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不死草是花也是草
  4. 第106章 入凡21
设置

第106章 入凡21(1 / 1)


匕首再次出现在我手中“你也该死,”我说完,匕首便向他冲了过去 ,他拿出了剑想挡,却发现,他看人怎么是双影,然后倒下了。

“三妹,醒来,三妹,醒来”大姐二姐的声音响起。眼前一片血红色,就是醒不过来。惶惶乎呼中,被人打扰了梦境,再睁开时,却发现原来是在凡车上,一头白发如此醒目。我是做梦了?还是梦魇了。

眼角有泪,湿了衣衫。

骡车摇摇晃晃的行走,看路上的人,来去匆匆。

我这是装凡人装太久了,久到我还以为我只是凡人,叹了一口气,收敛心神,哪修不是修,估计是没修到位,才会这样束手束脚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天下,可不只有乌鸦一种鸟,所以,偏听偏听要不得,一叶障目更不可为。

大楚一十三年,凤凰山下凤凰村,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女子,据说是因与家人离散,寻亲不成反被抢,逃亡途中从山上跳崖跌到了凤凰村来的。被路过的铃医所救。铃医本是凤凰村人,因年年都要外出治病救人,端得一手好针灸的本事。捡到了这个女子,女子据说不记得以前的事,就把她带回了凤凰村。老铃医为女子诊脉时发现,该女子不过二十多岁,这一头的白发,应该是元气使用过度所致。叹口气,好歹是一条人命,总不能扔下不管吧。只是没法吃贵的药了,慢慢养吧。

却不想此女子虽说不记得以前的事,但却记得如何制符,靠着她的制符,也能换些钱财。不多久,铃医家里便起了一幢大房子。众乡亲都说,这是好人有好报啊。又过了不久,他家不仅买了上百亩的新土地,还另起了一幢大房子,这次是住进了大儿的一家。众人眼热酸话不断,但也不敢说得过狠;又不久后,老铃医又得一浮财,连起了五幢小院加良田一千亩。

这事一出,族老请他喝酒,他酒后吐真言,这都是因为他救的女子能制符,而他将符拿去修者的城里在修者店卖了,换成了金银。所以,才换到这么多的田地和房子。不过,他说,他并没有占那个女子的便宜,因为,他把他的铃医工具和针灸方法,都全部给了那女子,自此,他有了这些浮财,便不用再出去为人诊脉,替人看病来赚取生活补助。

不久后,该女子便从凤凰村里消失不见。而老铃医一家,守着浮财却遭了麻烦,每日都有亲朋友好友来借钱,借粮。他气急,将人都撵了出去。村人和他们家的关系便越来越恶劣。后来,他和家人们都烦了,于是,便将在此处置的产一一卖出后,便带着家人再也没有回来,凤凰村又恢复了宁静。

大雨倾盆下,路边城隍庙,庙堂中间的位置却有小雨滴落,两副堂反而一点没有有水痕。堂前临时搭了一棚遮盖了房顶,骡子并没有被淋着雨,还悠哉悠哉的吃着豆柏和草料。看得出来,它的主人将它养得很好。另一边是一辆车,车上顶有檐沿,不论大雨或者小雨,都可以顺着檐沿落入车的下面,称为储水。一般长期出门的人,会在那水里放入上好的精碳,过滤雨水,将过滤的雨水煮沸后,便可食了。

此车的门前却有一旗,望其旗,就能知道对方的身份,是一游医。进到堂前,满屋子的药味。

后来者却不会说一句,皆因,那游医和她的仆人不仅先来,而且前来躲雨之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也不管是老人还是孩童,都会赠一碗热药,说,食之,不会受寒,去去寒病。

众人开始并不相信,只见那女子和她的仆人,每人两碗,大口咕咚于咕咚的喝,而喝的药是我他们一起煮的。不仅如此,还会从药大锅里将余下的药水静凉后,每日都喂给她家的骡子食。

