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有离得很远的住户也找过来,卢爸只收购了一家,那是一处废弃的院子,大概六百多平米吧。其他的卢爸都不再收购。一时村里流言四起,搞得村委会还上门咨询是不是有什么项目?
卢爸苦笑,摊摊手,“叔,咱哪有啥项目,就想自己家周边多买点地,盖个二层楼。有几个是老人找上门,看着岁数大挺可怜的,就买了~要有什么好事,我还不直接去找您老么。呵呵~~”
村领导再三确认,才失望的离开。谁不希望自己村里人富起来,尤其是这老街区穷人多。当村领导也是为民忧为民愁啊。
这么多住家户,卢爸并没有大改造,就是把属于自己家的整体围起来,围了堵墙,重新弄了个大院的门,不合理的小道规整规整。
把每户房顶修缮修缮,墙体加固加固,再上保温材料,还刷了青灰色墙面。这都是千夜给的意见,毕竟现在房是自己家的,出了事故不好。
还给租户老人们一家发了一床被褥,马上冬季了,都是点儿老年人再冻坏就不好了。记得前世,旁边一个老大爷冬天死在家里了,很多天没人发现。现在自家当了这个房东,不能让这些事再发生。
卢爸想趁着天还不冷,挖沟铺上管道,弄个锅炉房一烧,都暖和了。不过最终没能实现,工人来看,说是房子太老了,间隔又近,周边的地,挖一下都怕老房子有坍塌的危险,可不敢大动工。只能作罢,不过人们拿到卖房的钱,过几个暖冬倒是没问题的。其他的以后再细琢磨。
小营村说起来不算穷村,反而经济好的不少,不过都在外围,新宅基地,三间房一处院子,宽敞明亮,还能盖两间小房。也有早早住上小二楼的,整体生活水平还行。
卢千夜家住的老街,是爷爷留给父亲的,当时只是一个茅屋。老街是村里自古就有的,现在基本都是老年人,房子能不破嘛?见过土坯房没?千夜家周边一大半都是,要不房子矮,估计是安全吧。
新街区老街区穷富分化比较明显。记得直到五年后,老街区才慢慢有给孩子翻盖的。但千夜家附近,除了自己家和大院外离得比较远的三户人家,没有任何人翻盖。
也不知道老人的孩子都不在当地?还是,真的都是穷人聚集这边了?其实千夜认为,最有可能的是这边房子占地面积太小,一间半的小平房不带院子能有多大,没什么重建的价值。
周边都是穷苦老人,卢爸卢妈想着能帮就帮帮吧。年前还给每户老人,发了米面各一袋,一桶油加二斤肉。现在知道闺女不用操心,卢爸卢妈更洒脱。
老人们收到这些吃食,老泪纵横,连连推辞,“使不得使不得,房卖了给钱给被褥,又给修房,这是修的几辈子福啊,可是使不得啊……”老人们无不感动又心酸,这是要苦尽甘来了吗?
卢爸卢妈放下东西出门,也是抹眼泪。之前白天睡觉,晚上干活,没注意周边老人,真的是太穷太难了。穷到自己都不敢相信。
外屋半间烧火做饭,里屋就一个大土炕,那被褥破的不知道如何形容才好,真的什么都没有,旧衣服就那两件,什么柜子桌椅都没有,也就用几块木板下面垫四块砖放点杂物。最穷的一个连碗都没有,估计是祖传的一个吕饭盒……一切看了都叫人难受不已。
卢爸卢妈从村里综合供销社买了几件劳保大衣,棉裤棉鞋,给那几户最穷的孤寡老人送过去。这些在村里非常便宜。这会儿可没有集体供销社了,是私人租的老供销社地方,店名没改。
卢千夜支持父母做善事,但也微微提醒了下,斗米恩升米仇,别咱善事做了还遭人非议。什么事都得有原则,到时候定出个章程,比如符合哪些条件可以领哪些劳保福利。
这样领到东西的人感激,没领的人也说不出什么闲话。卢爸卢妈善良但都是有原则的人,一早就考虑到这些问题。千夜知道后也就放心了。
一切就绪,卢千夜家这围墙中的万米平方,俨然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灰墙红瓦,远处看整齐划一,倒像是一片新规划的区域。住这里的人们个个乐呵呵的。
过年时老人们穿着新衣服出来显摆,逢人就说,露着牙豁子不停地说笑,那表情和孩子一样天真。但让人看了鼻子发酸。太久没体会过穿新衣服是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