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内卷王在种田
  4. 第65章 知府的阴谋
设置

第65章 知府的阴谋(1 / 1)


屋里的几人惊讶地看着她,王夫人有些不确定地问:“二丫,怎么了?”

“王伯伯,你的消息是从哪里得知的?是什么时候的消息!”

见李摇光严肃的眼神,王守义对王德点了点头,王德这才开口:“消息是从燕山关传回的,传消息的人跑废了三匹马,昨日下午城门才破。”

“王伯伯,麻烦你马上派人去知府和县令府上探查一二,不知他们二人如今是否在府上。”

“二丫,你是说?”王守义脸色剧变,挥着手让德叔马上去办,府城一来一回恐怕小厮要深夜才能回来,但县令在不在,他还是有办法立刻知道的。

王守义深深地看了二丫一眼,强压下心中的恐惧,把二丫和门外的许衡都带入了书房。

热茶换了两遍,几人都没有去喝的心情,连沉迷在书中的李广文都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放下了书本。

“老爷,县令称病已经一周没去上衙了,但家中老仆说……县令并不在家中,连一家老小都不见人影!”

“什么——”伴随着清脆的声音,桌上的茶杯被扫落在地。

“小的已经派人去其他几个县打听了,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来。”

王守义闭了闭眼:“去通知夫人,收拾行李,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深夜知府的消息传来,我们就动身南下。”

这下几个孩子都大惊失色,只有李摇光还算镇定,拉着自家的孩子跑回家,先去主屋摇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李定农。

李定农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见油灯下孙女如水般深沉的脸色,他尽量让自己清醒一些。

“爷,你听我说,王老爷得到消息匈奴南下,此时燕山关已经破了,再过十日,就会打到辽东府。”

“辽东府的知府是太子的表兄,上任以来屡发严政,引发百姓和县令不满。咱们清水县、磐石县的县令是他的心腹,王伯伯派人探查,县令的一家老小如今已经不在家中。”

“什么?”听到这话,李定农已经彻底清醒,他眼睛里都是不可置信:“二丫,你是说……不,这是要掉脑袋的大事!”

“再过一个多时辰,府里探查的人就会回来,爷,咱们自家先收拾行李吧。等报信的人来了,你再去王家和王伯伯商议。”

李定农镇定下来,让几个孩子把自己爹娘叫到主屋。在老李家众人一脸莫名其妙中,李定农宣布了这个消息。

惊慌填满了所有人的心中,一盏盏油灯亮起,老李家众人纷纷收拾起行囊。

而王家的气氛更加沉重,磐石县、清水县以及南山县的县令和家人都不在,随着时间越来越近,王守义的心再也无法平静。

“老爷——”去了府城的小厮终于回来了,他没来得及平复呼吸,就大喊道:“知府三日前告假回乡探亲了!”

“砰——”王守义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脑子中闪出无数个念头,见儿子还不知事的坐在炕头,他颤抖着开口:“去,把李叔请过来。”

李定农带着李摇光和李广文很快就进了书房,见王老爷面色不好,他心里就是一沉。

“李叔,事情二丫都和你说了,知府和他的三个心腹县令全部消失。您是怎么打算的?”

“守义,朝廷的事情我也不懂,我们跟着你,如果你要南下,我们全家也跟着走。路上结伴,也能相互照应着。”

“此事还多亏二丫提醒,如果不是二丫,恐怕要酿成大祸。李叔,陪我去把里正找来,有的消息绝对不能透露,我只能尽力多救一些乡亲。”

“守义,多谢你,我都明白,我和你一起去见里正。”

里正家昏暗一片,村里人习惯早早休息,里正和儿子们就在睡梦中被惊醒。

油灯亮起,里正吃惊地看着二人:“李叔,王老爷,您二位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里正,我有要事找你商量。匈奴南下,此时已经破了燕山关,不出十日就会打到辽东府。我和李叔商量过了,我们两家打算南下避难,想着把事情也通知给村里的乡亲们。”

里正惊得站起身来:“王老爷,这可是真的?匈奴真的快打到咱们辽东府了!”

