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叶家的幸福小日子
  4. 第234章 忙碌的秋收2
设置

第234章 忙碌的秋收2(1 / 1)


小后山的15亩玉米都收回来时,最先收的3亩水稻和两亩玉米,也终于全部晾晒好了。

为了晾晒粮食,叶青青这段时间几乎都在晒场上,整个人都晒黑了不少,原本白皙的皮肤被晒成了小麦色。

虽然在桃花村,叶青青依然是最白嫩的小姑娘,但是很明显她确实变黑了许多。

这让叶青青非常伤心,她觉得自己变丑了,决定在没有白回来之前坚决不出门。

唐肖景为了哄叶青青高兴,还特意去县里买了,据说县里的姑娘都很喜欢用的美白面脂。

因为今年雨水比较少,就算叶老爷子拼命去河里挑水,还给地里施了不少的农家肥,收回来的水稻和玉米依旧不饱满。

叶家今年粮食的产量少了一成左右,3亩的水稻一共收了1300斤的稻子,另外家里的2亩玉米一共收了1100斤的玉米棒。

叶家养着8头大肥猪,家里又有一大群的鸭子和母鸡,因为肥料足,粮食减产还不算严重,村里其他人的粮食收成大概减产了一成半左右。

叶老爷子看着晾晒好的稻子和玉米十分欣慰,“虽然今年的粮食减产了,不过情况还不算太坏。”

“秋收之后上山多采点栗子、野红薯,开春时在自留地再多种点红薯,村里的人也能撑过去。”

桃花村周围有不少的大山,山上的物产还算丰富,有着各种的野果和许多的栗子树。

而且山上还有许多的野生红薯、野生葛根和野生山药。

说野生也不完全对,红薯是都是平时村民随意种下的。

山药和葛根村民们挖的时候都会特意留一些种,留着明年继续挖。

因此山上有着许多能充当粮食的作物。

前几年,在秋收前的一个月,连下了半个月的暴雨,村里的粮食产量减半,全靠山里的各种作物,村里的人才熬了过来。

周围的大山是桃花村的后路,村长也时常提醒村民们要爱护周围的大山,千万不能赶尽杀绝。

叶老太太皱着眉长叹了一口气,“今年雨水少,只怕明年雨水太多,这收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这些都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的经验,今年如果雨水太多,明年大概率会干旱,反之今年雨水少,明年则多暴雨。

叶老太太没有叶老爷子乐观,正愁着呢。“今年的粮税估计很多人会交银子,我们家今年的粮税也交银子吧。”

叶老爷子也同意叶老太太的主意,今年的粮税尽量交银子,家里尽量多存一些粮食。

“粮税还是交银子划算,如果交银子还是现在的寻常粮价,要是粮食都拿去交粮税了,万一明年收成还是不好,粮食不够吃,可要买高价粮了。能交银子的尽量交银子,多留点粮食。”

这次秋收的粮食减产了,明年收成还不知道怎么样,村里家家户户都丧着脸。

精打细算的当家太太们个个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多弄一些粮食。

收割完的稻田,散落下来的稻子全部都被捡得干干净净,生怕漏了一粒稻子。

往年村里还有不少人家里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往外卖,今年粮食收成不好,连地窖里的旧粮都要精打细算起来了。

