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不死草是花也是草
  4. 第315章 木叶34
设置

第315章 木叶34(1 / 1)


李牛只听得八叔想都没有想就直接回了一句,“喝水不忘挖井水,更何况我们能自立成为商队,在安国没有受到盘剥,都是因为掌柜的送的信物!”五哥对于八弟的厚道若有所思,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何众人都看重和愿意与八哥交易。在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时,李牛还是不服气的向父亲交流。父亲将八弟行为带来的便利和买家主动提供交易的钥匙,才是这商路顺发的根本所在。并将这些细节,一一破开后给儿子讲了个明白。

李牛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母亲灌输的理念,错到离谱。五哥说,八弟的做法相当于薄利多销,更何况,他的利并不小,中间的利差太大。他们的成本是一万铜,就是十两银,可这一卖出后,得到的,却是2.5万两银。这一波赚大发了,何况掌柜的还下了下一单,同样的价,又下了一单更大的量。这么一倒腾,他们的收入直线上升。更何况,他们还有糯米砖还没有卖出。

李牛再次为八叔的运气叹息,这也太好运了点吧。但他的父亲悄声告诉他,不要在外面谈论进货多少价,这是做生意的忌讳。也把里面的道 理拆细后告诉了儿子,他是担心,儿子只看见光鲜艳丽的一面,而失了分寸。再次因为银钱的事迷失了自我,就像当初的他那样犯的低级错误。若是当初自己坚持分一半给八弟,他的家还是完好的家,他媳妇也不会把野心越弄越大,更不会眼红弟弟家赚钱的速度。李牛听后沉默了,半晌后,还是点点头接受了这事的确是他们家做得不地道。

就是当时觉得没有用的流光石,自己家觉得没有用,可八叔还是坚持换了,换的结果就是换来了一百个荷包,他还分到了二十五个荷包呢!五哥告诉他,荷包的事,打死了都别说出来。因为这个荷包若真实的卖出去,一个能价值多少谁也说不好,而且,这些荷包都认了主。若被人发觉,众人又得不到的情况下,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李牛汗水都吓出来了,仔细一想,若换成是自已,也许也有可能会朝着这方面想,于是便点点头,表示自已知道了。他心里在想,如何让越来越少的人知道自已和家人们身怀异宝的事,首先是他母亲,若是交来父母和好了,父亲肯定不会说身怀异宝的事,而他也坚决不会说。就是以后结婚生子,也不能说,直到把这事带到棺材里。他心里暗下决心,这事,打死他,都不能说出去的。

晚上,还未入夜,李老八敲响了五哥的门,带着五哥找到了掌柜,说自已有一批糯米和杂粮做的糯米砖,一块糯米砖混点水能煮出一大锅的白米饭,并当场实验,结果真如李老八说的那样,满满一大锅米饭,不是碎米,而是圆润的大白米杂粮饭。

吃起来时,才发现这饭食里面是放得有盐的。这种粮食*---糯米砖引起了掌柜的注意。他火速定了个价,想与他们交易。几经谈判后,众人都将门里的物资 全部给拖到了大厅。而房门里拿出的糯米砖正是从各自的荷包里拿出的。其中李牛的和李老五的及李老八的全部都拿了出来,唯一是李老八媳妇的还没有拿出来,就被五哥制止了。路上也没有准备吃食,八弟媳妇又是个听话的人,所以,得知了几个的打算后,就不再多说糯米砖的事。

这样的东西,于国和许国大米都已经涨到一两金换一斤米,掌柜的想了想,说,愿意一金换一块糯米砖。哥俩听后,沉默了,八哥这时听到那声音提醒他,可以去发布公告,让他的货以竞价的方式逼迫对方涨价。并告诉了他,于国和许国的大米涨到了一两金换一斤大米,像这样的糯米砖,是二十金换一块。若是多放些水,这些糯米砖中的大米和杂粮及糯米,还会继续胀大,最高能发到一块糯米砖做出50人一吨的口粮来。

八哥在此无法告诉五哥,又隐隐看见五哥向他点头,五哥是愿意的,但他不愿意。既然那声音提醒了,自己还以这个价格卖出去就是傻了。他可不是傻,对掌柜的报恩,用笼物还几次就可以了。粮食还是不用了吧。那声音提醒他,在这里卖,最高的价是八金换一块,若是掌柜愿意以八金换一块就还给他,若是不愿意,就不用出手。而是到安国去买笼物,倒腾三次后,就要购些好货前往陈国去。

八哥也没说其他的,让众人又将此物又拉回了自己房间里。拉完都收进了自己的荷包后,再下楼告诉掌柜,这些东西,一块糯米砖要八金,不议价。掌柜的最高权限仅有五金,超出的部分,他又觉得不划算,还是收笼物更划算些,摇头后,连连催促他们去别的地方再收点笼物来。

可这么大的量,再收,也是要好几天的,那边可有点远。

山寨下了一场雨,雨过后,芦苇被收割的地方,再次长满了又长又粗的芦苇,只是没有水鸟和野鸭群飞临这里。众人看着那些芦苇,心里想着,若是那商人再来收芦苇编织的小笼,那些水鸟和水鸭子或许就会再次来临这里。众人想着心里便是一片火热,这一天,不少人家也纷纷约着一起去收割芦苇梗。即使没有商人来收芦苇笼,他们也想用芦苇扎席子,做草垫,用芦苇须做床铺和盖的物件。这些人将小笼物做得堆满了堂屋就开始做那些东西,不消说,才出时,不少官府的官员们也舍得用钱买。这一下就激发了百姓们做活又编物的热情。那芦苇也怪,收割了,过几天又长出来了。一点也没有人们大量的采伐而减少,大量的芦苇长得茂盛,吸引了少许水鸟飞临此地。众人都知道,这是迁移才来的,纷纷说不要去打扰,待大量的水鸟和水鸭们再临此地产下蛋后,就能收割了。