“千真万确!时间紧迫,我们只能把消息通知给大家,三日后,我们两家就会南下,届时,愿意跟着的乡亲们可以结队出发。”

“可咱们辽东府的铁门关可是有着十万府军,料定匈奴也不可能打到这里。这粮食刚刚种好,要是不除草、浇水,今年秋收的收成……”

“是啊,里正,但此次情况非同小可,不如先躲避一个月观望情况。如果一切安好,我们一个月后再回来,应该也不会耽误太多农时。”

见里正还是犹豫不决,王守义和李定农却不愿再等,纷纷告辞。

李宏志已经赶着马车去了镇上,今天是大姐的洞房花烛夜,如果不是情况紧急,他就是说死也不会这个时候上门打扰。

新来的丫鬟春分被吵醒,开了门,惊呼出声:“李家大爷,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听他说有急事要找老爷和夫人,春分犹豫片刻,还是跺着脚去了卧房外面,小心地敲着房门。

李艳儿面色嫣红,整个头埋在了黄松胸口,不敢去看他。黄松满足地抱着怀里的女人,整整三十二年,他却如青涩的少年,怎甘心浅尝辄止。

翻转之间,李艳儿惊呼一声,黄松刚刚半坐起身就听见房门被人敲响。他眉头一皱,干哑的声音也带着一丝不耐:“何事?”

“老爷,李家大爷来了,说是有要事要和老爷夫人说。”

黄松和李艳儿面上顿时都是一惊,李艳儿慌忙地把衣服穿好:“是不是我爹娘出什么事情了?快——”

黄松也不敢耽搁,等二人穿戴好到了厅堂,就见李宏志面沉如水地坐着喝茶,见他们来了,脸上带着一丝歉意。

“大姐,姐夫,出大事了,匈奴南下,你们要立刻收拾行李,两日后到李家村,和我们一起南下避难。”

闻言,两人面上都露出惊讶。

黄松有些怀疑:“近几年匈奴也经常扰边,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这个时候过来,应该也和以前一样,抢些粮食回去罢了。”

李宏志急得汗都出来了:“大姐,姐夫,具体的事情我也不懂,南下的决定是爹和王老爷做出的。你们要是不信的话,随我回家一趟,让春分先收拾行李。”

李艳儿和黄松的脸色都十分难看,好好的洞房花烛夜,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

出于对李定农的信任,二人还是利落地上了马车,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马蹄飞快踏过。

老李家早就是灯光通明,众人都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见女儿和女婿回来,王氏和李定农把人喊到跟前。

“爹,娘!”

“艳儿,女婿,这次叫你们回来实在是事出突然,王老爷从边关得到的消息称裴将军不在军中,匈奴这次已经破了燕山关。”

见二人神色惊讶,李定农又小声说了知府和县令都不在府中的消息,从只言片语中,黄松已经猜到了王老爷和岳父的猜测。

“怎么会!”黄松的眼神凝重起来,沉思片刻道:“岳父,我们跟您一起南下避难,只是家母年纪大了,又有眼疾……”

王氏安抚地看了他一眼:“女婿你放心,我们家人多,你和艳儿现在赶紧回去收拾行李,两天后让老大接你们来李家村,我们和王老爷一起出发。”

事不宜迟,黄松和李艳儿赶着老李家新买的马车就回家收拾行李去了。

黄老太太和姚楚楚都已经陷入沉睡,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听到房门被敲响,俩人这才睡眼朦胧地起身。

“是松儿和艳儿吗?出什么事情了,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娘,是出了事情,但您先别着急。”李艳儿上炕挽着黄老夫人的手,黄松就长话短说,把兵乱的事情解释给二人听。