村里不少已经收好粮食的人家,每天起早贪黑的上山采栗子,或者去找野生的红薯、葛根和山药这些能充饥的粮食。

桃花村四周有不少的山,村民们已经存了不少的种子,打算明年开春在山上偷偷种食红薯、土豆和南瓜这些产量高的粮食。

红薯好种活,就算是在沙地或者是山里都能种下来,就算是干旱也不会绝收。

粮食晾晒好之后要放到地窖保存,叶父和叶老爷子将地窖里面去年的旧稻子搬到地窖的最外边。

去年的玉米全部搬到杂物房,这些去年的玉米是要卖掉的。

去年的玉米大概有1500斤,唐肖景已经和叶老爷子提前打好招呼,这一批去年的玉米给他留着,唐肖景想把这些去年的玉米运到山里村。

山里村是在深山老林里面的,根本没有多少耕地可以种粮食,顶多是在山上种一些红薯,或者在平坦的山沟上种一点玉米。

但这远远不够村民们吃的,山里村的粮食主要还是要靠下山去买。

今年县里很多地方雨水都少,很多地方的粮食都减产了,听说秋收的前一个月,县里的粮食就开始涨价了。

唐肖景的这一批旧粮食,他也没想着多挣钱,就按没涨价之前的价格去换一些山里的特产。

像采药、皮子、腊猪肉、腊兔子或者腊野鸡都行,唐肖景也不挑,只要是能换钱的都行。

山里村的人也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好,秋收还没结束,就提前下山去买了一些粮食回去囤着。

不过这时粮食也已经涨价了不少,镇上不少的人也开始大量购买粮食,每个粮铺外面都在排队,都是要买粮食的人。

虽然山里村的村长带着村民下山屯了一批粮食,但没有人会嫌粮食多的。

唐肖景这批旧玉米还是去年的价格,山里村的人个个都抢着要。

唐肖景用这批玉米换了一些草药回来,除了有新鲜的草药,还有不少已经泡制好的草药。

今年因为干旱粮食减产,明年又有可能水灾,村里卖粮的人极少。

唐山想去县里买一批稻子回来,将家里原本空空荡荡的地窖塞得满满当当的。家里有粮,心里也能踏实一些。

夜里唐山将家里的存银都找了出来, 回桃花村之前,唐山准备了200两银子用来买水田。

没想到买不到水田,唐山花了60多两买了石头山和山谷。

不过山谷的33两是唐肖景出的银子,除去开荒用的50两银子,200两还剩130两。

另外唐山每天在镇上和县里往返拉客,10文钱拉一个人,凑齐三五个人跑一趟。

一来一回,一天大概可以拉八九个人左右,一个月也能赚2两多的银子,这半年下来唐山也存了有十两银子。

唐山把这十两银子都用来买粮食了,大部分的银子用来买水稻,玉米、红薯也买了一些屯着。

整个地窖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的,起码够他们父子吃上两三年。

叶老爷子看着家里的粮食,心里十分踏实。

新收回来的水稻和玉米全部整整齐齐地放在地窖里面,地窖里面他也换上了新的石灰用来防潮。

这次秋收的粮食,加上夏收剩下的旧稻子,这些粮食可以吃到明年年底了。

叶老爷子和叶父看着地窖的粮食,心里既满足又自豪,明年起码不用饿肚子。

这时地窖才装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空间叶老爷子打算全部存上小后山收回来的玉米。

地窖的另一边装上玉米,这满满一地窖的粮食,够一家人吃上两年了。

小后山的玉米是前两年开荒的,地里肥力不足,加上又没有足够的肥料施肥,产量比较低。

叶老爷子估计这一亩地的玉米大概只能收个300斤玉米棒,15亩就是4500斤的玉米棒。

叶老爷子打算留下2000斤的玉米棒,再加上之前的存粮,家里的粮食大概能吃上两年左右。

去年的旧粮卖掉,小后山剩下的玉米叶老爷子打算给唐家父子留一些,剩下的则用来交粮税。

粮税是秋收之后收的,南方一年种植两季粮食,因此粮税收的是夏收和秋收两季的粮食的粮税。

叶家的田地少,在没有买下小后山之前,叶家每年的粮食都是用钱代替的。

现在多了小后山15亩坡地的玉米,叶老爷子打算家里的两亩旱地用玉米来交税,三亩的水田照旧是用钱代替。

荒山免税5年,叶家的小山和山脚的坡地依然还是免税的。

今年粮食收成不好,估计村里许多人都会选择用钱代替粮食交税。

毕竟还是要给明年留一些粮食的,万一明年收成还是不好,起码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叶家秋收结束后,唐家这边开始收山谷的黄豆了。

