等,这才重新提起笔。
跟蒋子尧看的枯燥的四书五经之类不同,林清看的游记,话本都有,若是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就提笔记下来,等蒋子尧放下书了,就跟放松似的教他读音,释义。
这个年后的春日,两人的教习大都是在夜间烛光下温暖的火炕上的。
多了两个孩子,原本宽敞的火炕上存放的一些杂物也被拿了下来,蒋子尧还特意在两个孩子跟他们睡觉中间用草帘隔开。
现下云昭云韶也不像刚出生时需要一个时辰左右喂一次,有时半夜喂一次,有时能一觉睡到天亮。
每到晚上,中间的草帘一放下来,就是两人的小天地,只是偶尔亲密时林清都强忍着不肯发出声音,最多能听到发颤的,急促的呼吸,偶尔溢出一两句来,他就下意识捂上嘴,怕给两个小家伙吵醒了。
这两声猫叫似的声音每次都给蒋子尧勾的心里痒痒,但他若是欺负的很了,按住林清的胳膊想让他多发出些声音,第二日林清就会有些生气,随后两日就不让他碰。
弄得蒋子尧心里有些苦恼。
而两个才刚刚一岁的宝宝,怎么也不会想到,白日里对自家笑得一脸灿烂的爹爹,早就在心里想着怎么跟他们分屋睡了。
没过多少时日,书院便开课了,说是开课,但该教的东西夫子早就已经教完了,也只是最后跟他们讲讲过去几届院试试题,还有些院试的规矩之类。
其中就包括参加院试需得五人互保,主要是防止夹带,若其中一人夹带,其余四人连坐,都要驱逐出考场,并且取消下一次院试机会。
蒋子尧跟熟识的袁今安,李湖,以及另外两个在甲班人品学问都还不错的学子一同互保。
说起来,自从蒋子尧和李湖全都进了甲班之后,袁今安也发奋图强想早日与两个好友相伴。
毕竟他是有些富家公子的性格在身上的,虽人不坏,但乙班中有不少‘仇富’心理的,再加上他身子愈发圆润了,不乐意跟他一块玩儿。
当然也有看他家世好,出手阔绰,上前讨好的,不过袁今安跟在袁父袁大哥身边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小心思,也不想跟他们来往。
再加上之前经历,袁今安内心也有些抵触交新朋好友了,难得全心全意放在了读书上,一有时间还会向蒋子尧,李湖两个好友讨教,就连晚上回到家也开始挑灯夜读。
袁今安只是觉得自己不想跟两个好友差别太大,而且家中父亲自从上次的事情以后,对他也很关心,他心里也是不想让父亲失望,想让父亲为自己骄傲一回。
如此一年下来,他的苦心也没有白费,在去年农假后跟另一位学子成绩并列,以倒数第一的成绩堪堪进了甲班,而且这半年来成绩进步也不小。
与袁今安中规中矩,一点点进步不同,蒋子尧在过去的一年的进步,可谓是让各科夫子大吃一惊。
比方经义这一门,在四书五经中,即使再偏僻的句子,他也能理解其含义,并以此拓展开讲,甚至还能说出与之相关的典故。
这些都要归功于蒋子尧绝佳的记忆力,以及近一年来在书肆买的几十本书了。
他不仅把院试可以参考的书籍都一一翻看完毕,还把跟四书五经中某些句子能联系上的也都总结了下。
还有近几年市面上流传的有名声的秀才,举人对院试试题的推测,只要是县城书肆有的,蒋子尧也都买回来一一看过了。
怕不齐全,他还特意托书肆的老板帮忙寻找,还预先付给老板不少银子,只要有关联的,他都会一一买下,银子不够就再续。
所幸去年下半年开始,夫子们留给他们自学的时间也更多了些,蒋子尧看书也快,这才能完成如此大的量。
每当他询问夫子问题,或是寻求夫子解惑时,他所习之深,所涉之广,进步之快,无不让夫子们吃惊。
甚至有些还得让夫子们翻翻书,好生思考,争议一番,才能给出回答。
蒋子尧也成为了夫子心中有望中榜的优秀学子。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院试每次录取的人数了,院试是在府城举行,一个府城一般有6-8个县城不等,县城下面又有城镇,村子众多。
不论县城多少,参加人数多少,每次录取名额都是固定的。
像他们府城,有八个县城,一共录取一百五十名秀才。
而蒋子尧如今所在的百川书院,就有六个班,每个班三十五名学子要参加此次院试。
——当然,肯定是有些人觉自己根基不牢,想参加下一次的。但是也有不少学问不好,打定心态去参加下试试的。
在他们县城中,一共有两家书院,私塾若干,下面还有不少镇子上的私塾……这还只是一个县城的。
大安朝建国这么多年,也少有战乱,变故,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科举也是一次比一次竞争更大,难度更大。
二月初,夫子把最后一点东西讲完后,就有人陆陆续续离开了书院,有的是打算回家再埋头苦读一段时日,也有的是打算提前去府城的。
从他们县城去府城,若是走水路,约摸需要三日左右,若是走旱路,坐马车,则要五日左右,若是天气不好,再多耽搁几日也是寻常。
随着院试时间越来越近,诸多学子都会往府城赶,院试前,也是不少人探讨学问,交友,扬名的好时机。
若是去的太晚,客栈人满为患,也不好找合心的住处;但若去的太早,吃穿住行都需要花费不少银钱,家境贫困者也出不起。
一般情况下,家境富裕的大都会在二月份赶往,家境困难些的最晚也会在三月中旬出发。
上一次院试,原身便是三月中旬去的,李湖则是知道自己学问有所欠缺,不想浪费许多银子,这才去的晚了些。
不过今年,蒋子尧已和袁今安,李湖商议好,他们二月中旬坐船去府城,却并未是为了交友,扬名什么的。
只是想着府城地方大,没准有些他们未看过的与院试有关的书籍之类,到时候也好买来看看,不至于落后于旁人。
很快,出发这日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