众人这才开始相信,该女子是善心人。食后的好几天,也没见哪一个喊冷,也不见哪一个受凉生病。众人,人人称奇,不过,也正常。人家就是行医之人,却不收外人的钱财,那女子的话就是,遇到一起就是有缘人,既是有缘人,何必收那铜子污了这情谊。

天上的雨下了二三日,众人只是觉得烦,毕竟所带干粮均是有限,那里会多带,却不带遇到这里大雨倾盆下,就是不见雨收回。

天上的雨,又下了五六日,这前前后后,大雨已有十日。众人的粮食和盐全部告罄,孩子们都饿,但宁肯低着头,也不愿意喊饿,扰了那女子的清修。

那女子出来,看了看众人,点了点头。于是叫丫鬟,取出藏在车上的面粉,配上众人采来的野菜,整整煮了三大锅疙瘩汤,里面油盐均有。请庙里的有缘人们食,说,多谢大家不扰她的清修。

她和她的女婢,也从中自已舀了一大碗,细嚼慢咽。众人把锅都洗干净了,她才吃完。虽说女子一天只请他们吃一顿,众人已是万分感念。而这个女子和她的女婢,每天都是吃三次,但早食和晚食,仅半个巴掌大的馍馍。

众人感谢于她,她却说,一日一饱餐,不会太饿,饿了对身体也不太好,但三餐都这样敞开了食,只怕最后都无法活得下去。所以,每日给大家一餐,也是因为这雨总会下完的,这是给大家互助的鼓励吧。

而襁褓里的婴孩,其喂养的母亲,则会同她们吃三餐。

她怜惜着那母亲臂弯里的孩子,“好歹是一条命,既然遇上了我,出一把力气也是使得的。”

众人问她姓名,她笑着说:“我叫元心”大家都亲热的叫她“元娘子”

大雨下了第十一天,天上的雨还在下,男人们都说要去打猎,女子出来说,不用自己打猎,猎物会自动滚下坡来,只需要在坡下坑里再挖深一些,大约半大孩高,里面需要插一些削尖的竹子。做成陷阱,待叫起响起时,便可收取。

众人觉得这话有道理,便不顾还下着雨。几家男人都出来做事,砍竹,削尖,按着元娘子的吩咐,在坡坑里再挖深了半人高,里面插上了陷阱。

晚上刚过,第二日,便有人前去看陷阱,众人的欢呼声传来。

有只半大的野猎被山上的雨冲了下来,滑进了坑里,被坑里陷阱里的竹尖扎了个满怀。早上男人们去看的时候,还哼叽了几声便再也没有力气。

女子们,除喂婴孩的女子和她臂弯里的婴孩们没有动作外,其他的人,恕不相识的人却在这场路遇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中间的纽带,便是元娘子。

元娘子贡献了一包精盐,这可是有钱人家才会吃的东西。大家讪讪的,不知所措。可她说,“你们也辛苦了,打得肉食,所有人都在为明天而努力,所以,拿出一些调料,并没有什么的。”众人皆感谢。

而后,元娘子便又拿出了草药,待大家吃饱喝足一个时辰后,再请大家喝药水,说许久没吃肉食,又是寒季,又是大雨不停的下,要喝药剂才不会生病。大家都笑着喝了,她和她家的女婢及她家的骡子都喝了。

傍晚煮食时,用的是余下的骨头,又是煮的面疙瘩。

元娘子说,明天一早,天会放晴,至此后,约七天都会是大晴天,明早后,便是分别日。为了不惹麻烦,希望男子们,再出一把力,将陷阱里削尖的竹子都取出来,一家几根,分了,作为行走的防身器具,也能保护家人,另外,也需要把坑填上。

众人一听,这女子主意到是正。有人不解的问,为什么不是明早天晴了再去,而非得现在去。元娘子说,你们若现在去,家家户户都得沾得此机缘,而又有避雨这十多天的相处,往后就是长往来,也是一段佳话。若是明早再去取,只怕今晚的机缘不仅不会沾到,只怕会惹来祸患。