山谷一共55亩地,唐山父子全部都种了黄豆。收黄豆相对于收稻子来说要轻松一些,速度也快一些。

唐山打算在村里请20个人帮忙收山谷的豆子。

秋收比平时的零工辛苦,唐山开出了25文一天的高工钱,而且包一顿午饭。

村里不少人都想赚这份工钱,唐山一放出消息,半个村子的人都跑来唐家找唐山。

甚至有人去叶家请叶老爷子、叶老太太帮忙,不过都被两人拒绝了,虽说是亲家,可他们也不好对唐家的事指手画脚的。

来找唐山的人太多了,而且他们父子俩又是刚搬回来村子没多久的,唐山不好得罪人,一时拿不定主意找哪些人帮忙秋收。

最后还是叶老爷子给唐山出了个主意,让唐山找村长帮忙请人,还请了村长的小儿子叶秋收做领头人帮忙收黄豆。

叶老爷子每天跟着唐家父子一起去山谷收黄豆,而叶老太太和叶母还有叶青青则帮忙做午饭。

这时小菜园的青菜不多了,叶老太太和叶青青去小菜园摘了一些豆角和丝瓜回来。

厨房里面的叶母正在切鱼干,叶母中午打算做两锅腊鱼干豆角土豆焖饭,再加一个丝瓜鸡蛋汤。

这伙食在村里可以说比较奢侈的一顿午饭了,不过秋收是力气活,吃不好也没力气去收粮食。

因此每次夏收和秋收都是村里伙食最好的时候,就连村里最抠门的妇人也会割点肉回来或者煮几个鸡蛋。

叶家、唐家再加上请的20个帮忙收粮的村民,叶母三人中午要做20多人的饭菜,叶母为了省事,几乎每天都是各种焖饭和盖饭。

腊鱼豆角土豆焖饭、干蘑菇腊鸡焖饭、野兔子炖豆角干盖饭、野兔子炖土豆盖饭,再加上一个鸡蛋青菜汤,吃得过来帮忙秋收的村民恨不得在叶家做长工。

伙食好了,村民干起活来就更加卖力了,只花了10天就将唐家的五十多亩的黄豆都收回来了。

荒地本来肥力就不足,加上唐家父子又没怎么除过草,也没施过肥,豆子的产量就更低了。

叶老爷子估摸着一亩地大概也就百来斤的豆子。

唐山这边刚把黄豆收回来,村里就传来消息要收粮税和赋税了。

村长白天下了通知,晚上每家每户必须派人到祠堂开会,有重要的事情通知。

消息灵通的人已经提前知道是要交赋税了,今年收成不好,交了赋税家里就要减衣缩食了。

叶家过来的是叶老爷子和叶父,一起过来的还有唐山和唐肖景,四人还没进去,就听到里面吵吵闹闹地高声讨论着什么。

叶父是个爱看热闹的,赶紧抛下几人兴奋地往人群去了。

剩下的三人则在角落里躲清静,耐心等着叶父回来,叶父是出了名的包打听,有他在就没有什么是打听不到的。

叶父还没回来,三人已经从其他人的谈论声中知道,马上就要交粮税和人丁税了。

而且今年的徭役改了,每家每户要出两个人去清理河道,而且听说不能用钱来代替。

听到这个消息的叶老爷子,脸上的笑容瞬间没了。

徭役的征收年龄是15岁-50岁的男子,叶东林现在14岁不在范围里面,而叶父和叶老爷子都要服徭役。

叶老爷子今年49岁,年纪已经大了,而叶父干农活比较少,体力连叶老爷子还比不上,要是父子俩都去服徭役,两人都够呛。

而且叶老爷子和叶父去服徭役,那家里就剩下一群妇孺了,要是有人上门欺负他们可怎么办,叶老爷子忧心忡忡的。

而唐家,唐山36岁唐肖景15岁,两人都在徭役的范围里面,都要去服徭役。

此时的唐山也是十分担忧,他走镖多年身手还不错,但是唐肖景在他心中还是个15岁的黄毛小子,他担心唐肖景扛不住或者熬坏了身子。

他们唐家只剩唐肖景这一棵独苗了,父子俩相依为命,万一有个好歹,他可怎么办。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