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三日!
大夏朝二皇子及其党羽,被推赴午门外斩首!
即为皇家嫡子,纵犯了天大的过错,也应该得个葬身处。
然而,夏林却是下令,将这些人的尸体全部焚烧殆尽!
“任何勾连巫族企图加害我大夏朝之人,均得死无葬身之地!”
“包括皇室成员!”
这番话是夏林亲口说的,很多心中尚存些小心思的人也都战战兢兢,生怕撞上枪口,被一同祭了旗!
斩首的时候,并未向百姓开放观看,但这封尸的时候,可是直接在菜市口烧的!
围观的百姓看着一代皇子落得这么个下场,心中也是难免唏嘘。
生在帝王家,这一个不慎,便是尸骨无存啊!
呜…….
嘹亮悠长的号角声响起!
位于皇宫最北面的神武门大开。
只见一身披金甲,头戴掩面金冠,腰佩天子剑,骑着一匹追风宝驹的夏林行于最前。
在其身后,一条望不到尽头色黑甲骑兵队伍紧紧跟随!
从神武门出来,沿途遍布着庄严肃穆的刀盾手,形成了两道人墙,阻隔着身后瞻仰夏林出征的百姓。
“望公主早日凯旋!灭巫部,扬我大夏国威!”街两侧围观的百姓和一众军士,齐声大喊。
对于巫族,他们是愤恨的,是仇视的!
这是铭刻在老一辈记忆当中,无法磨灭掉的血恨!
因此,夏林这一次讨伐巫族的行为,也成功点燃了百姓们的沉寂许久的热血!
因此,他们此刻喊出的口号,是真心的,并非是迫于皇族威势!
“望公主早日凯旋!灭巫部,扬我大夏国威!”
“望公主早日凯旋!灭巫部,扬我大夏国威!”
一声声齐喝渐渐传遍了全城!
上到拄着拐杖的老妪,下到牙牙学语的稚童!
无一不是在激愤得怒吼着!
大夏,苦巫族久已……
出征的队伍行进至北城门口时,战鼓声轰然响起!
咚!咚!咚!
城墙上,一书生打扮,带着青色面具之人,手持着两根硕大的鼓槌,一下一下有节奏的捶打着战鼓!
大风吹得其身上的白袍猎猎作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一道宏亮的声音传遍了整个京城!
循声望去,是那擂动战鼓的青面书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巫魇终不还!”
不破巫魇终不还!
好诗!好诗!
城门下,无数将士听着如此具有豪情壮志的诗词,胸中的那一一腔热血,仿佛随时都要迸发出来!
夏林望着城墙上的李青山,锵的一声拔出腰间天子剑:“不破巫魇终不还!”
“将士们!随我启程!征伐巫魇!”
“诺!”
一声震天动地的齐喝响起!
这一刻,天地为之色变,整个京城上空弥漫着浓郁的肃杀之气!
夏林策马扬鞭,一骑冲出城门!
身后无数大夏兵士紧随其后!
咚咚!咚咚!咚咚!
战鼓声愈发密集浓烈,其中夹杂着马蹄声,行军声,三声辉映……
……
大夏出兵伐巫后两日,京城各大茶馆的说书人,都是讲述起了当时夏公主带着大军出征的豪情场面。
他们的讲述中,无一没有落下,那城墙上擂动战鼓的青面书生。
一茶楼之内,说书人折扇轻点桌面,激情澎湃的讲述着当时的画面。
说至那青面书生之际,全场惊呼。
当日那首诗词当真是慷慨激昂,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虽此诗并未引发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但在人们的心中,这绝对是一首不亚于千古名诗的诗词!
出征歌,镇巫诗……很多人自发给其冠以标题。
众多学堂内亦将这首诗词加入了学习的诗经之中。
而大家也同样对于那带着青色面具的书生,究竟是何等身份做出了众多猜疑。
有人说他是麓凡书院内的一名才子,平时默默无闻,一朝作得名诗,为天下人所知。
有人说他是大夏朝内的一名文官,想身体力行报效祖国却无武力,只得作出此诗,来抒发胸中豪情。
也有一位小女孩说,青面书生是一名大侠客,一掌就能拍碎一块巨大的岩石,一眨眼的功夫,人就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当然,还有一部份番邦之人,说这青面书生其实是高丽的大才子,毕竟只有他们高丽人才能作出如此振奋人心的诗词。
原本这些高丽人到处剽窃大夏的东西,大夏人也是懒得去搭理他们。
但在这战争的节骨眼上,上至朝堂,下至百姓,大家都憋着一股子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今这高丽人又跳出来剽窃,那下场是可想而知。
据说那高丽人被一众百姓围殴至晕厥后,有一名高丽女人报了官。
官府到达了现场之后,问清了情况。
一众衙役纷纷脱下官服,化作大夏百姓,融进了围殴的圈子之中。
最后,那些个围殴高丽人的百姓不光没有被官服处罚,竟然还得到了一笔不菲的奖赏。消息一传开,大夏境内的高丽人瑟瑟发抖,街上的百姓看他们的眼神,就像是在看奖赏。
百姓们见到高丽人,就会上去询问,你认为这青面书生是不是你们高丽人?
高丽人但凡敢犹豫一下,那就免不了一顿胖揍。
上面这种还算是讲道理的,不讲道理的,看到高丽人走在街上,多看了他一眼。
那他就会大呼一声:高丽人说青面书生是高丽人,揍他!
下一秒,高丽人就会被无数人围起来……
自打这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大夏境内的高丽人无不是闻风丧胆。
要不就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实在要出门买些食物,必须每走一步就大喊一句:青面书生是大夏的,我高丽番邦,出不了如此大才!
大夏人还是讲道理的,人家都这么说了,总还不能既打了人家,又拉着人家去领赏吧?
麓凡书院之内,一众学子纷纷从流水线……咳咳,从酿字楼内出来了。
他们得知大夏要出征巫族的消息并不意外,毕竟他们这些日子所书写的儒字,全都是用于杀伐征战的。
只不过外面的百姓不知道,但他们书院的人,听了人们对于青面书生的描述后,脑海中都是浮现了李青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