话分两头,李家村。这一天,村长被官衙役上门,说李家村要来两家人,这两家人在官府买了李家的地。一家买的是四亩沙地,另一家买的是两亩田。衙役还出具了官府卖货的文书。

待这两家人到时,再分别进了两个家门时,村长才知,李家的老五和老八将田卖了。居虽没有卖,但官府查到这两人已在商队有登记,收了这两家的孝敬钱后,就作主将两人的居也写成了现在来的人名下。众人这才知道李家两儿子和家人跟着商队去做杂工,短时间肯定是回不来了。人人都说,即使是去做商队的杂工,一般是八年以上才会回得来。

李老五和李老八的父母还在,哭着泼着不让新来的人进居所。被官衙役一把揪住,若他们应答了两人每年要交十两的兵役银子,这居所也可以保留。李家父母想都不想直接放弃,能白占便宜那是因为儿子是自己的,他们若不照办就会被指责不孝,官府和族里都会查办这两家人。但现在他们跟着商队做杂工,也就是说,以后能不能回来都成了问题,以后,他们的那份孝敬,也就只有原来分离前赠送的那些田和沙地及这些农田的出产。现在若是他们强保住两儿子的居所,他们自己每年要拿10两银子无疑就是在他们的割肉了。这事是万万答应不了的。只能退走方为上策。

对付刁民自有衙役们办理,为了落户,这两家也是打听了好久,才打听到那个骂人的人,咒人的人,是李家村人。边城小城被烧成了白地,怎么也要沾上这李家的福气,若是能将他们的福气转走,那就更好了。当下,两家人相互合计了,就让自己的媳妇子一家到村长家,另一家媳妇到李家父母家。两人都没有空手就去了这两家。

村长把衙役送到了村口,衙役暗示,这两家人给官老爷送了财,为人也大方。若是李家儿子回来了,村里再搭建两处新房给那两家人住就行了,这新来的两家可是说了,这钱,他们愿意付,只要银钱不超过20两就行。村子里的窝居,除了村长家和族长家是青砖房,大多数都是草泥和石头混合做成的半石房,老五穷还只是泥房,而老八家更穷又才没多久分了出来还只是住的是草棚。肯定是愿意换成新房子住,听到这般说,村长的脸也笑开了花。老五和老八若回来了,两家人都能住上石头房子了。后山的树多,石头也多,这些都是不用付钱的,只需要他们付点工钱,村里还能挪点银子出来,这事不错!

胡家两兄弟,胡大和胡二原来在镇上还有几个大铺子,他们俩都习惯将重要财物就是银俩换成银票,再将银票放在自已的身上,这习惯反而让两家人的损失最少。虽然说,他们也抢了商队和李家的物品,但火烧后这些物品就没有了,反而是原来留存着的全部身家及一部分要进货时的银票还保管得好好的。

胡大家走的是村长家,送上礼品,还送了一锭五两重的银俩,笑说,以后会和村子里的人好好相处。第一件事就是要造房子,大师傅已经请好了,就是小工还没有着落,想问问村子里的人,有没有勤快的人,不偷奸耍滑的人愿意做小工的不包饭,一天的工钱是30文,这可比镇上的工钱高了10文,又离家近,村长媳妇本就笑开了颜,一听这事,连忙打着包票,会帮他们的忙找出这样的人来。另外,胡家还要收碳,村子里若有制碳的师傅,他们两家一共要两万斤的碳,镇上的碳一斤七文钱,他们家收一斤十文。村长媳妇更是笑眯了眼,因为她娘家和她哥就是烧炭行家。两人又说了烧炭要哪种炭,哪种的价会高一些。说着话,村长就回来了。村长媳妇赶紧的将礼品给村长看了一眼,又说着胡大和胡二两家人想请村人帮着起房子请小工的事。又说了,他们两家要收上好的炭,出的价比镇里还高。送一次就结清一次的钱,最少要也一百斤才会收。村长一听这些事,顿时就感觉到衙役说这两家人大方的话,果然是大方啊,但他转头就在想要请哪些人当小工,问了胡大家要请多少小工的人数后,点点头,向胡大媳妇打包票,他们村的派出的人不会有偷懒的云云。几个话题都让众人都喜笑颜开的,各方都是满意极了。

胡二家到的是李家。因为想着抢福气的事,所以,上李家的门,礼就要厚一倍。胡二家媳妇是见过大钱的,也知道相公和大伯打的鬼主意。各种好话说得好听,再加上礼品中,礼品没有,但有二十两银子。四个五两重的银元宝就得到了李父李母的认可。两边都更是热情不已,家常里话一提,李父李母就止不住话头,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的就是李老八和李老五都是倒霉蛋子,谁沾上谁倒霉。这话引起了胡二媳妇的共鸣,她不识李老八,但抢李老五家的货物,就有她家。她一默想果然是霉运的人是不能沾的,果真真的谁沾谁倒霉。说笑中,她得到了李家最幸运和最有运气的除了李家父母外,李家的女儿就要算是第二了,其他的几个兄弟也不错,当然这几个兄弟中是特意撇开了老五和老八,谁让他们给的现银没有眼前的人多呢!说到她女儿,李母就笑开了花,说是她女儿一出生,旱了很久的田地里就下起了雨,一下就下了三天。春雨贵如油,那三天的春雨救了整个村子,不然,他们也快要逃荒了,这下子,整个族和村子都没有人再去逃荒。众人都觉得是她女儿带来的福气,女儿才出生的时间里,有多少人拿着鸡蛋和鸡等物上门来。这话一说开,李父在旁边一直点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