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史书上的记载,这个时期的曹操,还是想要为朝廷办点实事的。
又或者从阴谋论的角度说,曹操由于自身实力所限,野心没有散发出来,隐藏得太好。
那么在刘星这里,我只管用你这个人的才能。
不管你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枭雄也罢,反正我现在只是想要这天下太平。
把整个大华夏地区的纷乱抚平,是刘星第一心念之事。
之后再给老百姓一个稳定生活的环境,是第二要务。
再给华夏民族制定一个可以延续千百年的发展规划,是刘星这一辈子毕生追求的目标。
当然,这些全都是眼前他还有激情时的想法,等到将来老了累了,或是因某件事而惹到他性情大变的时候,他还会不会这样想就不知道。
至于这天下到底会是谁家的天下,从后世穿越回来的刘星怎么会苦苦执着呢?
你曹操如果能做到我想要的样子,那就你来做皇帝,其他任何人也都是一样,我只盼自由自在地生活才乐得开心呢。
但是目前还是要自己来掌握全局才行,别人不可能有如自己这般超越两千年的远见,还有熟悉历史发展轨迹的见识。
刘星真心的希望有一个像曹操这样,有担当,更能能独当一面,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大部分问题的人。
他甚至都想过,把曹、刘、孙都聚齐到麾下,或者说把他们拉到一起,组建一个长老会。
遇事大家商议决定,如果实在有分歧的话,大家可以举手表决。
不过那都是梦中的想法,在这个时间段的华夏,这样的情景不可能出现。
除非是他用绝对武力逼迫大家。
可是如果他拥有绝对武力的话,他直接制定规则就好了。
郭嘉是绝顶聪明之人,在刚开始曹操求见的时候,他见到刘星那一瞬间,下意识拒见曹操的反应,便猜测这个曹操可能也是刘星望气之时看见过的巨擘。
不过本来他猜测这个曹操一定与自己等人不同,就算不是刘星的最终竞争对手,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物。
可是现在一听刘星的诗就明白了,这曹操也是可以招至麾下的人才。
刚开始刘星不愿见他或许是有其他考量,或者是怕人以为他是挟恩求报吧!
郭嘉眼珠儿一转,立即端起一杯酒,向着曹操与鲍信举杯致意,嘴里大声赞道:
“好一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好一个何以解忧,唯有无回!
好一个山不厌其高,水不厌其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将军,鲍将军,如今天下各地大乱,百姓生活水深火热。
作为一个有志之士,你们起兵反对董卓恶贼,真可谓忧国忧民的大丈夫。
可是如今这天下的状况,又是谁造成的呢?
不是这连续几代的昏君造成的吗?
宠信奸佞,任人唯亲。
这连续几十上百年的宦官乱政,外戚干政,不都是这几任人皇圣主做的事儿吗?
再说现在这个小皇帝,他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也不乱去猜测。
但他却是导致少帝退位以及被鸩死的一个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我说他也是不详之帝。
而反观我家主公,布政颍川郡才区区几年光景,就把一个被黄巾贼人祸害得不像样子的地方,治理成为了现在大汉朝唯一一块乐土。
如果曹鲍两位将军有时间去到颍川郡走一遭,看上一看,必然会被那里的景象惊到。
两位将军应该也从我家主公的诗中听得出来,他心忧天下,却又受困于麾下人才太少。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啊!
两位乃是当世豪杰,是人中大才,也是我家主公求贤如渴的对象。
我代表我家主公,邀请两位去我们颍川郡参观考察一下。
如我家主公所说,如果两位参观完了以后,觉得加入我们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那么我们将会竭诚欢迎。
而如果两位参观完了之后,不愿与我们共事,那么我们也会奉送两位一些我们施政的心得,以为两位以后施政的参考。”
刘星听到郭嘉说话,心中倍感欣慰,有人为自己分担事物,而且又这样合自己心意,真是件快乐的事情。
但是他也知道,恐怕郭嘉的努力会是白费,曹操岂是一般的普通人,他可以一时失利,甚至一败涂地,但怎肯屈尊于人下?
不料曹操却首先失魂落魄地开了口:
“郭军师,你所言极是。
我以前确实是想那小皇帝根本无罪,都是董卓这厮进京以后搞起的风雨。
再往前想,前任皇帝也是无罪,是那十常侍之流玩弄权术,为祸朝堂。
可是往现实了想,在其位不能谋其政,那就是不胜其任,唯有让贤才是。
我自幼即胸怀天下,有为国为民拼尽全力之意,奈何运道不佳,不能得人主赏识。
可是现在我才发现,可能是原先我自己高估自己了,即便把我放在宰相的位置,我恐怕也会是力有未逮。
别说是治理天下了,我充其量也就能做个总揽一郡的郡守。
而刘贤弟,如果真如你们所说,那他才是个不世出的天才,或许是如光武帝那般的人物。
好吧,我就应了你们的邀请,去那颍川郡看看。
但愿那里真如你所说,变化令我震撼。”
刘星一愣,这曹操今儿怎地这般好说话?
转念一想,却又立即明白。
想曹操之前,不仅一直屈居人下,还当了很多年的大小官员,讨董联盟之时不也是奉了袁绍为盟主。
而后在历史上,也当了那么多年的宰相,对于治世,他当然有自己对权利的需求。
可是对于称孤道寡,说他一辈子都没想过那是扯淡,但是他却始终没有走出那一步。
即便袁术率先称帝,而他后来的实力高出袁术不知多少,甚至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之后,他也只是称了魏王。
现在曹操同意去参观颖川,其实已经有了心里的波动,主要是刘家军打败了徐荣,让他心里觉得刘星比袁绍强过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