屋子门口的春分也被惊到,用帕子捂着嘴才勉强没有发出惊呼。

“楚楚别怕,祖母以前经历过匈奴南下,会没事的。”李艳儿和黄松对视一眼,想不到母亲除了一开始的惊讶后,竟然很快平静下来,还安慰着姚楚楚。

“春分,你孤身一人,就和我们一起走吧。去把东西都收拾出来,只带金银细软和粮食就够了,其他的一切从简。”

有了绿儿的前车之鉴,春分是黄家买下的签死契的丫鬟,听说能和主家一起去避难,春分连忙跪下谢恩。

黄松和李艳儿也回了卧房,收拾起二人的行李。

众人等到天亮才睡去,第二天一早,里正就把村民们聚集起来,此时,大家正在窃窃私语。

“乡亲们,王老爷昨日夜里得到了消息,匈奴南下,燕山关已经破了!”

“该死的匈奴,又不长记性!”

“是啊,不过没关系,又打不到咱们这里,铁门关有大军守着呢!”

“就是可怜了边关的百姓啊,匈奴一来,这粮食啊又难撑到夏天了。”

里正清了清嗓子,大喊几声打断众人的议论。

“乡亲们,据说这次匈奴来势汹汹,铁门关恐怕撑不住。王老爷和李叔家都决定南下避难,你们回去和家人也商量一下,是否跟着王老爷一起走?”

“里正,可是朝廷都没有派人来通知我们啊。”

“对啊,地里的庄稼刚刚种下,要是这时候走了,谁给咱浇水施肥啊!”

“我们不能走啊,里正,这地可是咱的命根子,再说,匈奴又不一定能打下来。”

里正也陷入沉默,是啊,真的因为王老爷透露的一丝兵乱的可能,他们就要离开吗?他心里也有侥幸,几十年过去了,匈奴都没有打破铁门关,这一次应该也不会的。

更何况,朝廷都没人通知。他沉思片刻,还是要求每户派出两户男丁,当即就收拾起山上的避难所。

山路蜿蜒,杂草丛生,年长的老者在前面带路,他们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兵乱,如今也是用力地搜寻着回忆。

“当年还是李祖宗带我们走的这条路,对,就是这儿,娃娃你倒是用点力气啊。”

里正亲自扶着李氏一族最年长的老人,听着他中气十足地指挥着年轻小伙子们拔草开路。

几个时辰过去,众人才艰难地扒开一条小路,一个石洞映入眼前。

老者有些激动,眼睛也有些发红:“当年匈奴南下,一进村子抢粮抢女人,男人们都被杀光了。李祖宗找到了这个山洞,咱们李家村所有人才躲过一劫。”

“可只有老祖宗一人,为了救我们全村性命,被匈奴杀了。等匈奴退去,我们下山后,他的头就被挂在村头的大树上,脸上却带着满足的笑。”

上了年纪的人都经历过这段岁月,闻言都流下了泪水,年轻人却没有概念,反而有些惊奇。

“爷,你说的李祖宗就是老李叔的爷爷吗?”老者的孙子一边扯掉拦路的野草,一边好奇的问。

老人抹着泪点头,带着众人走进石洞。石洞很小,仅能容一人通过,等进去走了几个侧身,宽敞明亮的洞穴就映入眼前。

“洞穴有三个入口,都十分隐蔽,看,这里有山泉水流入,上面的石缝正好能把光透进来。”

年轻的小伙子们都发出惊呼,他们在李家村二十多年了,后山没少跑,确实第一次知道这样的洞穴。

等一行人回来,里正又命令每家必须拿出规定的粮食,存入洞穴中以备不时之需。虽然村民们有些不满,但还是照做了。

等月亮再次升起,老李家的众人已经收拾好了行李,作坊的事情也暂时交给村里人接管,赵大力一家也跟着他们南下。

得了王老爷的叮嘱,村民们自然也不会对外透露出兵乱的消息,但都偷偷和其他村镇的亲朋说了要多备些粮食。

紧张的气氛萦绕到众人心头,带着不安的忐忑,老李家众人陷入了梦乡,只等第二日就出发南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