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命令一个大方的首领,“渠帅”马元义带领几个了手下,先去收拢了荆(今湖南常德东北)、杨(今安徽和县)两州的徒众好几万人,约好在邺城(今河南的东北)起事。
然后马元义又前往到京师洛阳,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联合到宦官封谞、徐奉等作为内应。
双方约定次年三月五日,内外同时起事。
………………………………
此时的刘家庄,诸事也都已步入正轨。
刘家庄的原住民本来只是种地务农,这回在刘星的引导下,小的去上学,老的愿意干点儿农活就干,不愿意干就歇着。
年轻的人能参加团练就去参加团练,不能参加的人就去搞养殖,刘星帮他们建了几个小型的养殖场,养一些鸡鸭鹅猪。
刘星给了他们一系列的养殖技术,和养殖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也不要求太多,两年内能够形成,够供应刘家庄需求的规模就行。
刘星再带人在庄子最南端那里,挖了两个十亩地大小、五米深的小型鱼塘,安排人买了一批鱼放下去。
饲料吗,就用家禽的粪便。
这个鱼塘养殖很容易,培训几个成手也很简单。
刘星估计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就应该可以产四大家鱼十万条左右,这就不仅够庄子里用的,还可以拿到洛阳城里售卖创收。
要说最让刘星放心的事情,还是孙杨训练的团练。
毕竟这是能够防止自己在发展初期,不被其他势力随意抹平的保障,是刘星最重视的事情。
有了孙家和杨家贡献的一千八百青壮(杨赐过来刘家庄以后,觉得以偌大的刘家庄,那点儿团练根本就不够用,就在原来各献出三百青壮的基础上,又和孙家各献出六百青壮),再加上先训练的二百刘家庄青壮,现在孙杨手底下的团练,共计有两千人的队伍。
在以刘星的训练方法进行强化突击训练后,这两千人已经形成了不弱的战斗力。
要说这支队伍目前唯一欠缺的就是经验,和还没见过血。
刘星在八月份的时候,带人成立了军事研究院和兵工厂,专门研究新式武器装备,以及新装备的应用,他自己亲自挂帅。
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武器装备,只是在钢铁厂生产工艺稳定以后,他带领着炼钢师傅特殊炼制了一批钢材。
再用这些钢材为战士们打造兵器。
刘星准备给每位战士都打造一套,包括一条钢制护臂(重七斤,经过测试,最少可以可以承受两百公斤的刀砍斧凿而型不坏,且不裂不断);
一把刘刀(类似斩马刀,刀背略厚,自重十斤,吹毛立断,斩金断玉而毫发无伤);
一把简易手弩(单发,自重五斤,可在十五步外射穿铁甲,带五枚弩箭)。
一套皮甲(重要部位覆以钢片);
一把匕首(战术匕首,与刘刀一样,用最好的钢打造,与敌人近身搏斗时,可以轻易破开敌人护甲)。
碍于目前的生产加工能力,完成这个两千人的目标,估计要用一年以上的时间。
不过刘星一直在带人一起,开发和优化基础加工设备,如果任由加工人员自发的升级改造加工设备,那可是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刘星一直在给大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让大家不断改进。
虽然机械加工团队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现在他们的水平提升还是太慢,刘星不禁感叹人才难得。
刘星还带人先开发出来了纺织技术。
十月份的时候,依靠杨家强大的商业网络,从南方找到了一些棉花种子。
刘星赶紧让孙、杨两家找地方种植了一批,只待明年收获以后,他就要开动织机,生产出棉布来。
尤其是军用训练服。
这个时代的土布真是差劲之极,完全无法应付有点强度的训练需求。
刘星太怀念牛仔布了,如果有这种结实的布料,那作训服就不会坏的那么频繁。
在这期间,刘星又通过杨家和孙家的关系,给孙杨买来了五百匹战马。
孙杨挑选了三百人出来,把他们训练成骑兵,这是必不可少的,即便不用这三百骑兵打仗,用他们做斥候总是要的。
刘星就又给孙杨写出一套特种侦察部队的训练计划,不过是两个版本:
一,普通的版本,三个月强训,完成训练任务的,可以胜任斥候工作。
二,加强级版本,一年训练周期,完成训练任务的,可以胜任特种作战任务,比如破坏敌人粮草,暗杀敌人将领等。
当然,还有终极的版本,需要五年训练周期,完成训练任务的,可以自己去开辟组建一个地下情报系统,或是开一所特种作战部队培训学校。
不过终极版本刘星没给他,这有些太过超前。
刘星又画出马掌和马鞍,要匠人们帮着打造出来。
当孙杨骑在装了后世那种马鞍,又打了马掌的战马上,那种从来没有过的稳定让他顿感武力值爆增。
他就埋怨刘星道:
“小星,你有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不早拿出来,让我多骑了大半年没有马鞍的马。
你看这打了马掌之后,这马真的一点事儿都没有,真是太神奇了。”
刘星回道:
“姐夫,我也不是才想起这回事儿吗?
有了这马鞍,估计这些人的马上功夫也会学的很快,战斗力更是没得说,比没有的肯定要高上一大截。
这马掌你可别小瞧,有了它的保护,将来战马的损失会少很多。”
…………………………
东汉的时候,还没有后世春节的概念,但是会有腊祭,正月初一有大扫除,这也是过年这一形式的雏形。
刘星当然要庆祝一下,要不然这生活就有点太过儿单调乏味了一些。
他叫兵工厂的人做了一些烟花爆竹出来,又叫人采买了一批猪羊,和一大堆的调味料,亲自带人烧卤成熟,分给刘家庄所有人家。
这个年恐怕是东汉末年最后一个平安的年了,怎可不大肆庆祝一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