众人一想,这十多天的安排,未见这女子说错半分,都笑哈哈的结伴而去。不久,便取回了插在坑里的竹尖,每家却分了六七枝,递给元娘子时,元娘子却摇头,说她不用的。

大家一身的土,这边元娘子却是叫大伙把城隍庙里存的木材,说她们之前存的,都用上。要求各家各户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而且,还要求每家都穿上最好的衣衫和戴上最好看的珠花。众女子出门怎么会戴这些。

元娘子,便拿出她的珠玉,给每家每户的女子们都装扮起来,至于男子,也是如此,不过,男子们没有珠花,却每人的腰间都系上一块暖玉佩。

而后,便和其他的人,在堂中熬煮了三锅,一锅是去寒的药水,一锅是骨粥,里面放了元娘子说,从她家乡带来的叫皮旦的东西,也放入了肉粥里,还撒上了盐,另一锅则是沸水。

并且告诉这些人,一会儿,他们以后的富贵和机遇便会来到。到时,女子们只需要向来人微微行礼然后点点头,男人们只需要告诉他们那些是什么就行了,其他的事,就不要多话。

如果来人送金、送银千万不要接、若是来人问姓名,只需要告诉对方你们是哪里人士,而且只告诉来人姓氏,三个月后,一场大富贵便会从天而来,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告诉别人这话是谁教的,即可。

众人虽不解,但还是同意照做。

元娘子说完,便让丫鬟将车套上了骡子,并将堂里面垫睡之物全部清理干净后,便和小丫鬟上了车。说,今天赠予大家的暖玉和珠花,就权当是临别赠礼了。

而后说,她要清修,请大家勿扰。就与小丫鬟,上了骡车,关上了骡门,众人面面相嘘。

正在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时,忽然门外冲进来几个男子。为首的男子,身上看起来还有伤。后面几个男子将他搀扶着进来后,关上了门,大喊“主子、主子、醒醒”

男子费力的睁开了眼,看看四周,这里的人以后都是他的良将儒城。不过,梦里那人提醒过千万不要露出马脚。所以,他深吸了一口气,不管如何,总要考验人品。

忽然闻到了肉粥的香味。他的随从说,主子,这里有三个锅,一锅是药水,闻其味道,和宫中去寒的药是一样的,第二锅是肉粥,不知放了什么东西,特别的香,里面还放了精盐;第三锅是白水。

他们让这里的孩子们每人都舀了一小半碗的粥,逼着孩子吃。却不想,孩子们早就馋了这肉粥,“没有吃过比这还要好吃的粥了”孩子吃得满足而不甘,眼睛都快掉到锅里了。

新进来的人,这才取了各自有肩上的碗具,舀了一大碗,先端给主子,再给自己舀了一些,准备开吃。却被这里的男人们止住,男人们说,最好是先把身上的血污洗净,省得引来不干净的东西。洗净后,再食去寒的药水,稍待后,再吃饭食,才能养补身体。

这都是他们才进来时,看那女子做的事。他们觉得,那个元娘子说的,都没有错,决定跟着她的行事而行事。

第二天,新进来的众人前来道歉。女子们只是微微行礼点点头,并不多言,也不多看。为首的男子不由赞叹,连妇人都教导得这般好。而男人们却推说,出门在外,相逢即是有缘。吃点药,吃点粥并没有什么值得感谢的。

新进来的这几个人都口口声中喊 恩人长,恩人短的。拿出包裹里的金银时,众人心惊,怎么就像元娘子说的一样,众人都拒绝,而且是越发拒绝的诚心诚意。

男子很满意,觉得自己治下的百姓如此敦厚温良,这样的人应该多提拔他在的左右,他手上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多。于是便问了他们的姓名和出身。结果这帮人,却纷纷摇头,只说出自哪个地方和他们的姓氏,却不肯再说名字和家族。却让男子更为满意,这么不贪图的人,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人。男子和大家约好三个月后去各家拜访,众人口说无妨,随时都欢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